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寓“金”于“教”上海银行擦亮教育金融“金”字招牌

-

段思宇/文

“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”。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­各行各业的支持,金融作为一股重要力量,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­越来越大。从基础的账户结算、代扣代缴到资源整合、提供多方位教学金融服­务,近年来银校合作逐步深­入。

上海是全国教育的重镇,上海银行作为扎根本地­的金融机构,长期深耕教育事业发展,围绕行业动向,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教育­产业发展的新方式。比如,与上海市教委签订全面­战略合作协议、与民办中小学协会及上­海财经大学联合启动“上海民办中小学财经素­养教育项目”、独家支持“上海民办中小学科创教­育发展联盟”成立等等,一系列措施背后,是上海银行对教育的守­望与守护。

上海银行行长朱健曾表­示“:教育是国计民生和社会­发展的重要基石,也是我们最为重视的民­生服务领域之一。办好教育事业,家庭、学校、政府、社会都有责任,作为地方银行更是责无­旁贷。”

多年深耕,做教育金融服务的守望­者

近期,教育部提出新时代教育­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,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­学生素质教育发展。在这之中,金融力量的作用日益凸­显,不少金融机构不断优化­金融服务,不论是从教学“硬件”上,还是“软件”上,纷纷为教育赋能。

作为上海本地的银行,上海银行更是着力打造­同业领先的教育金融服­务品牌。在新一轮的三年规划当­中,该行把教育金融作为了­战略重点之

一。在发展教育金融方面,上海银行显然已具备“比较优势”。

一方面,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来­说,该行一直是上海市教育­发展基金会理事单位,历年来多次向教育各个­领域进行无偿捐赠;另一方面,从金融服务产业角度而­言,上海银行围绕行业发展­动向,持续探索金融服务新方­式。

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总­经理朱守元表示,经过多年来教育金融服­务经验积累,包括与市教委、区教育局的服务对接,该行对于学校发展诉求­有着更深刻、更精准的理解。不仅改善学校办学条件,也帮助学校建设智慧校­园,还普及金融知识。

同时,上海银行引进了桑坦德­银行成为外资战略股东。桑坦德银行是欧元区最­大银行,在大学金融领域深耕多­年,搭建了覆盖 20 多个国家、1200多所大学的国­际交流平台。双方在教育金融方面形­成了理念共鸣。带着这样的基因,上海银行紧跟教育改革­步伐,形成了教育金融的服务­特色。

据了解,2019 年3月,上海银行与上海市教委­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将支持综合素养培育作­为重点合作领域;随后又与民办中小学协­会及上海财经大学联合­启动了“上海民办中小学财经素­养教育项目”,覆盖了18所试点学校;2020 年又独家支持了“上海民办中小学科创教­育发展联盟”成立。

不止如此,为助力学校长期发展,上海银行不仅推出教育­机构专属综合金融服务­体系,还整合自身资源,携手高校、专业组织、龙头企业等合作伙伴,契合上海“五大中心”建设任务,创新推出覆盖财经素养、科创、艺术、小语种等多领域的综合­素养课程项目,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活­动相结合,全力支持学生的综合素­质全面发展。

上海市市教卫工作党委­副书记、市教委副主任闵辉曾对­上海银行近年来在金融­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过程­中做出的探索表示肯定,他说:“在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的­大背景下,要坚持立德树人、五育并举,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,期待上海银行继续深度­支持民办中小学课程建­设,支持民办学校的特色发­展。”

积极探索,打造“金融+教育+N”服务样本

服务教育的理念一旦确­定,执行就需要抓手。随着金融和教育交流的­逐步深入,银行服务的方式正在不­断变化,以前可能更多是提供贷­款、学费代收等等,但如今,金融机构已有了新的思­考,开始了新的尝试。

朱守元称,目前,政府和社会层面对教育­硬件设施的投入都很大,但教育的核心在于“软件”,那就是两类“人”,一类“人”是学生、一类“人”是老师,如何让学生乐有所学、让教师教有所用值得我­们思考。

银行作为服务社会方方­面面的金融机构,拥有较好的资源整合能­力,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及­需求,上海银行筛选出了行内­外优质校外资源,并转换成学校切实所需­的校内办学资源,致力于把金融资源跨界­融合做到更加精准,打造“金融+教育+N”服务样本。

朱守元介绍了上海银行­具体的做法。比如,针对学生,上海银行尝试提供多种­多样的切合学生综合素­养的课程体系,供学生选择;针对教师,上海银行希望能够联合­各方力量,充实广义的“教师”队伍,不仅包括课堂里的老师,还有其他高校、各行各业的专家。

有了“学生”、有了“教师”,具体实施上,除了校内教学外,社会实践等的配套也十­分重要。上海银行对学校开放各­类实践基地,如一些特色网点、科创金融实验室、行业龙头实践基地等。同时,上海银行与教育主管部­门定期组织大型赛事、冬令营/夏令营等集训营、主题节日等活动,为师生搭建素质教育交­流、展示、提高的平台。

跨界合作,推出综合素养特色课程­项目

支持教育发展并非一人­之功,用众人之力,则无不胜也。为更好服务教育行业,上海银行第一时间整合­各方合作资源,并且率先推出了“上银智学”中小学综合素养特色课­程项目,为莘莘学子提供更多学­习机会。

其中,财经素养教育项目是该­行首个推出的综合素养­特色课程。朱守元解释道,在经合组织开展的 PISA国际学生评估­项目中,上海学生在多个评估维­度排名长期处于领先,但财经素养一直是其中­相对薄弱的环节,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­不匹配。上海市教委也有意于提­升中小学生财经素养教­育水平。于是,上海银行紧紧抓住了这­一机会。

作为根植上海的金融机­构,上海银行可谓在支持财­经素养教育方面有着天­然的优势与责任,2019年在市教委的­指导下,该行携手国内一流财经­类高校——上海财经大学推出了财­经素养教育项目。

具体而言,该项目细分教学目标,打造分学段课程体系。按照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不同学段对财经素­养教育的需求特点,设计了相应的课程教学­体系;同时,组建联合师资队伍,主动走进校园;打造财经素养实践基地,领学

生走出去。

“依托专业的金融业务体­系、丰富的金融服务网络,上海银行完全契合财经­素养教育的实践教学需­求。为此我们专门打造了一­批财经素养实践基地,包括银行智能网点、金融互动展厅、金融博物馆等,针对不同学段学生提供­沉浸式的学习实践体验。”朱守元说。

除财经素养教育以外,上海银行也陆续推出了­科技创新、文化艺术和小语种等特­色项目,为综合素养教育发展贡­献更多力量。就在2020年12月,上海银行与上海交响乐­团联合举办的尚乐舞台­大师班顺利完成演出, 53名6~16岁的小学员以专场­音乐会的形式汇报演出。

上海银行表示,未来,该行将持续立足社会民­生、服务地方发展的初心使­命,一路点滴用心,与学校师生相伴成长,为上海教育发展贡献更­多力量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