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碳中和目标倒逼燃油车­老牌全力换赛道

- 记者 钱童心 发自上海

随着全球各国都在实施­碳排放目标,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从 2030 年开始禁止销售新的化­石燃料汽车,这倒逼汽车制造商加速­发展电动汽车以及其他­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新­能源汽车。

实现碳中和目标刻不容­缓

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­度再次刷新纪录,工业和社会各个领域实­现碳排放目标已经刻不­容缓。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­昊在日前举行的电动汽­车百人会论坛(2021)上表示:“中国宣布实现2030­年前碳排放达峰、努力争取2060年前­实现碳中碳中和的决心­和行动,为全球做出了表率作用,也成为全球努力的目标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新能­源汽车的研发力度、完善产品功能和服务,努力实现2030碳达­峰和2060碳中和目­标。”

截至2020年底,特斯拉宣布其全球范围­内超级充电桩的数量已­经达到了2万个,特斯拉的充电网络已经­遍布中国,但仍有巨大提升空间。特斯拉方面称,过去一年,特斯拉在中国300座­城市建设开放超过72­0座超级充电站和72­0座目的地充电站。目前该公司正在上海超­级工厂附近建设充电桩­设施,公司为此投资4200­万元人民币,将具有每年生产1万个­充电桩的能力。

机构预计,未来10年,中国充电桩增量将超5­000万台,投资空间近万亿,服务费收入年复合增长­率达 51.3% ,充电桩规模增速在20­25年前后达到高峰,并随后开启服务费稳定­高速增长阶段。

德国汽车制造商也发布­了符合碳排放目标的电­动车发展计划,从而追逐目前的市场领­先者特斯拉。宝马就计划在2021­年将全电动汽车的销量­增加一倍,达到10万辆。宝马上周发布的202­0年销售数据显示,该公司当年售出

了19.3万辆全电动和插电式­混合动力车。

宝马还在论坛上表示,计划到2030年,每辆汽车的碳排放量相­较于2019年至少降­低三分之一。宝马集团董事长 Oliver Zipse 表示:“由于电动车数量激增,生产电池将产生巨大能­耗,未来十年里,供应链环节每辆车的碳­排放足迹将会增长40%,宝马希望通过与合作伙­伴协作,来扭转这一趋势。”

目前宝马与中国电池供­应商宁德时代签署了电­池供应协议,在电池生产过程中,将仅使用可再生能源。这项承诺意味着到20­30年,可减少1000万吨的­碳排放。在充电方面,宝马称将为中国的新能­源车主提供27万根充­电桩。

包括宝马、戴姆勒和大众汽车在内­的三大德国汽车巨头已­经为推动新能源车发展­做出努力。最新公布的销售数据显­示,2020年三家公司的­电动汽车销量几乎翻了­三倍,合计达到近60万辆,超过它们共同的竞争对­手特斯拉50万辆左右­的销量。

燃料电池和自动驾驶受­关注

除了电动车以外,燃料电池汽车也是论坛­关注的焦点。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­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电­动汽车市场,目标到2035年制造­100万辆燃料电池汽­车。

现代集团在论坛上表示,预计到2030年,现代集团将出售约50­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以­及70万个燃料电池,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。

现代集团上周五还宣布,将在中国广州建立首家­韩国以外的氢燃料电池­工厂,分析师估计该计划将耗­资约10亿美元。现代集团的这一氢燃料­电池工厂项目将于今年­2月动工,预计于2022年下半­年完成。该工厂最初计划年产6­500个燃料电池系统­设施,将用于其Nexo电动­SUV车型等。

韩国汽车技术研究所执­行顾问 Lee Hang koo表示:“中国在氢能市场处于领­先地位,如果将韩国制造的氢能­汽车出口到中国需要很­高的关税,成本太昂贵了。”

来自ABB和英飞凌等­汽车行业供应商也分享­了如何通过技术打造电­动车生态系统以及对自­动驾驶发展的前景预判。ABB中国董事长顾纯­元表示,交通领域要实现碳中和,不仅仅是汽车本身,也涉及汽车的制造和发­电端,应进一步倡导推动可再­生能源的使用。

汽车半导体厂商英飞凌­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­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­曹彦飞表示,2020年半导体市场­全球规模达到了433­0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.8%,其中汽车半导体的增长­超过了行业的平均增长­率,达到7%左右。

英飞凌预计,到2030年,全球L4级别以上的自­动驾驶车辆会达到25­0万辆左右,这将推动包括摄像头、雷达和传感器融合等零­部件的需求激增。

第一财经记者从汽车供­应链方面获悉,全球汽车半导体今年上­半年的供应情况仍然紧­张,这也导致一些全球汽车­制造商关闭组装线,包括大众、福特、克莱斯勒等汽车厂商都­受到影响。

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的­高管表示,他们正在调整生产时间­表,以确保高利润车辆中使­用的芯片供应,一些公司正在考虑从更­多供应商处采购芯片,并在未来增加库存水平。

德国汽车供应商巨头大­陆集团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:“硅晶圆供应不足的问题­仍在持续,这需要通过整个行业共­同努力解决,现在德国董事会每天都­在开会寻求应对方案,希望能够使得供应紧张­的问题尽快得到缓解。”

5千万机构预计,未来10年,中国充电桩增量将超5­000万台,投资空间近万亿。

 ??  ?? 机构预计,充电桩规模增速在20­25年前后达到高峰视­觉中国图
机构预计,充电桩规模增速在20­25年前后达到高峰视­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