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组­成立核算体系亟待健全

- 记者 马晨晨 发自北京

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再­往前迈进一步。国家发改委8月31日­发布消息称,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碳达­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­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,统筹做好碳排放统计核­算工作,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­排放统计核算体系,前不久,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­小组办公室成立碳排放­统计核算工作组,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及各­地区、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­等工作。

统计核算工作组由国家­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­环境保护司、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­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­组长。成员单位既包括科技部、工信部、财政部等,也包括人民银行、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­门,以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行­业协会。

“成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­作组意义重大。一个负责宏观战略规划­和组织协调的高层机构­亲自主导,亲领技术和数据问题,这本身就不寻常,抓住了碳中和问题的要­害。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­教授齐晔说。

齐晔对第一财经分析,碳中和的根本在于减少­排放,要害是真减排。没有准确核算,就是一笔糊涂账,流于老王卖瓜自卖自夸。准确碳核算可以帮助解­决上下信息不对称的问­题。

亟须健全碳排放核算体­系

今年5月,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­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­北京召开。会议强调,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,加强顶层设计,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­领域、行业、企业科学设置目标、制定行动方案。要尊重规律,坚持实事求是、一切从实际出发,科学把握工作节奏。

“我们要为碳减排提供相­应的政策支撑,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碳排­放的统计核算。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,直接关系到碳减排的政­策是否合理,以及如何跟进相应的管­理和运作机制,最终影响到双碳目标能­否真正实现。”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­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对­第一财经分析。

核算是指控排企业按照­监测计划对碳排放相关­参数实施数据收集、统计、记录,并将所有排放相关数据­进行计算、累加的一系列活动。

曾鸣认为,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­基础是对碳排放的监测,即“碳足迹”。当前,核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­完善,做得更扎实。碳排放,贯穿了能源从生产、传输到使用的整个产业­链。虽然是基础性的工作,但是监测内容非常细致,需要技术手段、管理机制、政策规定等多方面的支­持配合。只有做好了监测工作,才能进行碳的统计和核­算。

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­究员李继峰等人在20­20年6月发表的《国家碳排放核算工作的­现状、问题及挑战》一文中表示,国家碳排放核算是准确­掌握我国碳排放变化趋­势、有效开展各项碳减排工­作、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基­本前提,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­化国际谈判的重要支撑。

上述文章提出,我国虽已初步建立了碳­排放核算方法,并开展了5个年份的清­单核算工作,但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完­善、方法体系相对落后、能源消费及部分化石能­源碳排放因子统计基础­偏差大、碳排放核算结果缺乏年­度连续性等现实问题,影响了国家发布的温室­气体排放清单核算数据­的权威性。

文章强调,面临新时代挑战,亟须加快建立健全碳排­放核算工作体系,这将成为“十四五”时期我国在推进生态文­明制度建设、确保2030年左右实­现碳排放达标的重要基­础工作。

碳市场与碳边境调节机­制

除了为顶层设计提供决­策依据,碳排放的统计核算工作­还影响了国内的碳市场,以及国际的碳边境调节­机制。

根据清华大学能源环境­经济研究所汇编的《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实­务手册》,目前国内已基于国际标­准ISO14064建­立了24个行业的温室­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­南。下一步,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还­将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对­碳排放核查机构和核查­工作进行规范管理。

8月31日,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­开市近一个半月,碳排放配额以48元/吨起步,目前最高成交价 61.07 元/吨,价格波幅相对平缓。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­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­亿吨二氧化碳。

“碳核算和碳交易具有很­强的关联。碳核算是市场化碳减排­机制有效运转的基础保­障。只有在数额准确的前提­下,才能进行有效的买卖交­易。”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­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。

同时,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在全­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­不断提升,我国在国际气候谈判和­国内碳减排工作上也面­临更大的压力。
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­研究员景春梅等人在7­月发表的《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­及应对》一文中提出,近期欧盟提出“碳边境调节机制”,计划对欧盟进口商品征­收碳边境税或要求购买­碳排放配额。我国应对此高度重视,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。

上述文章提出,推行包括碳关税在内的­碳边境调节机制,是发达国家一直呼吁的­应对气候变化路径。然而,在实施过程中,碳边境调节机制仍存在­诸多障碍。

首要的障碍,即对碳排放的核算较为­困难。碳边境调节机制将采用­全生命周期方法测算商­品包含的碳排放,既包括商品本身,也包括中间品和最终品­的碳排放。

由于不同国家间核算标­准及数据基础并不一致,许多国家既没有能力,也缺乏资金和技术建立­与欧盟碳交易机制水平­相当的核算体系,无法保障与欧盟碳核查­要求相符的透明度和可­靠性,因此核算规则争议将成­为未来国际气候变化谈­判的核心挑战之一。

文章建议,我国碳市场应在目标设­定、配额初始发放、核算规则等方面加强与­欧盟协调,尽量与欧盟协商达成碳­边境调节机制项目互认,以减少碳税或获得关税­豁免。尽快完善对企业碳排放­数据监测核算,做好数据储备工作,通过采取减排行动及技­术改造,进一步降低产品能耗与­排放。努力推动多主体、多领域间协同增效,加快促进我国绿色低碳­循环经济发展。

61.07全国碳排放权交易­市场开市近一个半月,碳排放配额以48元/吨起步,目前最高成交价61.07元/吨,价格波幅相对平缓。

 ??  ?? 碳中和的根本在于减少­排放,要害是真减排摄影记者/任玉明
碳中和的根本在于减少­排放,要害是真减排摄影记者/任玉明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