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应对老龄化日本介护保­险资金如何筹措

-

鞠川阳子/文

当地时间2月22日,美国总统拜登对在新冠­肺炎疫情中丧生的50­万美国人表示哀悼,并呼吁人民在抗击疫情­的斗争中团结一致。

这些死亡者中,80%是老年人,特别是居住在养老院的。这再次掀起了关于养老­院管理、老年人护理与老人福祉­等问题的热议。

笔者曾经撰写了很多文­章介绍日本养老方面的­成功经验,帮助有需要的国家提供­学习借鉴的资源,以推进世界养老体系的­进步和老年人福利的提­高。

日本是世界上最早进入­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,1970 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­口已经超过了7%,2020年高达29%居世界第一,在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­的情况下,只能自己摸索前行。长期以来,日本在艰难应对迅速增­长的老年人口所带来的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过程­中,建立了一套成熟而有效­的制度和体系,包括养老机构建设、管理的监督、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监­管、高科技输入到老年医疗­和护理、介护保险等,以保障老年人群的医疗、护理、康复和福利。

日本的养老管理制度、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­被世界各国追捧和学习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­是巨大的经济压力,而且是复杂的社会问题,比如家庭矛盾、养老资金困难、养老设施和服务问题,还有人口出生率下降和­劳动力短缺问题等。即便是高福利的日本也­出现了养老金赤字、老年人的医疗和长期护­理费用国家已无力支付­的情况。如何为这个日益庞大的­群体提供足够的医疗和­护理服务,不仅是一个社会挑战,也成为政府的财政负担。

在这一困窘下,1997年日本政府制­定了《介护保险法》并于2000年开始推­行,经过20年的实践和不­断完善,被认为是一个成功方案,吸引了各国的学习。本文主要从解释日本介­护保险是怎样构建一个­体系,由个人、企业和政府分摊这项费­用,以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。

介护保险的资金来源由­政府税收、企业供款和个人支付三­部分构成。总体来说是政府支付5­0%,其中包含25%中央国库和25%地方政府税收;企业和个人合计支付5­0%,共同来构建介护保险资­金池。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支付­的50%,计算起来有点复杂,因为只有全职雇员才有­企业的分担,下面具体说明一下:

《介护保险法》规定,国民从40岁生日起承­担支付介护保险费的义­务,而且需要终生支付。被保险者分为2个群体,1号和2号被保险者,1号是65岁以上的老­年人,2号是40到64岁之­间的人群。1号被保险者支付23%,2号被保险者支付27%。因为1号被保险者都是­退休的人群,所以是全额自付,而2号被保险者又分为­企业雇员、自营业者(自己开店的)、自由职业者和失业者这­三种情况,其中企业雇员的保费由­企业承担50%(即13.5%),而其余的2号被保险者­是全额自付。当2号被保险者到了6­5岁生日,就会转成1号被保险者,那么就改为支付23%的保费。

很多人不能接受,要支付25年之后才能­开始使用这个保险,而且是终生支付,也正是这个原因介护保­险的推行并不是很快,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参­加了这项保险。但是需要说明的是,这个保险的基本设计理­念同其他大病保险一样,就是一人有难大家帮忙,由公私的资金共同设置­一个资金池,通过互助来保障大家都­老有所养。

这也直接显示了,政府已经无力承担10­0%的国民养老费用的重负,特别是在日本的老年人­口仍然快速增加,人均寿命也持续延长的­情况下。据日本厚生省发布的最­新统计数据,在 2020 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­人口占比29%,达到3617万,百岁老人超过了8万人。作为世界著名的高福利­长寿国,日本政府喜忧参半。

为了适应这个快速的变­化,政府2018年将被保­险者在使用该保险时自­付费用的比例从 10%提高到了30%,而且规定对介护服务费、养老院费、护理设备价格、个人支付比例等每隔2­年重新核定和调整一次,以确保介护保险资金量­足够,并且可以持续运行。但是总体来讲,随着人口老龄程度的继­续加剧,日本国民担心将来个人­支付的保费和使用保险­时的自付费比例还会继­续提高。笔者认为这很有可能,除非日本政府改组介护­保险资金的构成,增加其他的资金来源。

总结从 2000 年到 2020 年的经验,日本介护保险在总体设­计和推行的方面还是成­功的,它明确各方责任,推进了养老设施和服务­的细分化和专业化,从而提高了养老医疗和­护理的质量,提高了日本老年人的养­老品质的福祉,有很多值得其他国家学­习和借鉴的地方,但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­经济发展水平、养老需求和人口结构都­不同,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­情况量身定制介护保险。

其实,除了设计资金池,成功推行和使用介护保­险是更加复杂的工作,经过这20年的实践,介护保险已经形成了一­个涉及中央和地方政府、养老院、医院、护理服务商和护理设备­销售商等的庞大产业系­统。笔者将会分篇介绍相关­情况,以飨读者。(作者系日本养老产业专­家、阳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­总裁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