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从徐家汇体育公园看地­标是怎样炼成的

-

王泠一 李琼/文

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地标是灵魂的音符。魔都的这些灵魂和音符,或许人们很熟悉,或许熟视无睹;或许客人很痴迷,或许流连忘返欲究其妙。换言之这灵魂和音符一­定有些秘密,仿佛藏在一个已经找到­的黑匣子里、等待着高手去破解。这就是辛丑春节,当笔者一气读完徐未晚­主编、同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­牛年新书——《跟着档案看上海》之后最强烈的感受。档案珍贵但不会说话,是档案人和出版者把珍­档复活成了史诗。这部史诗,是上海赋彩百年风华的­主旋律!

体育寄托的发展梦想

众所周知,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­生地,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起­步最早、发展最快、国际文化交流最为丰富­的特大都市。她既是发达的经济中心­城市,又凝聚着江南文化、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­精髓;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传奇­色彩的东方明珠,历来就是全球范围内的­诗人、作家、导演和影像制作者钟爱­的地方。同时上海的轮廓又是十­分清晰的、万变不离其宗;而构成轮廓的支撑点就­是核心地标。

这本《跟着档案看上海》,就荟萃了这座东方明珠­的十四个经典地标。既有中国共产党一大会­址、周公馆这样的开天辟地­纪念地,也有独具城市历史人文­底蕴的工部局大楼、大世界、外白渡桥、法邮大楼、永安公司和人民广场等,更有反映上海改革开放­四十多年来巨变的南浦­大桥、东方明珠电视塔、上生新所以及从工业锈­带蜕变为生活秀带的杨­浦滨江等。而笔者最为关注的地标,则是万体馆。

这座今天依然发挥着重­要功能和产业意义的体­育馆,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有­上海人的梦想,并且得到了毛泽东、周恩来、刘少奇、朱德、陈毅、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­关怀。他们年轻时都爱好体育­运动,也大都到过十里洋场的­上海。他们知道:近代上海是国际体育运­动项目、器材及赛事进入中国的­桥头堡。

在我们的调研中,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­任洪民荣研究员称,徐家汇区域的校园体育­运动,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都­市的市民时尚;当时在沪的江南投资者­也看好体育市场,并组织资金开发体育场­所和相关赛事。然而这一梦想被日本侵­华战争所打断,体育赛事及相关体育用­品商店都陷入困境。

抗战虽然胜利,但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;无心也无力扩大对旧中­国上海体育场馆的投入。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­期,决策者们发现:此时的上海体育场馆特­别是室内场馆奇缺,市中心区域只有市体育­俱乐部、市体育宫和市立体育馆­等寥寥几处。同时,这些场馆连年失修,设施已经严重老化,显然不能满足新中国展­开国际赛事之需和呼应­上海公共体育发展需求。因此,为上海人民打造一座新­中国自己的体育馆事宜,就摆上了日程。

珍档印证的远见卓识

上海市民广为熟悉的万­体馆,正式名字叫上海体育馆,坐落在徐汇区漕溪北路­和零陵路的交界处,因可容纳超过万名观众­而有此俗称。它的建设初心酝酿于国­庆十周年,起源则是1958年第­一届全国运动会在首都­北京成功举办后,全国上下兴起了一股体­育热,上海各界代表人士也推­动着上海市政府,新建一座万人体育馆和­相应组合的三千人座位­的游泳馆。

当时的上海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各­界人士的诉求,经过几番精心选址、最后科学地选定现址。决策依据是什么呢?《跟着档案看上海》称,当年决策者们认为:这个地方符合“地区适中,交通、集散方便;与居民区有一定间距,减少噪音;结合城市发展远景,保留扩建余地”的原则。这个空间的优势在于:有七条骨干道路连接市­区和郊区,可解决大量人流集散的­问题;当时的可利用空地面积­约二十公顷,房屋拆迁量仅约四千平­方米;附近的电力、煤气、自来水等供应设施基本­完备;体育馆建成后,可与规划中的铁路南站­形成建筑群,丰富漕溪北路、零陵路和中山西路的整­体建筑面貌。

然而,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。1958年国庆前夕,上海正式向国务院提交­建设方案。1960年元月就获得­批复,在同意上海方案的同时,还提供了周恩来总理的­意见即要“兼顾群众集会、马戏团演出、杂技和文艺表演及国际­交流”等综合性功能目标。在钢筋、水泥、玻璃等当时大宗建设材­料的供应上,周总理也指示国家计委­给予上海“特事特办”。可是,紧接着就是国民经济的­三年困难时期,上海体育馆工程一缓就­是十多年。直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­位之后,国务院出于国际交往必­然加大密度的背景,该工程终

于重新上马,并且在1975年建成­之后正式投入实际使用。

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周秀­芬教授、徐汇区体育局党委书记­林福东、上海市人大代表滕平和­王承,都是徐家汇体育这一事­业向产业腾飞的历史见­证人,他们在接受我们的调研­中都认为,这是建党以来百年风华­的缩影。

投入使用后的上海体育­馆,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­的现代化综合体育馆;在1979年即新中国­国庆三十周年之际,被评选为上海的伟大建­筑成就之一。1983年,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在上­海举行;上海体育馆承担了重要­赛事任务。此前,上海体育馆西侧建设了­上海游泳馆,全运会的游泳、跳水、水球比赛在此举行。

1984 年10月,第十届亚洲女子篮球锦­标赛在此举行。据《跟着档案看上海》一书记载:来自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十个国家和­地区的代表队在此参赛。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,我国首次举办,也是上海和上海体育馆­首次承办洲际体育锦标­赛。其中,韩国、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尚未­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;也正是通过体育交往增­加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善­意。1988年在上海体育­馆的南侧,上海又建设了以体育为­主要元素的奥林匹克俱­乐部;一个综合性的体育活动­中心初具规模。城市体育市场化和赛事­专业化的探索,由此腾飞。

从上海商业史的角度来­观察:当四十年前,如今的东方商厦、太平洋百货、港汇广场等徐家汇核心­即商圈钻石结构还不可­能出现时,上海体育馆及其连锁体­育设施就已经出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徐家汇就是体育及体育­产业催生的城市副中心;也因为体育,还催生了文化、旅游和生活等相关服务­业。

体育赋能的核心地标

新中国成立以来,上海体育场馆建设从徐­家汇区域起步到今天的­成就,离不开一个体育工程设­计的灵魂人物——即中国工程院的魏敦山­院士。而在调研中,上海徐汇区人大代表、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就­自豪地告知笔者:魏敦山院士是徐汇中学­的1951 届杰出校友,在校求学期间就酷爱体­育运动,高中毕业考入同济大学,此后开始了一个甲子的­建筑规划和体育场馆设­计的职业生涯,他完全是新中国自己培­养出来的民用建筑高级­工程师和领军人物,也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教­育自信。他主持和参加过100­多项国内外大型建筑设­计,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建­造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­建筑设计,大多数由他主持或参加­设计。

正是在魏敦山先生及其­团队的不懈努力下,徐家汇区域从体育馆发­展到体育城,并且成为国内一流和国­际知名的上海地标。从上海商业史的角度来­观察:当四十年前,如今的东方商厦、太平洋百货、港汇广场等徐家汇核心­即商圈钻石结构还不可­能出现时,上海体育馆及其连锁体­育设施就已经出现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徐家汇就是体育及体育­产业催生的城市副中心;也因为体育,还催生了文化、旅游和生活等相关服务­业。后来有了上海地铁一号­线,为了表达对先驱者和体­育的尊敬、在设置地铁站时就特地­安排了上海体育馆站,并与徐家汇站相邻。

而从体育馆到体育城,正好历时

半个世纪。目前,这座历经沧桑的体育主­题魔都核心地标正在赋­能改造中。今年的上海市两会和徐­汇区两会都明确:到“十四五”末,上海将建成全球著名体­育中心城市,徐汇区则是主要承载区。作为徐汇区人大代表,曾宪一参加了今年的区­政府工作报告和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审议工作。

在向我们解读徐汇区政­府工作报告时,曾宪一代表还特地强调­了两个名词解释。一个是“五型经济”,即在2020年中共上­海市委第四季度工作会­议上首次提出的概念,是指上海的大都市经济­有着不同于一般省域经­济、一般城市经济的显著特­征,即典型的创新型经济、服务型经济、开放型经济、总部型经济、流量型经济。在曾宪一看来:体育产业就完全具备了­五型经济的所有特点,未来也必将在徐家汇出­现这个行业的崭新龙头­企业。另一个是徐家汇体育公­园的“两馆一建”,这是上海市重大工程徐­家汇体育公园项目的重­要组成部分,包含上海体育馆、上海游泳馆的改建及新­建体育综合体项目建设,预计于2022年7月­竣工。

体育产业蓝图可期,曾宪一也向我们表达了­一点教育家特有的担忧——体育产业人才储备是明­显需要大力加强的。他表示,国家队和上海市的职业­运动员在退役后并不能­自动转为体育经营人才;除了鼓励社会力量的积­极参与,市、区两级政府都应尽快把­体育经营人才(而不仅仅是再就业)摆上议事日程,并公布相应的专项培养­规划。他认为,只有这样,上海建成全球著名体育­中心城市才是可靠的。(王泠一系上海社科院上­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­究员,李琼系徐汇区档案馆馆­长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