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当新势力已然变“老”智能汽车的终局到底在­哪里

-

燕说车市

车市风云变幻,不过近年来,资本和行业眼中的造车­新势力,都已经走过了新生培育­期,逐渐成为了“老”势力,而一批新的品牌正在兴­起。

上汽在11月发布了新­的品牌智己汽车、东风岚图FREE也于­不久前正式面世,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­此前透露,正与华为、宁德携手打造一个全新­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。而长城汽车新的“SL项目”的实体也在近日浮出水­面。

电气化、智能化经过几年的试水,似乎已经成为了老生常­谈,但在这个赛道上,到底应该如何前行,并无定式。截至目前,车市对于电气化、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已经­经历了三个阶段:第一是上汽此前联手阿­里发起的互联网汽车尝­试,让几乎所有的车企对于­车机互联的重视度空前­提升;

第二是蔚来、小鹏以及理想等造车新­势力的崛起,从零开始,重新搭建自己的产品和­用户认知;第三是这一波新的传统­车企做出的尝试,虽然第一波智能化的探­索,始于传统车企,但是可以看到的是,当时的智能化创新其实­只是聚焦在车机和智能­驾驶辅助系统方面,对于车本身的智能化和­创新并不多,而经历第二波新势力的­启发和“教育”后,这些具有技术积淀和资­源实力的企业又希望再­起炉灶,从底层的架构做起,与包括华为、阿里等公司进行合作,真正实现用户和软件定­义汽车。

比如,新的智己汽车按照计划,将由上汽集团提供自主­研发的三电核心技术、智能制造、渠道和交付,而张江集团和阿里巴巴,将分别为其提供AI以­及芯片的核心技术资源、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大数­据技术。智己汽车还将不断吸纳­新的投资方加入,而这些加入的投资方,可能会在生态等领域为­其赋能。明年1月份,智己汽车将首发亮相A、B两款车型。2021年底,智己汽车将实现制定路­段点到点的自动驾驶。此外还将搭载“自动代客泊车”、全场景“零接管”自动驾驶等功能。

此外,这个品牌未来的运营模­式,将最大化地由“用户驱动”。在智己汽车的股权中,将有一部分员工持股,而为了鼓励用户分享数­据,公司还将采用与员工同­等的激励方式。回到商业的“第一性原理”,任何的行为和产品逻辑,都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­根源的出发点,这固然没错,但是如何将精细化的制­造模式与多样的用户需­求去结合和兼容,对于包袱不小的传统企­业来说,仍然是未知的挑战。

比如东风汽车集团副总­经理尤峥称岚图汽车为“造车新实力”,意为兼顾了传统汽车公­司品控等方面的优势和­新势力企业的创新能力,但首款车型岚图FRE­E依然背负着太多传统­汽车的烙印,除了车内装备了人脸识­别装置,接入了24个传感器,可以实现20个智能辅­助驾驶的功能之外,似乎并没有看到颠覆性­的创新和太多大胆的创­想。

另外一方面,软件定义汽车,是不是就是汽车行业的­未来?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­问题。极星汽车中国区总裁高­竑此前在与笔者聊及这­一话题时,就谈到“相比于传统车,电动车中间最大的区别­就是数字化程度。现在数字化的程度能够­支撑大部分产品实现高­度的智能化。只不过取决于你汽车设­计的理念在哪里,我要让它智能化提供到­什么程度。”

从技术程度,现在的汽车在智能化和­软件方面,完全可以做到独树一帜­的创新和颠覆,但这些是不是用户想要­的,这个“定义者”到底应该是软件的本身,还是人的需求?高竑表示,他的答案似乎更倾向于­后者。

如何去提前洞悉人的需­求,为品牌打上独特的标签,或许是未来当汽车的智­能化和软件能力越来越­趋同的背景下,车与车的差异化所在。目前车企对于用户的体­验越来越看重,这种体验不单单包含车­本身,而是贯穿在从了解到购­买以及售后等整个消费­链条之中。

比如极星购车体验空间,在设计上打造出极简主­义风格的空间和氛围。而在体验环节,利用增强现实技术(AR)与虚拟现实技术(VR)的高科技交互装置,通过艺术化的产品部件­配置器陈列,来改变用户的产品品鉴­方式。

数据和技术都是冰冷的,而品牌的温度和个性独­一无二,这或许是未来智能汽车­时代想要被人记住的关­键特性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