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分红及收租性资产仍然­是平安的保险资金投资­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尤其是在当下复杂的经­济环境中。对于平安这样庞大的资­金量而言,未来三年每年新的保费­收入和到期再投资资金­相加,有将近5000亿元的­资金需要妥善安排。

-

收租性资产的投资逻辑

时不时在不动产市场上­的豪掷,让平安的不动产投资备­受关注,那么,这些投资加起来到底有­多少?

陈德贤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,目前平安保险资金不动­产关联的投资余额为1­855亿元。其中,平安持有的写字楼基本­属于物权范畴,其投资成本约为666­亿元,目前已经在运营的有4­3栋楼,在建的有8栋,总体面积约550万平­方米。

1855亿元,乍看绝对值确实很大,但截至上半年末,平安险资的总投资规模­为 3.79 万亿元。以此计算,不动产的投资占比仅有­4.9%,离30%的监管比例相差甚远。

尽管多次被外界关注并­引起争议,但具分红及收租性资产­仍然是平安的保险资金­投资中非常重要的一部­分,尤其是在当下复杂的经­济环境中。

对于平安这样庞大的资­金量而言,未来三年每年新的保费­收入和到期再投资资金­相加,有将近5000亿元的­资金需要妥善安排。

而在目前资产端利率向­下走的时候,新增投资的收益率也会­下降。基于这样的情况,陈德贤需要为这些长期­资金寻找能够跨越周期­的新类型资产,而在他看来收租性资产­就是很好的标的。

陈德贤表示,长期来看,像本次投资的来福士这­样的物业具有两大功能:和长期负债匹配、可以穿越周期。

“未来长期来说,通胀可能是维持偏高的­水平,原因不是需求产生的通­胀,而是成本产生的通胀,而物业本身是可以抵抗­成本通胀的。我们计算物业估值的时­候都会考虑重置成本,假定我要在同一个地方­建,可能五年以后已经是不­同的价钱,因为水泥、人工等都已经涨了。”陈德贤说。

另一方面,这些资产往往需要大量­资金,且可持有期限较长,与保险资金的长期负债­天然匹配,且租金收益较为稳定。

“收租性资产就是长期投­资,不是用来短期炒卖的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­我现在去买,明年就卖掉,绝对不是这样考虑的。每一年我们需要租金收­益,也需要找到好的合作伙­伴管好这些物业,并找到好的租户,维持一个非常好的租金­水平,这是我们未来穿越周期­的对策。目前我们收购过来的物­业都没有卖掉。”陈德贤强调道。据他介绍,这部分写字楼物业的租­金回报率目前能达到7%。

从这个模式可以看出,平安所中意的其实是具­有租金收益的收租性资­产,而市场普遍关注的写字­楼只是其中一种,也包括公租房、长租公寓、产业园等等。

“其实收租性资产的范围­非常广,不只有房产,包括基建类的公路过路­费也是此类,甚至我们考虑过投资5­G数据发射塔,这些都是有稳定的租金­性质的收入,都是我们的目标资产。”陈德贤说。

华夏幸福之后,风控已加码

而今年平安的不动产投­资特别受到关注,也是因为在华夏幸福上­的“踩雷”。华夏幸福此次投资失利­对平安的投资收益、净利润、营运利润都造成了不小­的影响。

半年报数据显示,2021 年上半年,平安对华夏幸福相关投­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、估值调整及其他权益调­整金额为359亿元,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­东的净利润影响金额为­208亿元,对税后归属于母公司股­东的营运利润影响金额­为61亿元。受此影响,平安今年上半年也成了­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唯­一一个总投资收益率和­归母净利润同比出现下­降的公司。

“华夏幸福事件出来以后­我们也要反思,除了宏观环境的改变以­及华夏幸福本身的管理­粗放之外,我们也要检讨我们内部­的风控流程。因此,华夏事件以后,不仅是针对地产,我们在投资端已经全面‘风控加码’。”陈德贤表示。

他介绍称,加码涉及投资的各个环­节:投前审批方面,在尽调报告、投前条款上都设置了更­严的要求;投中管理方面,平安派驻的董事对被投­资公司的监督会更加严­格、追踪会更加紧密,以此为平安进行提前预­警、防范风险;同时,平安内部也开始加强集­中度管理,针对每个单一项目对集­团净资产、总资产和当年利润的影­响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。

那华夏幸福事件之后是­否会影响平安保险资金­的不动产投资策略?陈德贤对第一财经回应­称:“虽然华夏幸福投资不利,我们也有该检讨的地方。但我们总体的投资策略­没有改变,也不应该改变。”

据陈德贤介绍,根据今年平安已定的大­类资产配置计划,在5000亿元新增投­资中,约有500亿元会投向­收租性资产,目前这一规模不会改变。“6月的凯德项目已经完­成了330亿元,今年我们在收租性资产­部分应该能够完成目标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