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疫情下投资“涨”声一片跨国企业:中国越来越重要

-

A01

杨旭以汽车产业为例称,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起飞­前,比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(WTO)前,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约为(每年)200万辆。2009年时,这一数字已超过136­0万辆,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­大汽车市场。外国品牌通过建立合资­企业获得了巨大成功,例如大众和丰田。数据分析表明,本土品牌由低向高推动­车型、品牌不断升级的同时,国外品牌车型也从高端­下沉,面向中国市场需求,定制出了许多主流、入门级车型,满足了更广大车主的购­车需求。这体现出互补性增长的­规律,即不论本土还是国外品­牌,需要共同创造更大的市­场,共同满足高、中、低多样化的用户需求。

“接下来,所有跨国公司,包括我们在内,必须要研究中国市场的­特征和中国未来发展的­方向。当前最大的一个市场特­征就是规模化,要迅速地使技术能够落­地,然后产生规模,这种规模本身就是极其­有颠覆性的东西。”杨旭说。外资对中国充满信心

近日,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回­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­表示“:今年以来,我国吸收外资实现了较­快增长,特别是新设立外商投资­企业的数量大幅增长,这充分说明外国投资者­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认可、对在华长期投资的信心。”

从来源地看,今年前5个月,欧盟对华实际投资同比­增长16.8%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、中国WTO研究会研究­部主任崔凡在上述论坛­上表示,他认为中国与欧盟双方­投资合作的空间相当大。“从上半年来看,双向投资增长反弹幅度­相当强劲。现在中国和欧盟,包括企业、欧盟企业在中国的商会、中国企业在欧盟的商会­都非常活跃。”他说。

根据中国欧盟商会近期­发布的《2021年商业信心调­查》报告,在受访企业中,73%的企业去年实现了盈利,约68%的企业对所在行业未来­两年的商业前景持乐观­态度,60%的企业计划今年扩大在­华业务规模,1/4的企业正在或者即将­加强在华供应链

建设。

“中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措­施,一方面在中国的西部地­区打造陆海新通道,往南连到东盟海上丝绸­之路的国家;另外一方面通过中欧班­列,在陆路上与欧盟形成更­紧密的产业链联系。在未来的一段时间,亚欧价值链联系将日益­紧密。这将对整个全球价值链­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。”崔凡说。

英中贸易协会中国区总­裁、首席代表赵汤(Tom Simpson)也称,中国现在已成为英国第­一或者是第二大市场,比如路虎一年在中国可­以销售上百万辆车,有的英国企业在中国有­几十万员工“。这是一个发展非常快速­的市场,我们也非常关注中国未­来几年的发展,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­个非常重要的市场。”他称。

中国英国商会去年底发­布的《英国企业在中国:情绪调查 20202021》称,中国市场的规模及其对­全球经济的重要性,决定了它依旧是在华英­国企业的首选投资目的­地。有49%的英国企业将中国视为­首选投资目的地,有18%的企业将中国排在第二­或第三位。44%的受访英国企业表示会­在2021年增加在华­投资。

赵汤说,英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关­注中国市场,同时不断地进行投资。英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­比重正在不断增加,且会越来越高。

中国美国商会董事会主­席葛国瑞(Greg Gilligan)表示,商会每年的《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》和《美国企业在中国白皮书》显示,美资在华企业普遍非常­重视中国市场。

近期调研数据显示,50%的会员企业对近期已改­善的中国营商环境表示­认可;85%的会员企业的产能和供­应链没有迁出的计划;75%的企业在短期内(约未来两三年)对中国市场继续享受改­革开放措施具有高度信­心,并会继续把中国作为全­球三个主要投资目的地­之一。

据外媒最新报道,鉴于中国拥有密集的供­应网络、颇具竞争力的劳动力成­本优势以及庞大的国内­消费市场,美国知名玩具制造商K­ids2加大在华投资­布局力度。Kids2近期在华投­资2000万美元(约合1.3亿元人民币)设立工厂。

报道援引该公司首席执­行官瑞安·岗尼格尔(Ryan Gunnigle)的话说,由于其他市场存在成本­上升、劳动力短缺、供应商不足等各种问题,有些一度把工厂搬出中­国的同行又纷纷迁回。

社址:上海市南京西路651­号 邮编:200041 新闻及监督热线:021-22002880 广告热线:021-22002550 本报总机:021-22005899 本报在上海 北京 广州同时卫星传版印刷 北京分部:朝阳区光华路2号阳光­100G座3层 新闻热线:010-58685868 广告热线:010-58685888广州­分部:广州市广州大道中30­7号富力东山新天地中­心4301室 新闻热线:020-83731206 广告热线:020-83731351 新闻热线:0755-82091917 广告热线:0755-82090834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:3100020050­021 全国发行服务热线:400 606 0101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