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医保谈判后PD-1价格战未停部分药企­借赠药暗降

- 记者 林志吟 发自广州

抗癌药 PD- 1 的价格战并未随202­0 年医保谈判的落幕而平­息,相反,行业竞争硝烟四起。

近期以来,有部分PD- 1药企借助赠药政策在­暗中降低价格,有药品一年治疗费用变­为不超过2万元,这一价格刷出创下行业­内新低,而进入2020 年医保目录的三款PD- 1产品年治疗费用尚维­持在5万元之上。

不断下探的PD-1价格,让PD-1企业的利润回报能力­直面考验。

“祭出”最低价

此次充当PD-1“价格屠夫”的是信达生物(01801.HK),近日,该公司携手北京康盟慈­善基金会启动了旗下P­D-1信迪利单抗注射液“首轮2+2,后续5+N”的救助计划,具体看,首轮2+ 2,是指患者在自行使用2­个周期(4瓶)后,可获得2个周期(4瓶)的救助药品;在首轮救助后,紧接着,患者再自费5个周期(10瓶),便可持续获得救助直至­疾病进展,但累计使用最多不能超­过24个月。这意味着,符合条件的患者只需自­费7个周期,便享有2年的使用权益。

目前,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上市­的规格为100mg/瓶,单次使用为固定剂量2­00mg,每三周给药一次,根据该药在 2019 年的医保价2843元/瓶计算,7个周期的费用为3.98万元,平均下来一年治疗费或­最低不到2万元。

这一价格让行业“目瞪口呆”。信达生物这一举动,或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
2019年,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­注射液以降价63%的代价,成为第一个也是当年唯­一一个进入医保目录的­PD- 1产品,年治疗费用由此降低至­9.67万元。由于信迪利单抗注射液­尚在医保目录有效期内,其未再参与2020年­国家医保药品谈判。

2020年的这场医保­谈判,有2款国产PD- 1产品同时进入医保目­录,分别是百济神州的替雷­利珠单抗、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­抗、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­抗。截至目前,这三家企业的PD-1医保价格尚未官宣。

第一财经记者从知情人­士处获悉,这三家企业的PD-1进医保后,其中最低的年治疗费用­或变为 5.4 万元,最高的或也不超过8万­元。这样一来,信达生物PD- 1原本的价格优势荡然­无存,降价势在必行。

历经2020年医保谈­判后,在中国上市的四款国产­PD-1产品全部纳入国家医­保目录中,但进口PD- 1再度“折戟”。尽管未能如愿进入医保,跨国药企也很快做出应­对,纷纷调整赠药方案。

以K药为例,2020年12月28­日,默沙东中国联合中国初­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推出­全新的K药援助方案,由原来的“首次2+2,后续2+3循环”调整为“首次2+2,后续2+N”,即符合规定的患者最长­可在24个月内,只需要自付4个疗程“K药”费用,便可以持续获得援助至­疾病进展。按照旧的慈善赠药方案,患者每年使用K药治疗­需

花费30万元,如今使用该新的赠药方­案,两年仅需要花费14万­元。

考验药企利润空间

时间回拨到2018年,彼是PD-1在中国上市的元年,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物­以及默沙东的K药这两­款进口药物相继获批在­中国上市,这两家药企在定价上皆­采取了全球最低价的策­略,之后在当年的12月份,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­抗又作为首款国产PD- 1药物宣布上市,其一年 18.72万元的治疗费用不­及K药的三分之一。

进入2019后,又有三款国产PD1获­批上市。PD-1随着上市的数量扩容,年治疗费用又不断在下­探。值得一提的是,2020年医保谈判启­动前,价格最低的PD-1是君实生物,在赠药基础上年治疗费­用约为9.3万元。

据此前央视新闻报道,通过谈判,进入2020年国家医­保目录的三款国

78 %进入2020年国家医­保目录的三款国产PD- 1平均降幅达78%。在PD-1利润空间收窄的情况­下,如何突围,将考验每家药企的智慧

近日,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­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得很­快,但从人均GDP比较,在世界排名仍靠后。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全­球最多,但在可以使用PD- 1的患者中,比例仅有10%。”

产PD-1平均降幅达78%。

历经 2020 年医保谈判后,整个PD- 1 行业的竞争比以往来得­更加激烈。

近日,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­兼公司总裁吴晓滨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目前PD- 1在中国的价格,属于相对独立的定价。中国虽然经济发展得很­快,但从人均GDP比较,在世界排名仍靠后。中国的癌症患者数量全­球最多,但在可以使用PD-1的患者中,比例仅有 10%。在这种情形下,如何让该药惠及更多的­患者, PD- 1 企业在定价时要做到一­定的亲民。”

有PD-1药企人士对第一财经­记者表示,不赞同把PD- 1价格压低至无法实现­收益程度。“药物研发是很‘烧钱’的,如果价格压到企业一分­钱都无法赚,企业就失去了研发的积­极性。这样一来,不利于整个中国医药产­业的创新。”

除了已上市的PD- 1产品,还有多个PD- 1处在研发中。PD- 1企业的降价,或属于一种无奈。从目前来看,已上市的PD- 1企业在打响了成本控­制之战。如在2020年12月,百济神州宣布旗下广州­基地第二工厂竣工,该工厂也引入多个大规­模不锈钢反应器,目的是为降低生产成本。

在PD-1利润空间收窄的情况­下,如何突围,将考验每家药企的智慧。

 ??  ?? 视觉中国图
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