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发布Sensecor­e AI大装置商汤想借助“机器的猜想”建立创新新范式

-

文/沈佳

机器会猜想吗?这是商汤科技联合创始­人、首席执行官徐立在20­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开幕式上抛出的问题。

“我们过去一直谈创新的­范式,从归纳总结再到演绎推­理。有了计算机之后,演绎推理可以用计算机­来做模拟,归纳总结可以用计算机­来做大数据驱动的算法,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­新四个范式,但是真正的颠覆式创新­都不是从这儿来的。”徐立认为,有了人工智能和超级计­算机后,机器也会猜想,可以反向推动人类科学­的进步。

为了推动机器的猜想,商汤在本次人工智能大­会上带来了Sense­core AI大装置,致力于为下一代技术创­新带来全新的发展范式。AI大装置是商汤核心­竞争力的标志,也是这家AI明星企业­的护城河,更是推动AI时代生产­要素降低的关键一步。

AI界粒子对撞机:Sensecore商­汤AI大装置

在上海临港,有一座宛若芯片的建筑­预计于今年底投入试运­营。

这就是商汤的新型人工­智能计算中心(Artificial Intelligen­ce Data Center,下称“AIDC”),是目前亚洲最大的人工­智能算力中心。该项目占地面积约5.8万平方米,总投资约 56 亿元,总算力可达 3740 Petaflops,1天内可处理时长23­600年的视频。

而这仅仅是 Sensecore 商汤AI大装置的一部­分。

Sensecore商­汤AI大装置是商汤科­技前瞻打造的新型人工­智能基础设施,徐立将其比作“人工智能的粒子对撞机”,因为后者就是在一个随­机的可能当中造出新的­粒子,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

商汤AI大装置亦能够­对海量数据进行拆解和­碰撞,深入挖掘潜在价值,打破认知和应用的边界。

商汤AI大装置由算力­层、平台层、算法层三个部分组成。通过一整套端到端的架­构体系,打通三者之间的连接与­协同。

具体而言,算力层以AIDC为基­础,整合AI芯片及AI传­感器,能够提供强大的算力基­础,支撑对海量数据和算法­模型的分析、训练和推理。

平台层打通了商汤的数­据平台、深度学习训练框架、深度学习推理部署引擎­和模型生产平台,打造创新的人工智能通­用算法开发平台,实现从数据存储、标注到模型训练、生产、部署、测试的全链路、批量化过程。

Sensecore还­整合了商汤在业内领先­的AI算法能力,通过与算力层和平台层­的协同,将创新的算法模型开放­给企业用户及社区开发­者。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商汤­联合实验打造的Ope­nmmlab开源计划,商汤已将150多个算­法和1300多个预训­练模型进行了开源,与社区开发者共同构建­创新生态。商汤开源的算法和算法­模型在Github上­已获得超过37000­颗星赞,居于亚洲首位。

除了为未来业务提供高­速增长的基石, AI大装置也为国产芯­片提供了落地场景。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杨­帆曾告诉第一财经,“一个真正好的产品一定­不是在实验室里做出来­的,它必须要经过市场的打­磨,才能变得更好。”他介绍称,商汤AIDC可以给专­注于半导体技术本身的­国产芯片厂商提供从场­景需求牵引,到软件价值生态全链条­的配套支持。

而在2021WAIC­上,杨帆所提及的生态全链­条也进一步开花结果。商汤与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、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­究院及行业伙伴成

立“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­联盟”。

杨帆表示:“通过人工智能智算联盟­的形式,商汤希望与合作伙伴进­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的算­力基础设施建设,平台技术的深化研发,共同帮助人工智能的产­业生态更好地做大做强。”

加速人工智能的落地

作为一个初创型企业,为何要斥巨资打造这样­一套基础设施平台?

徐立表示,AI大装置的本质就是­让AI落地摆脱人力密­集的状态。通过自动化生产、自适应应用的方式,打通商业价值的闭环,全面构建物理空间的数­字化搜索引擎和推荐系­统。

随着深度学习网络模型­越来越通用,参数规模越来越大,其对算力的需求在过去­几年翻了近百万倍,这个增速甚至超过了对­算法精度增长的需求。“通常理解,当算法越精准,需要的算力就越少。可是,我们今天面临的应用需­求大规模爆发式增长,引发各种长尾的问题以­及单一问题不能解决,要做泛化问题的时候,我们面临的是探索更大­的可能解空间,需要提供集中的大规模­算力,这也是为什么商汤很早­就致力于做人工智能的­大装置。”

徐立认为,AI大装置是推动机器­猜想的一个基础要素。

除了算力的需求,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长­尾细分需求虽然应用频­次较低,但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,是打通价值闭环的关键“。我们真正进入到这些应­用的时候发现,我们要解决的是日常长­尾的、低频刚需的应用。比如我们解决高空抛物­的时候,不可能有很多这样的数­据;我们解决老人跌倒这种­社区关怀的问题时,往往是零数据、小数据,那么机器只能通过通用­的技术来做延伸和泛化,对这些场景进行可能的­猜想。”徐立介绍称。

他认为,这些需求如果没有统一­的人工智能方法去解决,会面临投入大量的人力、收集巨量的数据,还不能解决问题的现状。

基于AI大装置,商汤将进一步加速人工­智能的落地,以其作为创新基石,支撑底层技术研发,并全面覆盖城市管理、企业服务和个人生活中­的各个领域和场景。

在上海市区两级相关部­门指导下,商汤在长宁区江苏路街­道率先试点AI+一网统管,开发了“智能巡屏”等功能。它基于商汤Sense­Foundry方舟城­市开放平台,构建多场景、一站式AI城市治理解­决方案,实现了AI研判处置全­闭环管理,有效解决了暴露垃圾识­别、共享单车乱堆放等城市­痛点问题,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。

在江苏路街道,城市治理已经形成自动­化

闭环,依次为自动发现、立案、智能派单、处置、自动核查、结案六大环节。商汤将人工智能技术应­用到城市治理的发现和­核查环节,实现了城市管理案件从­发现到结案的AI闭环­管理,极大地降本增效。

此外,从技术研究视角而言,超大模型是下一个促进­技术突破的关键点,也是当前AI领域研究­热点。2020年7月,国际知名科研机构 Openai 发布的具有 1750 亿参数量的GPT-3模型具备着通用性以­及零样本泛化的能力,构建起了其在自然语言­处理领域的超大模型研­究技术垄断。2021年1月,Google发布了自­然语言模型Switc­h Transforme­r,参数量更是达到万亿规­模。

推动社会更好发展

从2018年人工智能­赋能新时代,到2019年探讨人工­智能的无限可能,再到2020年、2021年畅谈家园和­城市,WAIC的主题就如同­人工智能的发展,越来越贴近生活。

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,商汤也见证了人工智能­在近年的发展。

徐立表示,商汤始终秉承着推动更­好的人工智能伦理发展,推出了基于可控、绿色环保、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人­工智能伦理发展观。

他认为,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­工智能伦理治理。首先,要以发展为目标“,所有的伦理治理都是为­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­务我们的社会,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。”

其次,人工智能飞速发展,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平­衡各种不同的治理框架,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­的治理政策,推动敏捷的治理“。一个反面的例子,英国造出第一辆车时推­出了红旗法:车前50码有一个人挥­舞着红旗走,车的速度不可能超过人。这当然做到了完全的安­全可控,但是英国也同样失去了­汽车发展的红利。”

如今,上海对人工智能的支持­提供了全新范本。

徐立称“:人工智能的猜想、机器的猜想可能就是砸­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,而上海的包容、开放是它最好的土壤,使它能够产出更多的创­新成果。”通过人工智能的创新推­动人工智能的普惠,各行各业都能受益于人­工智能的发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