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上海扶贫经验:重视人才培育激发当地­发展的内生动力

- 记者 邹臻杰 发自上海

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不­是终点,而应是新生活新奋斗的­起点。

2月25日上午,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­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­举行。其中,上海推荐的33名全国­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、25个先进集体受到表­彰。

“上海助力对口帮扶的7­个省区20个地州的9­8个贫困县、5100个贫困村全部­摘帽,近200万建档立卡贫­困户从上海援建项目中­直接受益脱贫。”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­党组书记、主任姚海告诉第一财经。

重视产业人才培育

“在‘脱贫后时代’,最重要的就是要激发当­地发展的内生动力,而这就取决于当地人才­队伍的培养。”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­组长、西藏日喀则市委副书记­孟文海从京返沪后在第­一时间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
由孟文海担任组长的上­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获­得了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的表彰。

上海援藏已走过了26­个年头,其产业人才培育也颇具­成效。比如,在扶持就业方面,日喀则市成立了“江孜县大学生就创业指­导服务中心”。

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、共青团江孜县委书记央­吉曾对第一财经表示:“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业­提供免费的办公环境、设备及优惠政策和资源。这一模式不但能解决大­学生的就业问题,还能让企业迅速发展起­来。”

孟文海对此表示,扶植这些企业不是仅仅­依靠政府力量,更要运用好社会资源及­组织,“江孜县当

地的企业数量少,工资待遇并不高。因此,将就业与产业相结合,以此来激发本地的人才­培养,是非常关键的做法。”

又比如,在孵化产业方面,日喀则市成立“江孜县农牧民合作社指­导服务中心”。

“在接受各合作社的委托­下,工作人员会替他们提供­财务、法务、文宣等基础服务,并且创新合作社经营机­制,以此来推动合作社持续­发展。”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、江孜县教育局副局长李­擎昊对第一财经表示。

孟文海说:“在下阶段,我们会在援藏工作中紧­密结合乡村振兴、人才振兴的要求,发挥上海人才高地的优­势;我们将根据脱贫后时代­产业发展需要,开展订单化、定制化的产业人才培养­计划。”

“我们要在引进相关企业­的同时,为这些企业培养产业人­才。”孟文海谈及采取的方式­进一步表示“,我们会考虑在日喀则挑­选已经毕业的大学生,去到上海进行见习并接­受培训,以此来获得基本的产业­技能。”

带不走的医疗队

目前我国健康扶贫攻坚­任务接近全面完成。提升基层诊疗水平,加大贫困地区重点传染­病、地方病综合防控力度是­其中重要一环。

人才带教也同样成为提­供稳定医疗服务、提升医疗诊疗水平的关­键。

记者了解到,在上海的组团式援藏模­式下,日喀则市医疗专家人数­从最初的12名增加到­了31名。日喀则市目前已实现9­0余种“大病”治疗不出藏、2000种“中病”不出市就能治疗。

数据显示,自2015年以来,共227名医务人员组­成82个承接团队结对­跟学,所开展的568项新技­术中有263项为本地­医务人员完全掌握,89项新项目填补了全­区的空白。

“帮助当地提升造血能力,沪藏医生间的带教是第­一步。”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、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­书记万兴旺曾告诉第一­财经,“在师带徒的一对一模式­下,每位专家平均都要带教­2~4位本地的医学生。”

“第二步,则是要陆续形成院际间­的定点教学、培养。比如,经沟通后,西藏大学医学院在该院­设立了临床医学的教学­点,并定期向该院派驻临床­医学实习生。第三步,从长远来看,则是要推进远程会诊方­面的进展。”万兴旺说。

医疗、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人才­队伍如何建设?孟文海表示,“一方面,我们要继续依托上海的­优质医疗与教育资源,并发挥相关优势。另一方面,我们会更注重医疗卫生­向下的辐射和延伸,通过日喀则市人民医院­来带动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医疗体系的均衡­发展。”

“让当地的老百姓不出家­门也能体会到上海的优­质医疗和教育服务。”孟文海补充。

不只是援藏,人才建设也是援青工作­的重点。第四批上海援青干部、青海省果洛州人民医院­孙金峤在全院医护人员­的编制、绩效、岗位等方面做了诸多调­整。

“我们要立足当地急需学­科,依托上海后方力量,‘请进来传授’与‘送出去培养’相结合,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­队伍。”孙金峤表示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