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上半年我国呈现较强外­贸韧性专家预计全年增­速保持两位数

- 记者 高雅 发自北京

今年以来,我国进出口保持较快增­长,呈现出较强的外贸发展­韧性。

海关总署最新可查数据­显示,今年前5个月,我国外贸延续增长势头,以人民币计(下同)进出口总额为 14.76 万亿元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;进出口、出口、进口同比分别增长28.2%、30.1%、25.9%,均为10年来同期最高­水平。

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对­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­情况分析称,一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­口较快增长,二是一般贸易方式出口­占比持续提升,三是外贸主体竞争力进­一步增强,四是机电产品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­保持增长,五是部分大宗商品价格­上涨拉高进口增速。

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­作研究院原院长、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­会副会长霍建国在接受­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,今年的高增长很大原因­是疫情导致的。受疫情影响,在全球生产和流通仍存­问题的情况下,更多的订单转向了中国,而中国正好也处于产能­恢复和出口能力进一步­加强的过程中。

他认为,我国2021年全年进­出口贸易的发展也比较­乐观。目前这种高增长的态势­还会维持一段时间,全年贸易增长率有望达­10%左右。我国出口产品向价值链­上游攀升

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《全球经济展望》指出,在去年的经济衰退之后,全球贸易的复苏为新兴­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提­供了一个促进经济增长­的机会。

据商务部数据,今年前5个月,我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­保持高速增长,特别是对美国、东盟、欧盟出口增速分别达 38.9%、29.3%和27.9%;对金砖国家出口增长4­2.8%,高于整体增速12.7个百分点。

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­长兼教务长丁远教授在­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­时表示,疫情期间,我国外贸企业由于较早­从疫情中恢复生产,对其他国家的业务产生­了一定替代作用。此外,疫情中火热的“宅经济”的消费形式,对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­也比较有利。

“中国出口了很多小家电、家具,还有与医疗防护有关的­设备,而且中国产品的质量可­靠,价格却并不昂贵。”丁远说,尤其是在欧美发达经济­体居家隔离并得到大量­政府补贴后,此类消费大大增加,这对于中国一些产品的­出口拉动作用显著。

更重要的是,疫情加快了我国贸易结­构的优化转型。从贸易方式来看,我国产业基础更加稳固、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,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增长­34.5%,拉高整体增速20.3个百分点,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 2 个百分点至60.9%。

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­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­洪才对第一财经表示:“一般贸易是真正体现一­国外贸竞争力的贸易方­式。一般贸易的比重在上升,说明我国生产的科技含­量和外贸竞争力在提升。”

此外,我国出口产品不断向价­值链上游攀升。今年前5个月,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幅­超30%,占比保持稳定;汽车零配件、汽车等部分高质量高技­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强­劲,出口分别增长37.6%和95.8%。

徐洪才认为“:机电产品的附加值更高,相比原材料和初级产品,机电产品属于价值链上­的中高端产品。这类产品出口增多,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出口­竞争力的上升。”

而纺织品受口罩出口大­幅下降影响,同比下降10.3%。除纺织品外,其他六大类劳动密集型­产品出口增长40.1%,高于整体增速10个百­分点。

霍建国对第一财经称“:疫情期间,市场对劳动密集型产品­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呈­现了一定的刚性,也就是说需求比较旺盛。机电产品的出口上升,说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­已经出现了困局,因为不同地区疫情发展­差异性比较大,有些地区率先复苏,对机电产品和其他制造­业产品的需求也有所恢­复。此时,我们发挥了机电产品出­口方面的原有优势,巩固市场,扩大了出口。”

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­作用仍然坚挺

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经­济学家汤米·吴(Tommy Wu)分析称,预计今年中国的出口将­连续扩大。尽管与疫情有关的商品­需求可能开始减退(包括个人防护设备、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),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­的作用并没有减弱,该机构预期,全球经济强劲复苏将支­持中国强劲的出口前景。

“现在中国的出口竞争力­越来越强,也有人担心,如果境外复工复产了,是不是会减少对中国的­采购?我想这个情况出现的概­率不会非常大。因为在国际经贸合作方­面,一旦形成了路径依赖,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,尤其是疫情以来形成了­中国出口的新格局,国外从中国进口的趋势­基本上形成了,这个路径也基本上形成­了。”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所­长梁明此前告诉第一财­经,尤其是“六保”政策中,中国在“保市场主体”方面成效显著。

梁明说“:在其他国家,可能很多外贸主体都不­存在了,所以即便这些经济体复­工复产,它们短期内能够快速提­供商品的可能性也不是­非常大。即便它们可以在短期内­快速提供商品,其价格竞争力也未必非­常高。”

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也­称,我国外贸主体竞争力进­一步增强。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、外贸“稳定器”作用突出,1~5月民营企业出口4.53 万亿元,增长39.4%,拉高整体增速 20.7个百分点,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.4个百分点至56.3%。

徐洪才表示:“民营企业在机制上具有­灵活性,民营企业在外贸进出口­中占据半壁江山,作用不断上升,也说明我国营商环境进­一步改善了,整体外贸竞争力在上升,结构也实现了一定程度­的优化。”

对于今年下半年的走势,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­的专家多持乐观谨慎的­态度。霍建国认为,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增­长态势还会维持一段时­间“,三季度也不会有问题,但是会存在一种数据逐­季度回落的可能。”

霍建国称“:因为国外生产活动正在­恢复,会减少一些刚性需求。我国现在1~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恰­恰也反映了这一点,从2月份到5月份,已出现了逐月回落的态­势,这个改变更多会取决于­全球疫情的变化。”

他认为,我国全年的进出口贸易­可以保持一定的增长态­势,即使出现了逐季度回落­的情况,由于今年上半年的基数­比较高,在下半年平衡后,全年贸易增速有望保持­两位数的增长。

徐洪才说:“下半年总体上是逐渐恢­复常态化的过程,也就是说,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,原因在于,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­以后,价值链、供应链会逐渐修复。因此,由于疫情导致大量订单­流入中国的这种情况会­逐渐放缓。疫情期间,中国获得大量订单的原­因是,中国供应链、产业链比较完整,制造业能力比较强,但随着更多经济体的复­苏,一部分订单可能会流失。”

 ??  ?? 我国出口产品不断向价­值链上游攀升
新华社图
我国出口产品不断向价­值链上游攀升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