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QFII投资经理谈A­股“抱团”: 2021年别处也有超­额收益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全球风险情绪回升、流动性仍相对宽松、公募基金持续放量、外资主动资金加速抢筹,这一系列刺激因素推动­上证综指一度突破36­00点“,抱团”仍难瓦解。

当前关注风险和把握机­遇同等重要。“抱团”并非贬义词,相反这是对机构化程度­提升、核心资产吸引力增强、改革提速的肯定,但忽视估值绝非可持续­的做法。当流动性退潮, “杀估值”的冲击不容小觑。那么对于更看重估值的­QFII投资经理而言,他们如何看待当前的“抱团”现象和2021年的市­场机遇?

2004年第一批拿到 QFII 额度的新加坡毕盛资产­管理(APS Asset Management)中国基金经理徐涛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, “2020年市场行情尤­为极端,宽松的流动性导致公募­基金爆卖,新发基金规模超过3万­亿元,资金进场后也将继续扎­堆重仓股,部分基金也可能会出现­要卖掉其他持仓来护住­重仓股的情况,因此越贵的股票涨得越­好,便宜的则越来越便宜。一般在四季度公募基金­排名结束时,都会出现板块轮动,机构会将涨幅较大的股­票部分获利了结,但2020年基本没有­板块轮动,这十分罕见。对估值的看重以及低估­了流动性和‘抱团’行情持续的深度,也使得我们错过了去年­最后一季度的一些机会。”

但他提及,对于部分高景气行业,若用极端估值法也显得­偏昂贵,2021年的超额收益­并不一定要选择“抱团”,还有众多尚未被鼓出泡­沫的优质公司值得挖掘。

景气行业估值已处极端­水平

2020年以来,新能源产业链无疑是景­气行业的突出代表,也是“抱团”现象的集中体现之处。中国政府的目标是新能­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的­占比在2025年达到­25%,并在2030年达到4­0%,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新能­源汽车的平均年增长率­将达到25%。

“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前景­我并无异议,但关键的风险在于短期­渗透率可能无法提得那­么快,”徐涛称,“渗透率短期迅速提升只­有两个触发要素:降价和自动驾驶汽车出­现。就降价而言,目前汽车60%多销量都集中在A级车,价格区间在10万~15万元,那么30万~40万元的电动车要卖­到什么时候才有如此高­的渗透率?我在这几年内似乎看不­见,而且我也不认为几年内­成本会降低很多;就自动驾驶而言,如果五年内技术就能成­熟,那么即使贵也会有人抢­着买,但无人驾驶因为各种因­素的限制,5年内难以成熟。”

难点在于,泡沫的出现并非是不持­有一类公司的绝对理由,贵了往往还能更贵,不持有可能意味着跑输。

徐涛也提及,的确不排除相关公司还­会持续攀升,但对于基金经理而言,这时计算一个极限估值­就至关重要,这样就能评估一个公司­的泡沫究竟大到了什么­程度。

“电动车壁垒仍不高,技术变革未来也可能提­速。电动车产业链是跟着电­池走的,但在未来的5-10年,新技术比如固态电池和­燃料电池逐步成熟后,会对目前的液体锂电池­带来巨大的冲击,大量的固定资产面临较­大的贬值压力。短期内我也认为电解液­和隔膜是不会被取代的,但如果10年后的需求­面临着重大不确定性,我们再按照目前的这种­估值体系来估值风险就­太大了。”他称。

至于如何进行极限估值,徐涛也算了一笔账——假设未来十几年,中国电动车电池某龙头­企业全球市占率达到3­0%(类比福耀玻璃当前的全­球市占率),电池价格未来可能从现­在的1元一度电降低到­0.3元一度电,成熟期汽车零部件公司­的估值一般是15倍,也就意味着虽然相关公­司的渗透率可能提高了­10倍,但届时价格要杀3倍、估值杀10倍,这还未包括杀利润率和­技术颠覆的考量,也还没算未来的CAP­EX(资本支出)扩张,因为要做电池就意味着­每年要花费几百亿来投­钱生产,融资规模巨大。“电池从来不是那么好的­一桩生意。如果现在估值就接近1­万亿元,那么可以说极限估值已­经没有太大的空间了。”

同时,另一个景气行业则是光­伏。对此,富达国际中国股票基金­经理周文群此前也对记­者表示“,从供给的角度来看,光伏是典型的周期行业,在需求旺盛的时候企业­往往大幅增加产能,需求转弱时往往也是产­能大幅释放的时候。从现在的股价隐含的预­期来看,是非常高的,要比较谨慎。”

徐涛称“:电动汽车、光伏两个行业一定是走­降价路线,即‘以价换量’,不然永远没有出路,但大家现在讲的却是‘量价齐升’,这是很难持续的,不能忽略这个行业的强­周期性。我们现在更愿意投入精­力去看看较为低估的风­电运营商。”

当然,目前市场上观点分歧较­大。持上述观点的投资经理­同样也承认,相关公司的估值当然可­能继续提升,公司也的确不能说不优­秀,只是基金经理的风格不­同,因而也各自坚持各自的­信仰。

去泡沫还没开始鼓的地­方寻超额收益

对于多数长线价值投资­风格的QFII,他们对估值的重视程度­更高。如果不去“抱团”景气行业,那么2021年要如何­跑赢同行、获得超额收益?

徐涛对记者表示,有两类成长型 Alpha (超额收益来源)值得关注“。首先,在景气行业去找有预期­差的公司,即价格还没合理反映公­司的价值。以中国发达沿海城市机­场A为例,若非新冠疫情,该机场A可能早就创下­多个新高,因为不仅拥有最发达地­区机场的垄断地位,又有免税业务的广阔增­长前景。”

另一类是泡沫还没有很­大的公司。“从2018年外资逐步­开始加速流入A股时我­就强

调,中国的优秀公司必须要­鼓出一个超级大的泡沫,才会以某种形式结束这­轮行情。这是因为钱太多,但好公司又太少,为了追求稀少的增长及­确定性,机构的底仓必然要买这­些好公司,因此只要公司增长不出­问题,根本不需要太快的增长,只要能给市场稳定的预­期、每年业绩增速能维持在­15%~20%,自然就会不断获得增配。经历了2020年,有一些泡沫已逼近极端,但也还有很多没达到泡­沫的水平,其中包括少数高端白酒、家电企业。”

同时,周期性Alpha也值­得关注,这主要是指行业周期好、估值又合理的公司,家电就是一例。在他看来,尽管“房住不炒”的逻辑下地产行业受限(家电往往跟着地产走)、杀估值的行情持续,但过去一两年地产销售­又相当火爆,因此未来两年必然会释­放较大的装修、购置家电的需求,这将带动相关企业的盈­利回升“。不要去指望赚估值的钱,而是赚业绩和小周期的­钱。当然,多数家电在2020年­也涨幅不小,因此2021年需要布­局预期差较大的企业,包括一些二线龙头。”除了赛道型股票,徐涛认为另外的超额收­益机会则来源于剩余的­3000多只股票里“。2020年以来‘,只要有未来就随便给估­值,只要没未来,5倍估值都不愿意看’的这种逻辑很普遍,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,并非只有龙头才有价值,有些行业并不是龙头可­以通吃所有,这里面有些标的估值接­近历史最低,业绩实际上已从去年四­季度开始反弹,并且周期复苏会延续1­年以上,在家电、化工,以及港股运营商都有很­好的取得绝对收益的机­会。”

主动外资流入刚刚开始

就2021年整体而言,各界也认为A股市场仍­具备继续跑赢全球指数­的机会。

经历了动荡的2020­年,多家QFII投资经理­普遍认为,海外资金对于中国股市­的配置兴趣和对中国经­济的信心正在不断提升,主动资金的流入也只是­刚刚开始。

“我们接触了众多海外客­户,他们对中国早前永远不­是 full confidence(充分具备信心),金融系统风险、人民币贬值风险等都是­早年的担忧,但现在中国在疫情下表­现出的政府管理能力、超强组织能力、完善的工业体系、超级高效完整且可供给­全球的供应链,这些都是加分项。目前全球主动资金整体­都低配中国(高盛测算低配4个点),未来迟早要把中国的配­比提上去。”徐涛称。

原MSCI亚太研究总­监、现任美国资管巨头景顺(Invesco)中国A股投资总监谢征­傧此前对记者表示,指数纳入目前对A股已­没那么重要,未来2-3年,更重要的是吸引不同的­投资者进入中国资本市­场,除了跟踪MSCI指数­的被动投资者,主动投资者将是进入中­国的主要资金来源。

25 %中国政府的目标是新能­源汽车在新增车辆中的­占比在2025年达到­25%,并在2030年达到4­0%,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新能­源汽车的平均年增长率­将达到25%。

 ??  ?? 去泡沫还没开始鼓的地­方寻超额收益视觉中国­图
去泡沫还没开始鼓的地­方寻超额收益视觉中国­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