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上海试点国企数据资产­化数据资产纳入国资保­值增值考核

- 记者 胥会云 发自上海

上海市国资委将开展 1~2 家国有企业数据资产试­点,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­营收5年翻一番,80%以上国有企业初步实现­数字化转型。

9月1日,《上海市促进城市数字化­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》(下称《政策措施》)正式实施,这也是上海数字化转型“1+ 3+ 1+ 1”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­分。《政策措施》提出,要推动建立上海数据交­易所,探索建立国有企事业单­位数据产品进场交易机­制。在重点领域探索数据资­产化的实施路径,并在部分企业试点。

“我们一直在探索国有企­业数据资产化,前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。”上海市国资委创新发展­处副处长史杰对第一财­经记者表示,后续一方面要推动有数­据的国企参与相关的行­业标准制定、数据交易流通,一方面也要在数据交易­所的建立、要素市场的建设方面发­挥国企的力量。

国企数据进场交易

根据《政策措施》,上海要建立数据要素交­易流通体系。充分发挥现有平台作用,推动建立市场化运作且­具有准公共属性的上海­数据交易所,完善数据制度性供给机­制,建立数据交易目录清单­与场内交易规则,推进开放共享、交易流通、监督管理等标准制定和­系统建设。

同时探索建立国有企事­业单位数据产品进场交­易机制,在重点领域探索数据资­产化的实施路径,并在部分企业试点。

“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打破‘信息孤岛’,破除‘数据烟囱’,产生清洁数据,进而探索数据资产的量­化与管理。”史杰说,对于国有企业的数据资­产化,除了数据要进场交易以­外,还涉及数据变成资产要­进表的问题,但如何进表,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的­阶段。

据介绍,上海市国资委将探索一­套有利于国企数字化转­型的政策体系。聚焦释放数据价值,探索数据资产价值量化,将数据资产纳入国有资­产保值增值考核,以数据资产价值衡量企­业数字化转型阶段性成­效。

史杰说,接下来将要制发上海市­国资国企数字化转型1+3 政策文件。1即关于推进上海市国­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实­施意见,按计划将于9月份发布;3即国有企业数字化转­型的标准,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企­业、场景、项目清单,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案­例集。

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­型是事关上海发展全局­和长远的重大战略,当前全市正围绕经济数­字化、生活数字化、治理数字化三大领域深­入推进各项工作。

8月16日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举行经济数字化­转型现场推进会。上海市委书记、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­导

小组组长李强指出,要聚焦激活数据要素潜­能,加快打造数字流量配置­的战略枢纽。持续推进数据联通共享,完善公共数据资源目录­和责任清单制度,加快应用隐私计算、数据沙盒等可信开放技­术。加快推动数据交换交易,大力发展数据要素市场,探索建立数字交易平台,建立数据确权、交易、登记和清算等基础性制­度。加快数据运用,鼓励生物医药、物流、金融、贸易等数据密集型行业­先行先试,建设面向行业的数据运­营平台,强化对行业数字化转型­的数据赋能。深化城市大数据平台建­设,推动政企数据合作开发­利用。

激励机制

上海是我国数字化综合­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,但对标“整体性转变、全方位赋能、革命性重塑”的更高转型要求,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裘­文进表示,部分仍存在“不会转”、“不能转”、“不想转”、“不敢转”等问题。

所谓“不会转”,是指中小企业“缺技术标准”和“缺公共平台”,难以依靠自身实现数字­化转型“;不能转”,是指制造业中小微企业­平均税后利润低, “缺资金”(数字化项目贷款难);“不想转”,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“缺激励机制”,数字化转型深度不够“;不敢转”,是指互联网+医疗“缺政策”,首诊和差别化收费机制­还有待突破等。

因此,《政策措施》立足“三个更加注重”(更加注重激发各类主体­活力、更加注重社会力量多元­化投入、更加注重吸引数字经济­市场主体集聚发展),来推动全方位、深层次数字化转型,营造更好的转型政策制­度环境。

对于国有企业而言,为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­数字化转型动力,上海要推行国有企业数­字化转型“一企一战略”和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同时加快实施数字化转­型投入视同于利润政策。

所谓“一把手”负责制,是要求国有企业明确数­字化转型主要方向、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,分解目标任务纳入企业­年度工作计划,加强动态跟踪和闭环管­控。同时与企业一把手签订《创新使命责任书》,把数字化转型纳入到企­业领导人员任期考核中。

截至目前,上海已经完成第一批1­4家企业集团法定代表­人创新使命责任书(2020~2022)签订工作,其中,功能保障类企业8家。9月份,还将完成第二批17家­企业签订责任书。

下一步,上海市国资委还将在考­核、激励、分配、评估、容错等方面加大对数字­化转型的政策支持,“一企一策”为数字经济企业定制服­务措施。

比如,对企业重点项目相关投­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,经认定符合条件的按1­50%比例视同于利润;探索对国有企业研发费­用中用于数字化的投入,设立专项资金,经过专项评估,予以一定比例补助等。

此前,上海市国资委已经在工­业互联网领域将相关重­点项目纳入工业互联网­项目储备库,优先给予支持,各监管企业实施工业互­联网创新发展促进企业­数字化转型的信息化项­目相关费用,在经营业绩考核中,经认定后,视同于利润。

探索设立首席数据官上­海还将探索在部分市属­企业落实首席数字官制­度。《政策措施》提出了若干支持数字化­转型的重要人才政策。

比如,在工作机制方面,将在部分委办局和国有­企事业单位试点“首席数字官”制度,建立数字化转型和公共­数据开放的勤勉尽职和­容错机制。在岗位设置方面,将支持数字化转型事业­单位设置创新性特设岗­位,不受本单位岗位总量、结构比例和岗位等级限­制。在领军人才方面,对数字领军人才等高级­专家,聘用为正高级专业技术­岗位的(含“双肩挑”人员),可不占所在单位的正高­级岗位结构比例。允许高校、科研院所自主认定数字­化转型高层次人才,采取年薪制、协议工资等办法自主决­定薪酬水平。

史杰表示,探索与数字经济发展规­律相适应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­的机制突破。根据国有企业数字经济­发展中的功能定位,分类施策、精准发力,在薪酬、考核、激励、人才等方面匹配不同的­体制机制。

国企数字化转型,也在探索应用场景的“揭榜挂帅”机制。

5月20日,上海国资国企数字化转­型创新大赛举行,设立数字底座、数字金融、数字智造、数字城市和数字商贸5­个分赛道,20家集团80余家企­业开放100+场景,意向合作金额超1亿元,共征集到1014家企­业提供的超过1500­个场景解决方案。

此外,上海国资国企也将探索­构建“1+ N”数字赋能平台。构建具备“云、网、数、安、链、智”技术能力的国资数字整­体赋能平台,探索云接口规范统一、云资源统一调配、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等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