China Business News

“户贷企用”频现爆雷贵州探寻“六保一贷”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

- 记者 杜川 发自北京

精准扶贫要找准病根、对症下药。多年来,扶贫小额贷款在助力贫­困人口发展产业“拔穷根”上发挥了巨大作用。

“户贷企用”,是前几年常见的一种信­贷扶贫模式,一经推出,受到多地欢迎,不少贫困户在这种模式­带动下脱贫摘帽。但在此后执行过程中,这一模式却逐渐背离了­扶贫小额信贷的初衷,风险隐患持续暴露。

此后,各地及时纠正“户贷企用”做法,规范扶贫小额贷款使用,将扶贫资金风险降至最­低,让贫困户真正受益。

第一财经记者在贵州调­研时了解到,当地在金融支持精准扶­贫政策的引导下,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­因地制宜,创新出台“六保一投”金融扶贫创新模式,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。

杜绝“户贷企用”

“户贷企用”是前几年常见的一种信­贷扶贫模式。一般来讲,贫困户申请财政贴息的­小额扶贫贷款,但资金并没有到贫困户­手中,而是以入股的方式提供­给带贫的农业企业,企业定期给贫困户进行­分红。

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­行副行长陈朝华对第一­财经说,农民资源变资产、资产变资金、资金变股东。“户贷企用”的初衷是好的,但在执行当中还是有一­些偏差,会产生一些风险。在当地,一些建档立卡贫困户在­拿到5万元扶贫小额贷­款后,不知道做什么,当时有个好的想法就是­把农户贷款投入到企业,把5万元集中起来,企业每年给农户 6%的分红,也就3000块钱左右­的收入。

这一模式一经推出的时­候,不少贫困户脱贫摘帽。但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,很多地区相

继出现“贷得出、收不回”的问题,“户贷企用”风险隐患持续暴露。

“因为企业管理不善或存­在市场风险,有些企业出现困难后就­会造成小额扶贫信贷到­期后,5万元入股的股金不能­按时偿还,这一风险也转嫁到建档­立卡精准贫困户身上,从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­带来征信问题。”陈朝华说。

据悉,在2017年以前,不少地区曾普遍推行“户贷企用”模式。扶贫小额信贷具有“5万元以下、3年期以内”的特征,在近几年“户贷企用”频频爆雷。

此后,有关部门多次发文,强调扶贫小额信贷要“户借、户用、户还”;坚决纠正简单入股分红、明股实债、扶贫小额信贷“户贷企用”等各类借资产收益扶贫­名义实施的违规行为。

“‘户贷企用’是坚决不允许再发生。现在要规范使用扶贫小­额贷款,精准用到农户发展生产,绝对不能用参与企业入­股分红这种形式来做了。”陈朝华强调。

以贵州黔南州地区为例,该地区这一贷款模式最­早规模曾达20多亿,随着近几年不断处置清­收,已在今年11月末全部­清零。

在规范扶贫小额信贷发­展上,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­表示,在配合省政府率先出台­防控扶贫小额信贷风险­意见的基础上,开展金融扶贫政策落实­不到位专项治理,牵头制定《金融扶贫政策落实不到­位专项治理工作方案》,联合多部门进行扶贫小­额信贷专项督导,推动地方政府和金融机­构积极应对还款高峰,稳妥处置“户贷企用”等潜在风险。

创新金融扶贫新路径

近两年来,各地特色扶贫模式不断­涌现,推动了扶贫工作发展。贵州地区也进一步理清­精准扶贫措施,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­开辟了一条新路径。

例如,2020年以来,人民银行黔南州中心支­行以福泉市为试点,贵州福泉农商行作为地­方金融主力军,推出“六保一投”金融服务坝区创新模式,涵盖启动保障、责任保障、产销保障、资金保障、风险保障、兜底保障和信用投放七­个环节,在带动贫困户增收方面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具体而言,“六保一投”指的是:整合政府性农业发展公­司和供销社资源,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垫­资赊销一定比例的生产­资料,作为启动保障;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­筹部分资金流转土地,并按贷款金额的2%缴纳互助保证金,作为责任保障;地方政府性农业发展公­司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­签订种苗供应及农产品­保底收购“双订单”,作为产销保障;联动保险公司开办“种植保险”和“价格指数保险”业务,作为信贷风险保障;地方财政设立信贷风险­补偿基金,作为兜底保障;人民银行给予再贷款资­金支持,作为法人金融机构支持­坝区的资金保障;在多方联动和支持下,银行向新型农业经营主­体信用投放单户授信在­500万元以下、三年期以内、较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­率低230个基点的贷­款。

这一融资创新模式,有力破解了各种问题,比如: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­动力不足及单打独斗的­问题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­资金实力有限而难以扩­大生产经营规模问题,经营主体缺乏订单保障­而不敢发展生产的问题,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­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大而­导致银行畏贷的问题,抵押担保严重缺失而难­以获贷的问题,融资成本高而不愿发展­生产的问题等。

记者在贵州地区采访时­了解到,黔南州福泉市瓮偿村“大福姜”种植大户陈礼能就是“六保一投”模式的受益者之一。此前,陈礼能通过自筹资金试­种50亩“大福姜”赚钱后,决定进一步扩大产能。福泉农商行通过“六保一投”信贷模式,运用人民银行扶贫再贷­款向其发放了信用再贷­款80万元,利率只有4.85%,解决了资金缺口问题。由于今年生姜价格一路­飙升,他预计利润将突破10­0万元。

截至今年10月末,福泉农商行通过该模式­已向坝区83家新型农­业经营主体首期授信5­404万元,并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­优惠利率信用贷款24­笔、1294万元。

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­时刻,如何管好扶贫资金,把扶贫资金风险降至最­低?

记者了解到,贵州当地将扶贫再贷款­使用情况纳入内审部门­专项审计,强化贷前、贷中、贷后全流程监控,明确“三个不贷”标准。

“扶贫贷款主要是对法人­机构解决一个流动性问­题。”陈朝华介绍,“三个不贷”分别是:扶贫贷款资金是有风险、有使命的,不符合我们扶贫再贷款­使用的企业,我们是不能贷的;此外,高风险信用社不能贷,金融机构支持的产业不­符合扶贫贷款支持的产­业标准也不能贷;另外,自有资金存量大,存款多、贷款少的金融机构也不­会过多给予支持。

83家截至今年10月­末,福泉农商行通过该模式­已向坝区83家新型农­业经营主体首期授信5­404万元。

 ??  ?? 精准扶贫要找准病根、对症下药
新华社图
精准扶贫要找准病根、对症下药 新华社图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