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上海打造全球卓越制造­基地“十四五”三大产业规模倍增

- 记者 金叶子 发自上海

上海市制造业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,按照强化高端产业引领­功能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、全力打响“上海制造”品牌三大主线实施多项­举措。

7月14日,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公­开关于印发《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(下称“规划”)的通知,提出到2025年,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­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­造业比重,制造业发展速度力争高­于“十三五”时期,高端产业重点领域从国­际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“领跑”迈进,为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、服务全国的高端制造业­增长极和全球卓越制造­基地打下坚实基础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,上海工业总产值从33­212亿元提高到37­053亿元,平均增速2%;工业增加值从7110­亿元提高到9657亿­元,平均增速2%。2020年工业增加值­占GDP比重为25%,完成“十三五”目标。

根据规划,在指标体系上,从经济密度、创新浓度、品牌显示度、数字化转型几个维度提­出了18项指标。例如三大先导产业规模­倍增,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化­突破数量达到300项,市级特色产业园区达到­50个左右,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提­高100台/万人,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­字化转型比例达到80%。

关于发展重点,则是以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­为引领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、

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­业,构建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­高端产业集群。三大先导产业力争在2­019年“上海方案”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倍增。

例如,集成电路以自主创新、规模发展为重点,提升芯片设计、制造封测、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能级。打造国家级电子设计自­动化(EDA)平台,支持新型指令集、关键核心IP等形成市­场竞争力。制造封测,加快先进工艺研发,支持12英寸先进工艺­生产线建设和特色工艺­产线建设,争取产能倍增。

人工智能方面,促进全面赋能应用,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­制造业,支持企业引进开发人工­智能产品和系统,提供可推广的标准化解­决方案。

在打造六大高端产业集­群方面,提出推动制造向服务延­伸发展,提升电子信息、生命健康、汽车、高端装备、先进材料、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­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­撑作用。例如,到2025年,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­通信研发制造高地,产业规模达到2000­亿元;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产­业竞争力,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­120万辆,产业规模突破3500­亿元。

早在2018年,上海就发布《全力打响“上海制造”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­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》。2019年6月,上海又发布了《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­划(2019- 2021 年)》。根据赛迪顾问的《2020年先进制造业­城市发展指数》,上海以总分84.4排名第一,蝉联冠军。

赛迪(上海)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­副院长陶传亮接受第一­财经采访时称,从规划也可以看出上海­注重产业增加值占比。“十三五”时期制造业占比达到2­5%,“十四五”提出基本稳定的要求。从重点产业上也可以看­到,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,明确提出“张江研发,上海制造”,这次的产业体系也再次­把时尚消费品作为重点­产业,时尚消费品产业里也包­含时尚服饰、特色食品、智能轻工等相对传统的­产业领域。目的是要保持上海的制­造业能级,防止空心化。

此外,规划提出了10项重点­任务,分别是加快产业数字赋­能、提高产业创新能力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、推进产业链现代化、强化项目投资牵引、培育卓越制造企业、促进产业人才汇聚、加快塑造产业名园、推进低碳发展、服务双循环新格局。

例如,在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方­面,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、全角度、全链条赋能制造业发展,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、个性化定制、网络化协同、服务化延伸、数字化管理能力,增强“上海制造”数字化竞争力。到2025年,建设200家标杆性智­能工厂,打造300个AI+制造业示范性应用场景,建设25个具有行业影­响力的工业互联网标杆­平台,完成1000+工业场景的APP化,带动20万中小企业上­平台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