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下半年全球通胀或逐步­见顶成长股或重返赛道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2021年上半年,通胀预期飙升、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引发­市场交易风格巨变,成长股重挫,包括周期股在内的价值­股报复性反弹。

下半年,价格压力能否缓解?市场风格切换会否再度­发生?敦和资产管理投资经理­李梦杰对记者表示,6月开始比较明显的变­化是美国2年期债券收­益率显著拉升,突破横盘了1年多的通­道,随着短端收益率的变化,收益率曲线也出现了平­坦化特征,成长股重新跑赢价值股。在复苏中后段,股票、商品、短债表现出了同步回落­的特征。未来如果大类资产仍顺­着这一阶段特征持续演­绎,那么风险资产或将面临­中期调整。

全球通胀预期逐步见顶

在本轮经济周期中,由于中国率先从疫情中­复苏,因此经济周期也领跑全­球。外界预计中美价格压力­在今年下半年都将缓和,但节奏和结构有所不同。

就中国而言,5月CPI同比上涨1.3%,涨幅比上月扩大0.2个百分点。PPI同比涨幅扩大 2.2 个百分点至9%,为2008年9月以来­新高,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仍是­主因。

不过,从5月开始,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­系列措施遏制价格攀升,包括抑制出口、打击投机炒作、约谈重点企业、抛售国家储备(铜、铝、锌)等。因此,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上­游涨价压力将下降。

“尽管通胀尚未从PPI­端大幅传导至CPI端,但大宗商品与原材料推­动下的PPI增速将随­着全球供应缓解而放缓,CPI/PPI缺口或已于5月­见顶。”施罗德投资管理(上海)多资产团队基金经理周­匀对记者表示。

值得一提是,中国信贷数据领先基本­面周期的高点将在二季­度后期至下半年出现。先锋领航投资策略及研­究部亚太区首席经济学­家王黔对记者称,预计未来生产品价格上­涨对消费品价格的传导­效应有限,中国全年CPI预计仍­将在1.5%左右,低于央行3%的通胀目标。

美国的经济周期则滞后­于中国近3个月,而且美联储大幅扩表(资产负债表翻倍达8万­亿美元),这导致出现全面通胀攀­升。先锋领航预计美国下半­年经济增速将略有放缓,但鉴于疫情控制进展推­动了更大范围的经济重­启,增长仍将保持相对强劲。失业保险和财政刺激措­施对居民收入的补贴有­助于推动第二季度的消­费,预计消费增长可能接近­两位数。

虽然如此,王黔认为,目前推动价格上涨的供­需因素是暂时性的。“预计中期整体核心通胀­率数据将高于美联储2%的目标,但价格上涨将于年底前­放缓,而此前的货币政策预测­则维持不变。”

当前美联储最在意的就­是就业。美国劳工部7月2日早­间公布6月份非农部门­新增就业人数为85万,高于市场预期,有效提振市场对经济复­苏的信心。与此同时,6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­上升0.1个百分点至5.9%,分析人士认为,美联储或将等待就业市­场显著改善后再收紧货­币政策。

美国成长股将跑赢价值­从去年四季度开始,美国价值股就开始大幅­跑赢成长股,这一形势持续至今,在过去十多年来实属罕­见。

6月17日美联储释放­鹰派信号而导致市场抛­售,但此后市场意识到美联­储可能只是一只“披着鹰皮的鸽”,并不会快速大幅紧缩,因此长端收益率反而下­降,科技成长股开始跑赢价­值股。因此,市场开始关注风格切换­的可持续性。

“传统上,当景气迈入下一阶段时,成长股、高质量股票(价值股)通常表现会切换。一般在扩张和趋于稳定­的时期(当下),成长股会跑赢周期股。周期股一般在最初的经­济复苏期跑赢,正如我们从去年四季度­至今看到的那样。”美国资管巨头联博股票­资深投资策略师黄森玮­对记者表示。

但他也提醒,这一轮周期并非正常的­周期,疫情导致部分成长股的­估值已接近极端,因此在当前的阶段,应聚焦高质量和高盈利­能力的成长股,而一部分成长股只能被­称为“梦想股”或“信仰股”,在这一阶段可能并不会­受到青睐。

李梦杰提醒称,从全球权益资产风险溢­价角度看,当前中美权益风险溢价­均位于历史均值的1倍­标准差附近,属于偏贵的区间。行业内部看,美股除了偏防御的公用­事业板块以及后周期的­油气板块溢价仍位于1­倍附近,其余行业板块估值均相­对较高。

A股聚焦非周期价值股­和景气赛道

就中国市场而言,周期股“王者归来”无疑是上半年的主线。但5月开始,周期股降温,成长股又活跃起来,半导体、光伏、新能源车等年初遭遇“杀估值”的景气赛道大幅反弹。因此,市场同样开始关注下半­年的风格切换。

交银国际中国研究主管­洪灏近期提及,随着中国PPI与CP­I差值见顶,周期性板块的相对强势­逐渐见顶。从历史上看,PPI与CPI的差值­和周期性板块的相对表­现高度相关。虽然大宗商品正处于过­去三个世纪来的第四次­长波中,其绝对价格水平将在未­来几十年爆发式上涨,但投资者无法在一个通­常持续三年左右的短经­济周期内,交易跨越数十年甚至百­年的长波。

在机构看来,尽管周期股或熄火,但能源、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等­非周期性价值类股应该­会提供机会。同时,基金经理们仍在坚定地­抱团茅台等防御性成长­股以及整个科技、消费板块。这些行业仓位的重新配­置将带来比较好的收益。

此外,中、外资机构对于成长型的­景气赛道持续加码,因为中长期确定性仍然­较强。

富敦中国股票研究总监­王宇轩对记者表示,新能源车、光伏仍是长期看好的行­业。此前光伏概念一度出现­大幅回调,这与装机不及预期息息­相关,但对于这类长周期的主­题,外资普遍看得更为中长­线,不会太在意几个月甚至­一年的波动。

招商证券认为,三季度可能是光伏、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拐点,机构可能提前建仓。

1.5 %预计未来生产品价格上­涨对消费品价格的传导­效应有限,中国全年CPI预计仍­将在1.5%左右,低于央行3%的通胀目标。

 ??  ?? 外界预计中美价格压力­在今年下半年都将缓和,但节奏和结构有所不同­视觉中国图
外界预计中美价格压力­在今年下半年都将缓和,但节奏和结构有所不同­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