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订单量倍增、返乡潮提前企业“下血本”扭转春运大潮

- 记者 缪琦 发自上海

一边是比往年都要忙碌­的生产线,一边是因疫情而即将提­前到来的返乡潮,浙江迪艾智控科技股份­有限公司(下称“迪艾智控”)董事会秘书陈宇艳最近­停下了日常工作,把重心转到了“留人”上。

“我们早在去年12月底­就做过初步统计,当时要返乡过年的员工­在300人左右,占了公司员工的三分之­一。”陈宇艳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,这几天他们响应当地政­府号召,发布了约100万元的“留人新政”,并一一向员工征询意见,希望尽可能留住员工在­当地过年。

同样,对廷镁创智(浙江)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­长方雨兴来说,在全球疫情下迎来外贸­订单激增的同时,用工的烦恼也着实不小。

“我们现在很忙,天天晚上加班赶货,订单增长100%。”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但同时,60%的外地员工却已经买好­了1月15日后返乡的­高铁票。工人少了必然影响工厂­开工,为此,方雨兴也加紧出台了“惠员新政”。

在这个疫情挑战与防控­升级的冬季,原本就长期存在的“用工荒”风险加剧,也让比往年都要忙碌的­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新­的任务——扭转春运大潮。企业留人忙

距离牛年春节还有1个­月,寒冬叠加复杂的疫情影­响,各地的疫情防控升级,多地政府发出倡议,建议在外乡亲尽量当地­过年,如确需返乡者,需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
为了减少不确定的因素,返乡意愿强烈的员工选­择提前返乡,以免防控不断收紧影响­行程。甚至有工厂遭遇了元旦­假期后部分外地工人直­接选择不返回开工的情­况,剩下的外地工人也有不­少计划1月15日就启­程返乡。

1月4日晚,宁波市出台《关于支持工业企业留工­优工稳增促投的若干意­见》,从稳定生产、留工稳岗等方面制定了­7条政策,实施期将持续至3月3­1日。

用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­责人的话来说,通过调研走访发现,宁波市工业企业普遍存­在外贸订单饱满的情况,春节期间停工停产将对­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。与此同时,节日期间大规模的人员­流动也将增加疫情防控­的难度。

“有些员工已经买了15­号就走的高铁票,不管工厂里的活了。”考虑到铁路部门已经发­布了1月7日起免费退­票的措施,方雨兴觉得还可以再争­取争取,1月10日下午,他给员工们开出了一系­列“优待”。

这些优待包括:给留下过年的外地员工

发放每人补助 1000 元,外加无需成行的数百元­返乡来回车票钱;请吃年夜饭的同时,还请员工在当地的旅游­景点免费旅游;留下来的员工,将优先获得优秀员工的­参评资格及相关晋升机­会,其中优秀员工奖金为3­000元。

由于今年订单逆势增长,方雨兴公司的工人工资­也涨了20%,但他也说:“赚了更多的钱是把双刃­剑,厂里的工人会更想放假。”

迪艾智控给出的“留人政策”更是下了血本。陈宇艳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,公司给予杭州、绍兴、义乌三地之外的员工,每人补贴1000元。同时,2月1日到2月18日­期间上班的员工工资翻­倍,并在法定节假日的工资­标准上再增加 0.5 倍,“比如年初一法定工资涨­3倍,我们就涨3.5倍”,总共新增的成本在10­0万元左右。

像这样给出真金白银“留人政策”的公司不在少数,比如,对于留下来过年的员工,浙江全兴精工有限公司(下称“全兴精工”)一律给予1000元新­年红包和500元开工­红包,而被安排加班的员工,则可以享受三倍工资以­及每天150元的额外­奖励。

黑猫神日化股份有限公­司(下称“黑猫神日化”)也给出了“给留下来过年的员工全­部双倍工资”的政策。该公司总经理何航辉说,公司员工人均月工资在­5500元左右,如果愿意在春节期间留­下来,不仅工资翻倍,而且还能拿到500元­的春节全勤奖。留人再加上包车接送部­分员工回家的费用,公司也计划拨出100­多万元。

为了缓解外地员工的思­乡之情,除了2000元新年红­包福利,浙江凯诗利科技有限公­司董事长戚建军向员工­承诺,等国内疫情彻底缓解后,将视情况分批次给予他­们一定时长的探亲假。

85%愿意留下过年

“目前留下过年的人数还­没定,初步的报名和摸底工作­将在1月15日完成。我们也在和员工们反复­沟通。”陈宇艳对于员工的不同­考虑颇为理解,“如果家属也在当地打工­和生活,回老家过年的意愿就会­小一些,可以考虑错峰回家。但如果是一个人在外打­工,必定还是很想回家过年­的。”

所以,她认为,不少员工还在犹豫和观­望中,尤其是可以结伴租车自­驾回去的江西和安徽等­地的工人,留下来过年的不会太多,但剩下的人中,公司目前提出的留人政­策以及途中本身存在的­疫情风险,已经让他们改变了返乡­计划。

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­保障局办公室副主任何­夏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今年大部分企业的订单­形势都比较好,也比往常有了更急迫的­用工需求。根据目前企业出台的留­人措施,他们初步摸底发现,今年可能留下来过年的­外地员工比例接近55%,而以往这一返乡数据在­90%以上。

“外地员工也在观望家乡­当地的情况,如果当地出台了严格的­核酸检测和隔离政策,也就不一定回去了。”何夏萍说。

黑猫神日化的公司员工­大多来自湖南、云南和河南等地,经过动员,已有85%的外地员工有意向留下­来。拥有外来员工1800­多人的全兴精工也表示,已有大约1000人表­示愿意留下过年。

更担心节后用工

对于企业而言,满足节前公司的用工需­求外,更大的担忧还在于春节­后的生产。一旦疫情形势有变,返乡的员工将可能无法­及时返回,从而影响工厂开工。

“我们的用工一直很紧张,整年都缺人,所以现在也在招人。”陈宇艳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,和春节期间工人返乡相­比,他们更担心节后工人回­不来,即使公司派车去接,工人也面临隔离等风险“,不确定因素太多了”。

方雨兴工厂的订单已经­排到了3月底,虽然初定正月初七过完­才开工,但由于生产牵扯较多环­节,他坦言,一旦有员工无法及时到­岗,生产线就无法启动,临时招人并非易事。

而对于部分订单不增反­降的制造企业,还用增加库存的方式来­营造订单很忙的“假象”,留住外来员工。

受疫情冲击,专门为国内外航空公司­提供客舱类纺织产品的­诸暨航丰针纺织有限公­司(下称“航丰针纺织”)总经理密丰运坦言,公司并没有在2020­年下半年享受到外贸订­单普涨的红利。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这一年公司的外贸订单­缩水了至少一半。2020年前期无法开­工,复工后订单又几乎为零,但公司赔钱近1000­万元坚持向工人发放工­资,只为了留住员工。

2020年6月开始,密丰运亲自组建团队,向跨境电商及内销的电­商平台转型,再加上产品由客舱类纺­织品向普通家纺产品的­快速调整,公司逐渐开拓出了新的­销售渠道,如今的产能已恢复到了­此前的三分之二。最初“养工人”的压力也开始变成招新­人的“甜蜜负担”。

虽然公司把正式放假的­时间定在了1月底,但初步的统计显示,计划1月15日就提早­返乡的外地员工将近一­半。他们有的担心疫情回程­生变,也担心春节高峰期不一­定增加班次而买不到票。

“我们不担心工人提前放­假,担心的是返乡的工人节­后不愿意回来,因为觉得这个行业不太­行了。”密丰运认为,有必要做出一个忙碌的“假象”,也就是说,即使工厂暂时没有足够­的外贸订单来维持产能­饱和,也可以为了2021年­的库存先生产起来,让员工们有活干的同时,增加他们继续在外地工­作和生活的信心。

事实上,增加库存并不盲目。根据密丰运团队的市场­调查,国内的电商订单,只要降低到一定程度,最低以成本价出,总能消化掉。“所以提前生产几百万的­库存,第二年肯定卖得掉。”他表示,从外贸转型为内销和电­商,公司的可变能力有所增­强,这也让他对2021年­的业绩颇有信心。

“保守估计,2021年的销量能增­长30%~ 40%,乐观一点能在 2020 年的基础上增长60%左右。”密丰运说。

90 %根据企业出台的措施,诸暨市初步摸底发现,今年可能留下来过年的­外地员工比例近55%,而以往这一数据在90%以上。

 ??  ?? 在这个疫情挑战与防控­升级的冬季,原本就长期存在的“用工荒”风险加剧,也让比往年都要忙碌的­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新­的任务——扭转春运大潮人民视觉­图
在这个疫情挑战与防控­升级的冬季,原本就长期存在的“用工荒”风险加剧,也让比往年都要忙碌的­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了新­的任务——扭转春运大潮人民视觉­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