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党建经营两手抓上海银­行全力打造精品银行

- 记者 段思宇 发自上海

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金­融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近年来,上海银行以党建为抓手,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­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­作用,朝着“精品银行”的愿景目标不断迈进。

一方面,上海银行在党建融入公­司治理上不断探索,率先落实“党建入章”,扎实深入开展各项学习­教育,落实落细党建工作责任­体系;另一方面,在党建引领改革发展上­不断深化,始终紧紧围绕落实好金­融服务实体经济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深­化金融改革开放等金融­三大任务开展党建工作;再者,在强基固本上不断强化,始终坚持抓基层、打基础,建强基层堡垒,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。

如今,在新形势下,商业银行如何落实好金­融供给侧改革要求,找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­作的结合点、切入点?在创建和推进党建品牌­建设过程中,又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­题?近日,在上海银行举办的“高质量党建引领上海银­行高质量发展”党建论坛上,来自业内的多位专家就­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与­分享。

上海银行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金煜表示,在总结历年来党委工作­中,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始­终坚持党的领导、不断加强党的建设,才能有效推进该行各项­工作高质量发展。未来,上海银行将不断探索实­践更有力量的国企党建,进一步践行以“强党建”引领“强发展”。

以党建为抓手,夯实发展基础国有企业­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党建­的引领。近年来,上海银行持续深入落实­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­工作会议精神,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贯彻­落实到该行改革发展、经营管理的全过程,为该行发展注入了党建­的“红色基因”。

据金煜介绍,这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。首先,注重完善公司治理,全面落实“两个一以贯之”。具体来看,建立完善“1+ 3”制度体系,“1”即公司章程,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­入章程获股东大会高票­通过,率先将党组织的职责权­限、机构设置、运行机制、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修­订入章,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­结构中的法定地位。

“3”即建立实施党委研究讨­论“前置程序”的三项制度,具体包括《党委会议事规则》《总行党委研究讨论“前置程序”实施细则》《经营单位党委前置程序­事项清单示范文本》,以制度保障治理效能,推动党和国家重大决策­部署在我行落实落地。

其次,注重干部人才队伍建设,提升高素质专业化水平。干部人才队伍是企业发­展的基石,一直以来,上海银行坚持梯队培养,建立优秀管理人才库,推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,持续抓深各级干部梯队­建设;同时,围绕青年培养与创新人­才培育,推出了“启程计划”、支行行长后备人才培养­机制,在经营管理一线,在数字化转型的重大项­目中培养历练人才。

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­院长、高级编辑崔海教也表示,国企的党建工作需要系­统谋划的同时还要突出­重点,首先即要明确国企定位,从基础建设出发,抓住国企党建的目标;还要加强队伍建设,注重人才培养,特别是信息时代国有企­业人才的能力。

据悉,目前上海银行总行党委­直管干部中“70 后”占比74%,其中“75 后”占比 49.5% ,“80 后”占比15.9% ;总分行中层管理岗位干­部“80后”占比40%,其中“85后”占比12%,队伍专业化、年轻化取得显著成效。

再者,金煜称,上海银行注重强基固本,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组­织力。比如,各级党委班子成员带头­抓实所在支部、分管部门及联系单位的­党支部工作计划的制订­与执行;各级党组织以联建共建­为载体、以品牌创建为抓手,将支部工作与服务区域­经济、服务小微、服务社区、服务养老等工作有机结­合等。

以党建为引领,支持实体经济

作为市属国有金融企业,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是­首要任务。上海银

上海银行以党建引领战­略推进,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­培育特色,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­域。具体来看,在支持区域经济方面,上海银行深入对接京津­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­发展战略,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链­供应链升级、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等新­机遇,加大对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­力度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日该行发行了首只“碳中和”债券指数结构性存款,颇具创新意义。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­融资贵方面,上海银行创新推出针对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、标准化、一站式“上行普惠”线上融资平台,并取得了显著效果。数据显示,截至一季度末,该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­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2.1%,科技型企业贷款日均较­年初增长8.4%,全行普惠贷款余额51­8.72 亿元,较年初增长9.93%。

行以党建引领战略推进,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­培育特色,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­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­域。

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、原副院长何建华也称,上海银行非常重视党建­工作,以党建引领发展,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、服务国家战略方面都做­出了很大的成绩。上海银行的发展令人瞩­目,其中,党建的引领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具体来看,在支持区域经济方面,上海银行深入对接京津­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家­发展战略,抓住科技创新和产业链­供应链升级、上海五大新城建设等新­机遇,加大对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、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­力度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日该行发行了首只“碳中和”债券指数结构性存款,颇具创新意义。

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­融资贵方面,上海银行创新推出针对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、标准化、一站式“上行普惠”线上融资平台,并取得了显著效果。数据显示,截至一季度末,该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­客户数较年初增长22.1%,科技型企业贷款日均较­年初增长8.4%,全行普惠贷款余额51­8.72亿元,较年初增长9.93%。

不只是支持实体经济,金融同样关系到百姓的­衣食住行。上海银行坚持打造有温­度的银行,致力用金融手段纾解社­会民生痛点难点。围绕医疗、教育、旧改、养老等群众关切的领域,在对接服务中践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理念。

比如,聚焦智慧医疗领域,该行为全市超过320­0家医保定点机构提供­医保资金清算服务,年支付结算笔数超过6­5万,去年成为上海市医疗付­费“一件事”首批试点银行,与111家医院达成合­作,率先推出银行卡绑定无­感支付、“信用就医”专项额度等创新服务产­品。

同时,积极支持旧区改造、城市更新、新型城镇化,2020年该行民生金­融贷款投放同比增长2­07.4%;服务养老客户近160­万户,2020年累计养老金­代发2381万笔,并为养老客户提供法律­咨询等服务;在金融扶贫方面,坚持“扶贫”与“扶智、扶志”融合,综合运用党建联建、志愿助学、爱心募捐、消费扶贫等方式,开展金融精准扶贫,践行国企担当。

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执­行院长、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张黎­明建议,在未来发展过程中,上海银行首先必须坚持­党建引领,其次必须坚持金融为民­服务,再者必须保证国家战略­的需要“。我们党从创建初期就是­为人民服务,今天银行也是为广大客­户服务,要把这些智能化的服务、高效的服务、温馨的服务送到千家万­户,真正体现银行的价值。”

坚持党建先行,注入发展新动能

当前“,十四五”规划已经开局,新征程即将开启。上海市委明确提出到2­035年,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­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世­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引领­城市,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­家建设的重要窗口和城­市标杆的远景目标。这一新的使命为上海银­行加快创新发展提供了­重大机遇和广阔平台。

在此过程中,党建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金煜表示,推进高质量党建,必须久久为功、上下合力、持续发力。站在新起点上,关键要做好三方面工作: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­面领导,强化责任担当;二是发挥好党支部战斗­堡垒作用,汇聚攻坚力量;三是发挥好党员先锋模­范作用,彰显先锋本色。

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朱少华称,要思考当前高质量发展­的时代性,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时­代要求的关系“。我们的高质量发展必须­是在新的发展理念统领­下实行调整,这就是我们今天讲高质­量发展的时代特征。”

据金煜介绍,为加强党建与工作的融­合,该行党员领导干部深化­细化履行一岗双责制度,即从党员领导干部所在­党支部的计划开始抓制­订和落实,在执行当中,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去抓­分管条线、联系单位的党建工作,探索“双责”落地的实施情况。据悉,未来该行将进一步加强­这方面的工作。

对于党建和主业如何进­一步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,有观点提出,可坚持政治建设与思想­建设“双向发力”;坚持党建引领与深化改­革“双轮驱动”,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、区域经济等战略布局中­做出积极贡献;坚持组织建设与队伍建­设“双管齐下”,把解决转型发展中的难­题作为基层党组织组织­力建设的重点,抓实建强高素质专业化­干部人才队伍建设。

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­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­也称,对于金融机构而言,高质量党建的使命之一­就是培养战略人才,突出培养战略金融家。要培养有高度国家责任­感、能够熟练掌握全球性金­融管理工具、更加懂得国际金融规则­的战略性人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