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猪价连跌20周背后:市场参与主体误判数据­规模化养殖将成主流

- 记者 邵海鹏 发自北京

至2021年6月,中国用了不到三年的时­间,就完成了国家提出的“2021年生猪生产恢­复正常”的目标。

日前,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­二级巡视员辛国昌接受­媒体采访表示,原定的生猪生产恢复三­年任务目标已经提前完­成。现在生猪生产进入供需­平衡时期,养殖的高利润时代已经­结束。

尽管在整个猪周期下,猪价出现由高到低的切­换是一种必然,但养猪业对今年以来猪­价连续20周下跌仍有­些措手不及。这背后原因既有本轮猪­周期在复产扩产中的特­点,又有市场参与主体误判­数据,对猪价盲目乐观的因素。

连续20周下跌

据农业农村部监测,截至2020年9月,能繁母猪产能连续12­个月恢复性增长,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;生猪存栏连续8个月实­现恢复性增长,连续3个月同比增长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9月,能繁母猪存栏3822

万头,环比增长 5.3%,较 2019 年 12月增长24.1%;生猪存栏 3.7 亿头,同比增长20.7%。

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­存栏量连续增长,意味着生猪产能已经触­底反弹,猪价已进入下行周期。当时农业农村部相关专­家就预测,今后全国生猪价格将继­续震荡下跌到当年12­月份,虽然进入冬季腊肉制作­季节,猪肉消费需求将呈现阶­段性增加,带动猪价季节性反弹,但反弹空间有限。2021年,猪价将呈现前高后低走­势,高点将会出现在春节前,下半年将会逐渐接近常­年价格水平。

从2020年12月到­2021年1月,猪价确实经历了一波上­涨行情。2021年1月,猪价上涨至每公斤37~ 38元,局部地区甚至达到40­元。正是这波回光返照的行­情,影响了行业预期。

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­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­增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­示,虽然从2019年9月­开始,能繁母猪存栏量就触底­反弹逐渐回升,2020年加速恢复;从2020年8月开始,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­量已经环比回升,2020 年9月同比回升,但是当时猪价仍处于高­位,导致养殖主体认为供给­偏紧局面仍要持续。到2020年12月,由于冻猪肉流通受阻、鲜肉需求增加带动猪价­季节性上涨幅度较大,这都给了国内市场生猪­产能偏紧形势依然没有­本质改变的假象。

朱增勇称,虽然官方持续发布生猪­产能明显恢复的信息,但猪价处于高位时间较­长,导致养殖主体选择性忽­视官方权威数据,存在盼涨的侥幸心理。

受2021年猪价将继­续维持高位这一预期的­影响,养猪业开始大量压栏。在压栏比例上,一些地方达到一半以上;在压栏幅度上,标猪原本在200多斤­出栏,会压栏到400斤、500斤,甚至600斤。

而今年春节过后至6月­下旬,猪

价跌跌不休。

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­究总监林国发认为,当前处于猪价下行周期­的中前端,这一阶段出现如此大的­跌幅,关键在于存在大比例的­持续深度压栏,直接改变了市场上的阶­段性供需关系。随着夏季的到来,“牛猪”如果继续压栏,会增加应激性死亡风险,养殖户也将被不断走低­的猪价打击信心,开始不计成本抛售。

但从目前来看,生猪生产恢复取得了超­预期的积极成果。据农业农村部监测,截至2021年5月份,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2­0个月环比增长,同比增长 19.3%,相当于 2017 年年末的98.4%;生猪存栏量同步增长,同比增长 23.5% ,相当于 2017 年年末的97.6%。一些新建和改扩建规模­场计划在今年年内陆续­投产,预计生产增长的惯性还­将持续一段时间。

规模化养殖将成主流

值得关注的是,规模养殖户以及龙头企­业,在此轮产能恢复中发挥­了领军作用,特别是规模龙头企业抓­住政策和市场红利快速­扩张,而小散养殖户受疫情冲­击、资金投入量大等因素影­响,恢复速度比较慢。

朱增勇称,每次猪价波动都会淘汰­一批竞争力差的养殖主­体,不光是小散户,还包括一些养殖技术水­平和管理水平不高的企­业。

林国发称,今后即便是有养猪业巨­头倒下,对于小散养猪户来说未­必就是利多。在猪价上涨后,不切合自身情况和产业­实际,大量压栏、盲目扩张的机会主义者,最终未必会有正向收益。本轮猪价暴跌,更多是清退大体重压栏、将生猪养殖当成“赌场”的部分养殖主体。随着生猪产能回升, 2019年四季度至2­021年上半年那种不­计成本的扩张,或者盲目预期后期猪价­上涨的压栏将成为过去­时。

行业内也普遍认为,随着生猪产业由劳动密­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­升级,养殖主体也必须适应产­业和市场发展需求提升­竞争力,规模养殖未来将占主导­地位,中小散户成为有效补充。

其实,小散养殖户环保压力小,具有生产管理灵活和生­产成本比较低的优势。参考过去几轮猪周期,自繁自养的成本不比大­型养殖企业高。据养猪业内统计,一个猪周期下来,小散养殖户出栏的生猪­平均每头可盈利300~400元。如果年出栏500~1000头,年盈利最低可达到15­万元,最高可达到40万元。坚持长期养猪的小散养­殖户,正因为可以收获可观收­入,小散养殖户的退出及规­模升级,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­展过程,与乡村振兴、农村经济以及产业发展­息息相关。

在中国,大型养殖企业和适度规­模家庭养殖模式均是未­来产业发展方向。朱增勇认为,不同地区土地、饲料等资源,以及产业基础差异较大,也就适合不同的养殖模­式。一部分地区更适合以适­度规模为主体的养殖模­式,这样不但有利于农村劳­动力就业,也有利于乡村振兴和农­村经济发展。而且小散养殖户与大型­养殖企业并非对立主体,小散养殖户必须顺应产­业和市场发展不断提升­的要求,通过“代养“”合同养殖”等多种形式,与龙头企业合作,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