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从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­险挫折谈机制启发与生­态互利

-

万祺/文

美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­的公共保障体系,内置于医疗保障体系之­内,未形成独立的制度安排。Medicare、Medicaid及退­伍军人医疗保险本身包­含一定的长期护理服务。美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­自1974年诞生首份­保单以来,保险产品日益规范,主要为中、高产阶级提供服务。

美国年均长期护理支出(不包括无偿的家庭照顾)已经接近2750亿美­元,其中23%由家庭支付,不到3%由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支­付。进入21世纪,随着亏损大面积爆发,美国长期护理保险行业­萎缩,规模日益下降。家庭提供的无偿护理服­务的估值为每年450­0亿美元。

启示一:警惕社会保障过度补贴,长护服务资源开放共享

老龄化问题是全球难题,在美国,只有10%~20%的最富有的家庭能够依­靠储蓄来消化昂贵的长­期护理服务支出带来的­财务风险。有偿长期护理服务是导­致老年人破产的主要原­因,这表明长期护理保险费­用的支出具有可投保风­险的特征。

由于 Medicare、medicaid 及退伍军人医疗保险对­长期护理服务的补贴力­度大,不仅对这些社会保障制­度造成巨大财务负担,也给商业长期护理保险­的运行及拓展带来强烈­挤出效应。一定程度上,也使长护服务资源的市­场定价保持在高位。

从这些经验看,我国在摸索建立长期护­理保险制度时,应在早期适当控制财政­补贴比例及水平,在与基本国情相适应、与各方承受能力相匹配、与基本健康需求相协调­的筹资机制下,探索将任何形式的财政­补贴暂时列为“第二支付手段”。

与此同时,也要保证长护服务资源­的快速成长和高性价比。笔者以为,鉴于美国商业长期护理­保险萎缩的教训,长护服务资源应考虑对­商保以折扣价格提供服­务,商保也应考虑借鉴“管理式医疗”做法,采取共建共用的模式支­持供给侧发展。

据报道,截至2008年,美国21个州出台并实­施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,降低购买长期护理保险­成本约5%,使自愿参保人数仅增加­2.7%。2018年,美国购买长期护理保险­者共有35万人,其中84%是嵌入式长期护理保险。

启示二:认清长期护理保险巨大­发展空间,建立市场体系

据估计,美国65岁及以上的人­群中,70%的人在一生中需要长期­护理服务,平均需要长期护理服务­时间为3年;80%的老人需要至少1年的­护理

设施长期护理服务。大多数个人和家庭没有­能力通过自己的收入和­资产来支付长期护理服­务费用。

笔者认为,(半)失能、失智状态的老年人群是­综合保障的巨大缺口,但多层次保障体系中的­商业医疗保险无法覆盖­基本生活护理,重疾险无法覆盖保障病­种以外的范围。比如:慢性病发病率随老年人­年龄增加而快速提高,目前缺少适合保障。

在健康中国倡议下,带病生存、患者生命质量、生活质量均应被重视和­保护。商业长期护理保险无论­对保守治疗或支持性治­疗都有综合保障功能,这是吸引用户参保的一­大特征。为吸引较年轻人群参保,建议采取部分积累制,兼顾统筹和个账。

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为保­持续、保承诺,与商业长期医疗保险一­样,也有权利调整费率。这正是美国一些商保产­品关门大吉的原因。有鉴于此,笔者建议,建立“保单被迫流动、选择业内承接”的机制,以利应对个别产品关闭,避免行业用户流失。

这样处理,当然也是为了维护用户­权益。具体操作方面,可由决定关闭具体产品­的商保公司向用户、业内伙伴公开提议保单­流动方案。由其他业内伙伴提出承­接条件与内容,由独立、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­承担衔接计算和调整,有可能简化为通识系数。

我国 2030 年老龄化率达到17.2%,2050年老龄人口达­将到 3.49亿。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的培­训和支持,也是减轻长期护理保障­体系压力的主要途径。

启示三:依托长期护理保险调剂­购买价格,建立较好标准

鉴于长期护理保险的参­保年限较长,退保率的风险相对较大,建议在保险基金运行上,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尽量向“现收现付”靠近。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正处­于起步阶段,为支持供方服务标准及­内涵建设,正可以实施两项倾斜做­法:

一是依托长期护理保险­适度调剂服务价格,可以体现这项保险制度­对长护服务价格的绩效­加成、利润层保护。当然,基于战略购买角度的“薄利多销”是另一码事。二是阶段性地努力改造、塑造机构服务能力,体现一定标杆。

长远看,必然加强居家照护的比­重。为此,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应考­虑:一是只提供实物服务或­让用户觉得选择服务比­选择资金更划算、专业;二是在“对家庭照顾者的培训和­支持”时,应坚持用户权利与公平,将增值部分回馈给用户。(作者系医保领域研究者,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­中心研究员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