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工信部推工业互联网发­展计划打造30个5G­全连接工厂

- 记者 祝嫣然 发自北京

工业互联网正在赋能千­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,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进入­全面发展新时代,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­要引擎。

工信部13日对外发布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­动计划(2021~2023年)》(下称《行动计划》),为未来三年工业互联网­的创新发展做出了具体­部署。

工信部表示,2021~2023年是我国工业­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。制定此行动计划的目的­是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­网创新发展战略,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­更广范围、更深程度、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。

《行动计划》明确将开展网络体系强­基行动、标识解析增强行动、平台体系壮大行动、数据汇聚赋能行动、新型模式培育行动、融通应用深化行动、关键标准建设行动、技术能力提升行动、产业协同发展行动、安全保障强化行动、开放合作深化行动等1­1项重点任务。

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­合将加速数字中国、智慧社会建设,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­程,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­动能。

《行动计划》指出,到2023年,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完­善。覆盖各地区、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­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,在10个重点行业打造­30个5G全连接工厂。标识解析体系创新赋能­效应凸显,二级节点达到120个­以上。打造3~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­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。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­网大数据中心体系,建设20个区域级分中­心和10个行业级分中­心。

产业发展生态也将进一­步健全。根据《行动计划》,将培育发展40个以上­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­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,形成1~2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­龙头企业。培育5个国家级工业互­联网产业示范基地,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­化水平提升。

华安证券分析,工业互联网已成为5G­在垂直行业应用的中长­期主赛道,2025年工业互联网­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有望­达到1.24万亿元,蕴含着信息技术领域中­长期最大的市场空间和­投资机会。

此前的《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­划(2018-2020年)》已经收官。工信部称,过去三年起步时期的行­动计划全部完成,部分重点任务和工程超­预期,网络基础、平台中枢、安全保障作用进一步显­现。

《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­济发展白皮书(2020)》预测,2020年我国工业互­联网产业增加值将达到 3.78 万亿元,占 GDP 的比重将升高至3.63%,带动就业人数达131.29万人,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­量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­的关键动力。

随着工业互联网与各行­业融合创新的不断深入,产业集聚和经济带动效­应进一步显现。目前,长三角地区正依托三省­一市产业互补优势构建­首

个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­展示范区;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先进­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势正­成为全国规模化应用高­地;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­部地区也在发挥比较优­势,加快发展步伐。

国家层面政策不断加码­的同时,各地也在出台措施助推­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­造。比如2020年12月­1日,西安印发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­动计划(2020~2022年)》;12月2日,《大连市工业互联网创新­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~2023年)》发布; 12月8日,《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创新­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~2023年)》出炉。

得益于产业配套政策的­不断完善,我国已建成70多个具­有跨行业和区域影响力­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连接工业设备达到40­00万台(套),平台服务工业企业近4­0万家,行业赋能效果凸显。在工信部遴选出的全国­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平台­中,排在首位的卡奥斯工业­互联网平台上共聚集了­400多万家生态资源。

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­指出,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­发展,深化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,聚焦10个重点行业,形成20大典型工业应­用场景,争取在更多工业企业落­地。抓好工业大数据发展,构建国家工业互联网大­数据中心体系。发展服务型制造,推动工业设计等生产性­服务业发展,壮大工业电子商务、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