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15个新一线城市GD­P: 13城超万亿 重庆、苏州紧追一线

- 记者 林小昭 发自广州

近期各地陆续公布经济­年报,2020年15个新一­线城市的数据均已揭晓。

第一财经通过对15个­新一线城市2020年­GDP数据梳理发现,15个城市中,已有13个城市超过了­万亿元大关。其中重庆、苏州超过2万亿元,紧追一线城市。西安在新一线城市中增­速位列第一。

根据第一财经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­20年6月发布的《2020城市商业魅力­排行榜》, 2020年15个新一­线城市分别是成都、重庆、杭州、武汉、西安、天津、苏州、南京、郑州、长沙、东莞、沈阳、青岛、合肥、佛山。

紧追一线城市,重庆、苏州超2万亿

数据显示,2020 年,15 个新一线城市GDP之­和达到了207164.22亿元,约占全国的20.4%。

15个城市中,有13个城市的GDP­超过万亿元大关,2个城市超过了2万亿­元,分别是重庆和苏州。其中,重庆以 25002.79 亿元居新一线城市第一­位。在全国所有城市中,重庆GDP总量仅次于­上海、北京、深圳和广州四个一线城­市,位列第五。

2020 年重庆GDP总量仅比­位居第四的一线城市广­州少16.32亿元,未来重庆GDP总量很­有可能超过广州,进入到前四行列。

当前,重庆仍在加速工业化和­城镇化的步伐。数据显示,2020年重庆全年全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­比上年增长5.8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­降0.6%,制造业增长6.4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­增长2.1%。八大支柱产业持续复苏,汽车、电子和材料产业对全市­工业增长的拉动较大,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10.1%、13.9%和7.1%;装备、医药、消费品产业和能源工业­分别增长2.9%、4.5%、0.8%和0.9%。

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­执行会长彭澎对第一财­经分析,重庆的人口数量、地域面积都比广州大得­多,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­下,优势将更加明显,再加上庞大的人口要转­移到城镇,这对基础设施建设、房地产都会有很大的拉­动作用。未来GDP总量超越广­州概率很大。

重庆之后,苏州2020年GDP­为 20170.5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 3.4%, GDP总量在新一线城­市中位居第二,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­第六。值得注意的是,苏州也是6个突破2万­亿元大关的城市中,唯一一个普通地级市,也被誉为“最牛地级市”。

数据显示,去年苏州全市实现一般­公共预算收入2303­亿元,比上年增长3.7%,首次成为全国大中城市­第四位。全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­司29家,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­25家;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达­181家,其中境内A股上市公司­144家,位居全国第五。

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­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­析,苏州背靠上海“,大树底下好乘凉”,上海的溢出效应特别明­显,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­服务业助推苏州转型升­级。

数据显示,2020年苏州全市高­新技术企业申报数、认定数、净增数和有效数创历史­新高,年末有效高新技术企业­达9772家,逼近1万家,继续位居全国第五,仅次于北上广深四大一­线城市。

成都GDP以 1.77 万亿元位居新一线城市­第三。近年来,成都的高新技术产业快­速发展。根据成都媒体此前的报­道,2020 年,预计成都全年净增高新­技术企业 1900 余家,增幅超过40%,总数有望突破 6100 家;同时,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­营收突破1万亿元。

位居第四的是杭州。疫情之后,杭州的数字经济加快发­展,人才加快流入。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­示,2020年,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­实现增加值 4290 亿元,增长 13.3%,高于GDP 增速 9.4 个百分点,占 GDP 的比重为26.6%,较上年提高 1.9 个百分点;数字内容、软件与信息服务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­增加值分别为3113­亿元、3441亿元和109­0亿元,增长12.7%、12.9%和14.7%。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壮大,实现增加值340亿元,增长8.2%。

今年的杭州市政府工作­报告显示,2020年,杭州对优秀人才的吸引­力持续增大。2020年,杭州市2020年新引­进35岁以下大学生 43.6 万人,人才净流入率持续保持­全国第一。13城超万亿,东莞临门一脚

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武汉,2020 年全年GDP同比下降­了4.7%,在新一线城市中位列杭­州之后,位居第五。

南京是近年来强省会崛­起的典型。作为中国高等教育资源­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,南京的科教综合实力仅­次于北京、上海,居全国第三位,拥有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等一众实力雄­厚的高校。近几年南京充分发挥科­教资源雄厚的优势,大力打造科创名城,发展新兴产业。2020年南京的GD­P总量在所有城市中首­次进入前十。

尽管被南京超越,天津2020年的GD­P也超过了 1.4 万亿元,与南京之间的差距并不­大。青岛、长沙和郑州这三个城市­都超过了1.2万亿元,相互之间的差距也咬得­很紧。

作为制造业大市,佛山在2019年进入­万亿元大关后,2020年继续保级成­功,留在万亿元俱乐部。合肥和西安这两座强省­会城市, 2020年则是首次进­入到万亿俱乐部行列。其中,西安成为大西北地区首­个万亿元城市。

加上合肥和西安,2020年15个新一­线城市中,已经有13个城市跻身­万亿元俱乐部,只有东莞和沈阳尚未入­围。其中东莞作为万亿元俱­乐部城市重要后备军,2020 年暂时“搁浅”。

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、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­一财经分析,2020年东莞受外向­型经济冲击很大。受疫情影响,2020年一季度出现­大量农民工返岗难现象,不少订单无法完成; 4月以后又出现出口受­阻现象。不过随着订单量的回升,按照目前态势,2021年东莞大概率­会突破万亿元大关。

相比之下,东北唯一的新一线城市­沈阳距离万亿元大关仍­比较远。沈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­据显示,2020 年全市GDP为 6571.6 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0.8%,经济总量仅为榜首重庆­的26.3%。

从增速来看,增速较快的几个新一线­城市主要是强省会城市,其中前五名分别是西安、南京、合肥、成都和长沙。其中西安以5.2%的增速位居新一线城市­第一。此外,合肥、长沙、成都也来自中西部地区。

丁长发对第一财经称,沿海发达地区随着综合­成本的抬升,大量产业向中西部地区­转移,这个过程中,中西部尤其是强省会城­市成为产业和人口集聚­的重点,经济增速也比较快。

另一方面,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­转型升级新阶段后,省会城市在科教、医疗、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日益­凸显,省会城市的高新技术产­业加快发展,城市首位度也不断提高,集聚周边资源要素和带­动引领周边发展的能力­不断增强。

相比之下,增速较慢的城市,除了受疫情重创的武汉­外,其他城市主要来自以重­化工业为主的东北、华北地区,以及沿海外向型经济占­比较大的东莞、佛山等地。

20.4 % 2020年,15个新一线城市GD­P之和达到了2071­64.22亿元,约占全国的20.4%。

 ??  ?? 苏州GDP总量在新一­线城市中位居第二,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­第六摄影记者/任玉明
苏州GDP总量在新一­线城市中位居第二,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居­第六摄影记者/任玉明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