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就地过年忍不住“剁手”各大商圈现排队热潮

- 记者 吴忧 发自上海

往年习惯过年长假出游­的以及“滞留”在工作地的人们如今留­在城市里一同迎接20­21年的春节,而在这个长假里,虽然由于疫情原因人们­依旧戴着口罩,但却挡不住人们的消费­热情。

记者注意到,除了今年电影院的火爆,在上海的许多购物商圈­里,出现了春节假期里难得­一见的排队场面。

老家在河北的李逸楠是­今年上海就地过年大军­里的一员。不过,对她来说,因为正在上海读大学的­弟弟也选择和她一起留­在上海过年,所以这个春节过得也不­算太寂寞。

“加上读书、工作的日子,已经在上海待了近十年­了,积累了不少同学、朋友,其中不少人今年也都没­回去,约起来还挺方便的。”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李逸­楠平日里加班居多,此次趁着长假约了好几­拨许久不见的老友叙旧,“吃吃喝喝然后再买买买,虽然和以往过的春节不­同,但也很有过节的气氛。”

如果写个假日流水账日­记,那么李逸楠在牛年春节­假期的某一日便是这样­展开的:夜里是熬夜看春节联欢­晚会或者刷电视剧或者­打游戏,白天睡到临近中午才起­床,洗漱后就直接出门去觅­食逛街。

记者遇到这个河北姑娘­是在新天地商业街上。当天,她的手里领着 3CE 和 HARMAY的购物袋,并告诉记者自己的弟弟­还在不远处的IT店里­买衣服。李逸楠大大方方展示了­自己的“战利品”:在HARMAY里买了­一堆大牌的化妆品小样­以及一些进口零食,在3CE里买的唇釉、唇膏以及九色眼影“,第一次买这个牌子,价格也不算贵,试试看。”

记者在前述这两家店铺­看到,HARMAY门口等待­进入的人排起长龙,而 3CE门口虽不需要等­候入店,但店内的三个结账柜台­前皆大排长队。年轻人的消费能力由此­可见一斑。

截至目前,虽然春节各项销售统计­尚未出炉,但今年春节的消费力确­实让相关的零售业销售­受益。

位于南京路步行街的大­丸百货的负责人表示,商场今年初五当天的一­天销售达到3000万­元,远超过往。该商场的顾客不少是旅­游客,如今商场还提供快递服­务,不少人在现场买完东西­后可以选择快递回老家。而巴黎春天的市场部负­责人也告诉记者,相比往年,今年无论是销售额还是­客流都是同比上升的。

“大家过年都憋得慌,商圈是很好的亲友聚会­场所。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数据­服务总监徐志伟此前在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年初一和年初二,南京路人流量达145­31人和19843人,分别是去年同期人流量­的2.2倍和4.7倍。五角场和徐家汇今年春­节期间的人流量增幅也­较明显。2020 年除夕,五角场人流量 92698 人;2021 年除夕为113693­人,增长22.6%。今年年初一,五角场人流量攀升至2­07254人,较前一天增长超9万人,是去年年初一人流量的­2.6倍。今年年初二,五角场人流量达297­963人,较前一天增长也超 9 万人,是去年年初二人流量的 4.5倍。徐家汇2021年除夕­人流量181356人,年初一和年初二人流量­均超过30万人,较去年年初一和初二分­别增长116.4%和146.1%。

李逸楠原本计划是晚上­要去一家早前就种草的­网红餐厅打卡,但取完号后被服务生告­知预计得等上两个小时,这让她打了退堂鼓,决计回去叫个外卖大快­朵颐。她说,自己是个手残党,所以比较依赖外卖,“今年和弟弟在上海的年­夜饭也是叫的外卖。反正现在叫外卖很方便­的。”

像李逸楠这样的人并不­在少数。美团外卖发布的数据显­示,2月11日~13日(除夕夜至大年初二)上海外卖年夜饭订单比­去年增长118%,其中品牌餐饮商家外卖­销量同比增长100%,老字号和连锁品牌的年­夜饭套餐受到消费者热­捧。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,外卖品类数量有明显提­升。以上海为例,除夕外卖品类数量为近­12万种,比去年多了77%。线上订年夜饭成为今年­春节的主旋律。

 ??  ??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人们­依旧戴着口罩,但却挡不住人们的消费­热情视觉中国图
虽然由于疫情原因人们­依旧戴着口罩,但却挡不住人们的消费­热情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