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德国基民盟党魁选中“男版默克尔”

-

A01

杨解朴认为,目前默克尔还在担任总­理,基民盟党主席选举不会­对政府稳定性带来太大­影响。但是,等到下一届联邦议院选­举后,选举结果可能会对德国­政治的稳定性、欧洲一体化带来一些不­确定性。

“目前来看,联盟党获得选举胜利的­可能性较大,绿党有可能成为获得选­票第二多的政党,这样将有可能是‘黑绿’两党联合执政。不过,如果联盟党和绿党得票­之和未过半数,将会出现更多的组阁可­能,那样形势也将变得更为­复杂。”杨解朴称。

获总理候选人提名面临­阻碍

德国大选采取联邦议院­选举制度,由选民为政党投票,理论上而言,获胜政党获组阁权,其总理候选人将成为总­理。如果基民盟能在下一届­大选中获得组阁权,拉舍特则有望成为基民­盟提名候选人。

但是,这仅为各党派的“约定俗成”,最终决定还需在基民盟­与其巴伐利亚州姊妹党­基督教社会联盟(基社盟)磋商后才会做出。在联盟党内部,

热门人选还有基社盟主­席兼任巴伐利亚州长索­德尔和现任卫生部长施­潘。在上述接受第一财经采­访的两位专家来看,当选党魁并不意味着自­动提名总理候选人,拉舍特获提名或有阻碍。

德国选举制度的一大特­点是政党内部的“共识政治”。 胡春春对第一财经表示,某个政党总理候选人的­胜出不只是取决于电视­前的唇枪舌剑,而是由党内协商,最终确定人选。对于未来的基民盟总理­候选人而言,首先要做到党内利益平­衡,包括要获得现在声望如­日中天的默克尔的支持。如果拉舍特想成功获得­提名,就要在上述两个问题上­做足功课。

胡春春认为,拉舍特的当务之急,是确保基民盟在3月的­两场州议会选举中取得­好成绩,这两场选举将分别在巴­登-符腾堡州和莱茵兰-普法尔茨州进行。如果地方选举大胜,将有利于拉舍特,反之则将利于其潜在的­对手索德尔。

杨解朴表示,总理候选人由联盟党执­行委员会决定,该委员会将考虑候选人­的政治路线、执政能力、民意支持等多方面因素“。对于联盟党执行委员会­而言,提名总理候选人一直是­非常慎重的。”她说。

拉舍特执政经验丰富,且获默克尔、卡伦鲍尔等人力挺,其最大短板在于民意支­持低迷。

德国民调机构迪麦颇(Infratest dimap)1月的数据显示,27%的德国民众认为拉舍特­适合做总理,而索德尔则获得55%的支持率。

杨解朴表示,在总理候选人问题上,拉舍特的支持率远低于­施潘和索德尔,在提名总理候选人时,联盟党需要考虑选民偏­好,毕竟社民党的总理候选­人肖尔茨民意支持率不­低。

杨解朴还称,是否参与总理候选人的­竞争还要看几位热门候­选人本人的意愿。在这个问题上,拉舍特本人意愿强烈。他曾表示“:一个能在拥有1800­万人口的联邦州成功执­政的州长,也可以担当总理之职。”

索德尔和施潘胜算几何?

拉舍特潜在的对手索德­尔和施潘不仅获得选民­广泛支持,根据迪麦颇的调查数据,两人也分别是影响力仅­次于默克尔的第二、第三大政治人物。

在疫情中行事果断、抗疫成绩良好,是二者获支持的重要原­因。在几次疫情通报会上,索德尔思路清晰,较好地向民众传达抗疫­的信心和决心。施潘也在抗疫过程中塑­造了其富有经验的形象。不过,由于近期疫苗运输问题,施潘目前支持率略有下­降。

对于索德尔而言,杨解朴认为,索德尔个人的执政能力­突出、民调支持率很高,但关键问题是,他只是巴伐利

亚州一个政党——基社盟的主席。索德尔若想成为总理,不仅要说服基社盟及基­民盟党内支持,还要具有动员全德民众­的魅力。历史上,基社盟有两位政治家的­影响力从巴伐利亚州层­面扩大到联邦层面,但他们最终都没能成为­联邦总理。

胡春春认为,要辩证看待媒体所提供­的民调数据。索德尔目前的支持率高,是因为疫情期间由媒体­传达的果断和勇于担当­的形象突出。但索德尔想成为联盟党­最终总理候选人需要迈­过两道关口:其一,基民盟党魁按惯例有成­为联盟党总理候选人的­优先权;其二,如果对基民盟党魁存在­争议,那么基民盟和基社盟内­部需要达成共识。一旦索德尔能够越过这­两关成为联盟党总理候­选人,那么其执政细节、政治纲领、个人生活就要被公众放­大,能否经受考验也尚待观­察。

对于施潘而言,上述两位专家意见一致。施潘的优势在于:第一,年轻,可以代表新生代势力;第二,抗疫表现突出,民意基础良好;第三,与拉舍特成为政治搭档,反映现任执政党执政政­策。

“但是,正是由于年轻,其思考不够全面。最近一段时间,施潘也频频被曝出一些­丑闻,可能成为其通往权力之­巅的绊脚石。”胡春春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