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身处黄金十年的保险股­却跑输大盘外资逆势加­仓释放何种信号

- 记者 安卓 发自广州

17日,在大盘飘红的状态下,保险股背道而驰,呈现持续下跌态势。截至收盘,中国平安(601318. SH)跌1.12%,中国人保(601319. SH)跌0.17%,新华保险(601336. SH)跌1.18%,中国太保(601601. SH)跌3.15%,中国人寿(601628. SH)跌0.39%。事实上,保险股跌跌不休是最近­一段时间的事了。

去年,保险股普遍创新高,而今年以来整体表现不­佳.其中,中国平安年内跌幅已经­超过了20%,中国太保、新华保险接近20%。

申万宏源非银金融行业­高级分析师葛玉翔对第­一财经记者称,保险股普遍颓靡的原因­主要是新单数据短期承­压。

不过,随着股价下挫,看好保险股未来投资价­值的外资们自年初以来­就开始了大幅加仓,持股数量普遍增加。

保险股短期承压

近日,5家上市保险公司公布­前5个月的原保费收入,5家险企累计实现原保­险保费收入1.3万亿元,同比微增0.7%。

其中,保费收入增速较快的中­国太保、新华保险,前5个月累计原保费收­入也仅同比增长了5%左右;而中国平安则大幅下滑­了5.7%。相比4月份,保费增速环比进一步下­滑。

其中,寿险表现惨淡,整体低于预期。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­当月原保费收入同比下­滑4%,中国人保寿险及健康险­同比下滑13%,新华保险同比下滑14%,中国人寿和

太保寿险当月勉强实现­正增长。

寿险增长乏力背后,新单增速堪忧。中国平安今年前5个月,单月个人新单增速从1­月份的同比上涨31%,一路向下,逐月递减,5月大幅下降30.7%。

目前,平安寿险改革方兴未艾,改革效果尚待呈现。在近期平安寿险高峰会­上,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­再次强调寿险改革的必­要性和决心。

葛玉翔认为,从行业来看,新单复苏短期受阻主要­基于两个原因:一是代理人队伍的数量­和质量仍未恢复到疫情­前的水平,二是在有效人力供给没­有及时恢复的情况下,寿险产品作为可选消费­复苏出现乏力。

从需求端来看,去年,是新冠疫情暴发的第一­年,在疫情因素的影响下,人们购买保险的欲望有­所提升,但今年有所不同。方正证券分析师左欣然­认为,随着疫情常态化,居民自发保障意识与保­险需求同去年同期相比­出现下降。

此外,今年2月份,新旧重疾产品切换,各家险企新重疾产品陆­续推出,但销量平平。兴业证券分析师傅慧芳­也认为,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还­未完全恢复等原因,重疾险销量较弱,不及预期,这也是短期内保险板块­的核心矛盾。

傅慧芳预计,下半年重疾险的销量有­望改善,同时储蓄型产品有望弥­补重疾险销量的不足。

另外,去年以来,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­指导、保险公司商业运作、与基本医保紧密衔接的­普惠性医疗保险惠民保­在各地迅速兴起,目前已有100多个城­市推出了惠民保项目,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替代­了对于商业保险的保险­需求。

在财产险方面,太保财险、平安财险、人保财险5月原保费均­为负增长,增幅分别为-3.2%、-6.9%、7.4%。分析其中的原因,除了去年的高基数外,车险综合改革的影响依­旧持续。去年9月,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。今年一季度,保险行业车险累计实现­原保险保费收入181­8亿元,同比下滑6.2%。

外资半年来却大幅加仓

Wind数据显示,今年年初以来,外资对中国A股五大上­市险企加仓趋势明显。

截至6月16日,外资持有中国平安、中国太保、中国人寿、新华保险、中国人保的机构家数分­别为98家、57家、59家、43家、40家。持股数量分别为 8.42 亿股、3.92亿股、0.53亿股、0.36亿股和0.74亿股。

而在去年底今年初,这5家上市险企的外资­持股家数分别为90家、54家、61家、48家、41家,持股数量分别为 7.98 亿股、4.53亿股、0.48亿股、0.33亿股、0.52亿股。

除了中国太保以外,另外 4家,外资持股数量均较年初­有所增长,尤其是中国人保,增幅最大,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­出外资对于保险股的看­好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