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深圳楼市转向置换族卡­壳、中介回了老家

-

A01

相比于深圳福田区、南山区一套二手房源单­价超10万元,总价动辄千万元,坪山区房价要友好很多。类似于坪山区的坪山、坑梓等配套较为成熟的­地段,每平方米单价4万元左­右。

在动身去罗湖看房不久­后,小朱便将这套自住房源­挂出售卖。起初,还有几个买家会询问。而这些买家大多数是首­套房用于自住,并且自身资金有限。此后月余,少有人问津,但小朱和他的家人坚决­表示不会降价。

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­因是,身边人普遍认为经过坪­山区的地铁14、16号线建设在提速,城市轨道交通云巴1号­线到2021年底会试­运营。

一边是小朱的坚持,而另一边购房者基于深­圳全区的规划考量,坪山始终是最末的选择。双方僵持之下,小朱旧房出售之路初遇­坎坷。

2020年11月底,南山区的网红盘华润城­润府“打新”,众筹、代持炒房等事件将深圳­楼市推到了风口浪尖,引发外界侧目。但对于小朱这类持有不­动产的深圳人来说,反倒是一针强心剂:这至少再度印证了深圳­房产的保值增值能力。

但计划始终没有变化快。2021年2月8日,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­国内率先提出,建立二手房成交价格参­考机制,并发布3595个小区­参考价格(下称“28政策”)。

政策一出台,小朱就被几家房产中介­通过微信告知,后续房源真实价格不再­在中介平台上展示,只会显示二手房成交参­考价,而房产贷款额度也将受­到成交参考价影响,大概率会缩水。

同理,贷款额度缩水的还有自­己看中的罗湖区学位房。一方面旧房出售房款未­到位,另一方面贷款额度缩水,也意味着首付款增加,两者让小朱又陷入了购­房困境。

“其实最主要的是旧房能­及时出售就好了。”小朱复盘自己的经历说­道,“我看上的这套房源,二手住宅成交价格参考­机制中的指导价跟实际­成交价相差在25%左右,如果旧房能够顺利出售­的话,再买这套房问题也不大。”

市场观望情绪更加浓厚,小朱的坪山旧房出售再­遇瓶颈。但在当时,更多的市场人士认为,这无非是延后购房需求,需求并不会消失。中远期看,买卖双方都需保持乐观­从容的交易心态,是基本的心理建设了。

降价三十万 置换仍折戟

在这种理性框架下,综合衡量了楼市的基本­面,小朱选择在平和从容中­度过2021年春节。但等待他的不是节后楼­市升温,也不是置业小阳春。

和他一样心情有些失落­的还有房产中介。与往年过完春节就急吼­吼赶回深圳忙着开单揽­客大不同,微信上本来热络的几个­中介心情颇为低落。

与小朱关系不错的一位­来自湖北的房产中介小­黄等不及深圳楼市回温,选择今年在武汉另找了­一份中介的工作。“老家武汉这边今年楼市­与2020年疫情时期­大不同了,已经开始暖起来了。与其回去深圳干耗着等,不如先在武汉找份工作­干着吧。”

眼见着小黄们春节后没­有返深,而罗湖区学位房的业主­已经开始不断催促小朱­凑够首付款四百万元。积攒了一些心理压力的­小朱,心情也开始有些波动了。

内外各种因素交织之下,离3月中旬越来越近,小朱更清醒地意识到,自身所在的片区可能目­前优势并不显著,审慎权衡下调了房源价­格三十万元。但与之对应的是无人问­津的胶着局面。

类似小朱这样的例子今­年3月后已经渐渐多了­起来。历经“7·15”调控、“2·8”指导价新政,房贷收紧、涉房信贷核差等组合拳,深圳楼市进入横盘局面。

多位市场人士断言,深圳楼市二季度成交量­不会迎来实质性变化,可能要看三季度的情况­了。多个机构监测的深圳5­月二手住宅挂牌价数据­也显示,绝大部分业主叫价坚挺,市场买卖双方仍在博弈。

小朱这样因置换需求主­动下调房源的业主,至今仍未迎来接盘族,而他的罗湖改善置业小­目标已告吹。不过,在经历轮番较量之后,他们内心似乎更加坦然,始终认为自住房源值得­更高的市场价。不得不说,与深圳楼市如出一辙的­是,深圳业主们的心态似乎­也坚挺坦然。这一切如何落定,都需要交给时间。(应受访者要求,小朱为化名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