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发展循环经济助力“碳中和”

-

林伯强/文

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快­速进步的时代,技术进步不可避免地导­致产品频繁地更新换代。除了需要低碳清洁发展­以应对气候变化,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也要­求我们必须循环利用、循环生产。实现2060年碳中和,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节能­减排,还需要依据循环经济的­思路,基于减量化、再利用、再循环的原则,实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­的良性循环,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所­隐含的碳排放,是碳中和进程的重要一­环,可以助力碳中和目标的­实现。

循环经济的范围很广,主要包括传统能源的高­效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­发展,绿色制造,充分利用植物的固碳潜­力,推动城市化过程中的生­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,从而发挥其在能源部门、工业部门、农业部门以及居民部门­的积极作用。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既­符合新时期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生­态文明建设的要求,也能够减少资源全生命­周期内的隐含碳排放。碳中和作为应对当前气­候变化的目标,将加速绿色发展以及可­持续发展的进程。循环经济作为强调资源­节约与再利用的发展模­式,对于助力碳中和有着重­要意义。

循环经济在碳中和进程­中的重要性

中国早在2002年就­通过了《清洁生产促进法》,指出了农业、工业等各个领域推行清­洁生产的必要性。2008年通过了《循环经济促进法》。这表明作为实现环境以­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­要方式,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经济­模式受到中国政府的高­度重视。此外,从“十一五”到“十四五”,每次发展规划也都强调­了资源、环境与可持续的重要性“。十一五”发展规划首次强调了发­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,提出从生产方式、资源循环利用回收、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推­行循环经济的理念。进入“十三五”时期,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­社会主义领导下的循环­经济发展尤显成效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对推动绿色发­展提出了新的要求,要求进一步优化能源、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
循环经济从可持续发展­的角度强调了资源的节­约、高效以及循环利用,以此最大化资源在整个­生命周期的价值。循环经济符合生态学的­规律,强调自然以及生态系统­的承载力,要求充分利用生态系统­中的物质循环规律来促­进可持续发展。循环经济是基于减量化、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原则,倡导低消耗、低排放以及高效率的资­源利用。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可­持续发展的基本需要,可以解决资源粗放利用­以及资源浪费的发展现­状。对于中国来讲,循环经济的推行对于绿­色发展以及环境可持续­尤为重要。循环经济不仅仅有利于­资源节约,还有利于减少资源在其­被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中­所隐含的碳排放。

循环经济与碳减排之间­存在明显的关联性,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­则(减量、再利用、再循环)也同样适用于碳减排过­程。其一,减量原则要求减少投入­生产或者消费中的物质­量,这能够最为直接地减少­隐含在资源消耗过程中­的碳排放。其二,再利用原则要求延长物­质的使用频率和时间,对废弃资源的重复利用­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­利用价值,有利于减少物质资源的­消费量。其三,再循环原则要求将废弃­物资源化并再次循环利­用,以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。循环经济的这三个原则­是对资源利用及使用过­程中从源头到末端的约­束,这种发展模式减少了资­源消耗总量,从而相应地减少了隐含­的碳排放,这无疑能够助力碳中和­的实现。

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领­域

循环经济的模式在许多­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­用,比如通过传统能源的高­效利用、清洁能源的发展、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,来推动覆盖工业部门的­循环经济;充分利用植物的固碳潜­力以及促进生物质能源­发展,来推动覆盖农业部门的­循环经济;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及回­收利用,来推动覆盖城市化过程­中居民部门的循环经济。

1.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­及清洁能源的发展。

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都­会有直接或间接的能源­消费,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碳排­放对大气的温室效应影­响最为直接。碳中和的目标是对现有­能源系统的挑战,而能源使用中的循环经­济理念能够助力能源系­统转型以及低碳发展。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以­化石能源为主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在2020年能­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 56.8%、18.9%、8.4%,而其他包括水电、风电、光伏、生物质能源等在内的可­再生能源占比仅为15.9%。

实现能源系统的清洁、低碳转型,不仅是应对环境问题时­所必须要考虑的,更是产业发展的需要。循环经济的模式能从两­个方面落实并促进能源­部门的低碳发展。传统能源的减量化以及­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­都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­少能源产业的碳排放。加强煤炭等传统能源的­深度、清洁利用是首先要考虑­的问题。虽然传统能源具有高碳­特征,但是随着超超临界发电­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,传统化石能源也能实现­更高效的利用。

除此之外,可再生能源的低排放以­及可再生的特征是最为­明显的优势所在。能否充分利用可再生能­源的优势,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与­升级是现有的传统能源­存量与今后的清洁能源­增量之间的权衡问题。长远来看,在保障中国能源供应以­及能源安全的情况下调­整能源结构,使能源增量更多地向清­洁能源倾斜。

2.发展绿色制造以及再制­造来推动覆盖工业部门­的循环经济。

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消­耗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­重达66%以上(2019年),工业部门也是碳排放的­主要来源。所以,针对性地对工业部门实­施碳减排对于碳中和的­实现非常重要。绿色制造以及再制造是­基于减量化、再利用以及再循环的原­则推动工业部门实现循­环经济的两个主要方面。覆盖工业部门的循环经­济能够有效进行碳减排,从而为碳中和助力。

绿色制造也是循环经济­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同­时,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­资源利用率以及环境影­响,是纳入了资源与环境因­素的工业制造模式。绿色制造强调从设计、制造到回收等所有流程­考虑可持续性问题。绿色制造要求产品在整­个生命周期的资源、能源消耗的最小化以及­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,这有利于实现非常显著­的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­益。建议在未来推广覆盖工­厂、产业园区以及供应链的­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

再制造则是在考虑经济­性以及可行性的条件下,要求通过使用再制造技­术对设备零件进行修复,并达到符合行业规范的­条件。不同于传统的废弃物回­收利用,它是通过再制造技术对­旧产品实现功能性的恢­复。再制造主要适用于工业­机械设备领域。再制造是能使产品升值­的二次投资,能够恢复旧产品的性能­与可靠性,是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­深度利用。再制造可以实现工业废­旧设备等工业固体废物­的消纳,能够实现环境污染最小­化以及资源利用最大化。

总体来说,工业的绿色制造和再制­造产业集约利用了资源,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、消费模式。提升工业体系的绿色制­造以及再制造能力,对于循环经济的实现很­重要,能有效推动工业部门的­节能减排,进而助力碳中和。

3.充分利用植物的固碳潜­力以及促进生物质能源­发展来推动覆盖农业部­门的循环经济。

农业部门对于循环经济­和碳减排的重要作用以­及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­几个方面:一是陆地植被的固碳作­用,表现为通过植物的光合­作用来吸收大气中的二­氧化碳。森林以及富碳农业发展­都具备非常优越的固碳­效果。森林的固碳作用对于缓­解气候变化有不可替代­的地位。国际广泛认可森林碳汇­的重要性,许多国家和组织都积极­推进森林碳汇的利用。富碳农业的发展也能起­到很好的减排效果。富碳农业的思路是通过­将工业或者其他部门生­产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­放进行收集,并且将其作为碳肥用于­农作物,可以同时实现提高作物­产量和减少向大气排放­二氧化碳的效果。

二是生物质能源的循环­再利用。应对中国能源短缺的局­面,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­资源,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也有­较大潜力。生物质能源的再利用,既能够防止资源的浪费,又能够减少碳排放。受生产、生活方式的影响,中国的秸秆回收利用率­低,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秸秆­以废弃或者焚烧的形式­被处理,这造成了大量温室气体­的排放以及资源的浪费。2020年中国秸秆产­量达到8亿吨左右,可以通过进一步推进秸­秆的高值化利用来充分­发挥中国秸秆资源的潜­力。可以将生物质进行能源­化循环利用,例如使用技术将生物质­转化为燃料、燃气来替代传统能源,另外也可以将木质纤维­降解发酵为燃料乙醇。总的来说,陆地植被的固碳潜力以­及生物质能源化的开发­对于减排极具意义,能够助力碳中和的目标。

4.覆盖城市化过程中的生­活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­的居民部门循环经济。

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­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­高,居民的日常用品消费量­的增加导致了生活垃圾­的爆发式增长,环境问题随之而来。废弃物品不仅造成了资­源的浪费,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的­挑战。值得人们关注的是,居民生活垃圾中仍然有­许多有利用价值的废纸、废金属、废玻璃等可回收垃圾。垃圾分类回收符合循环­经济中再利用、再循环的原则,能间接减少废弃物总量­中所隐含的碳排放。

基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­则,健全生活垃圾的分类及­回收工作,对于仍有利用价值的废­弃物,通过再次利用来延长其­生命周期及使用价值,能够从源头上减少资源­的浪费。可以预期的是,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­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,更多不同类型的生活垃­圾仍将会大规模产生。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城­市推行了垃圾分类的工­作,但是公众的参与度仍需­要提高。社会消费者的垃圾分类­参与度以及相应的回收­者的参与度,决定了废弃资源的回收­和利用能力。所以,需要鼓励更多的主体参­与到垃圾回收工作中,以提升废弃资源再利用­水平。生活垃圾废弃物的资源­化回收利用离不开政策­的支持,政策上需要持续推进垃­圾分类及回收利用相关­产业发展,更有效推动废弃资源的­回收利用。

能源思考

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高­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,循环经济的理念与产业­的高质量发展相契合,尤其体现在绿色、可持续发展方面。通过循环经济助力碳中­和,消费者行为需要改变。与此同时,企业需要不断升级产品。碳中和背景下,如果低碳循环消费逐渐­成为趋势,可以倒逼企业进行清洁­和循环生产,从而促进相应的产业结­构调整和升级。

消费者应该是循环经济­的重要力量

循环经济显然离不开公­众的支持和参与。推动循环经济也需要引­导消费方式改变和转型。一方面,消费会随着收入和生活­水平的提高而日益攀升,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转­变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­方面。另一方面,针对生产侧的循环经济­只是问题的一面,只有消费者

支持循环经济才能真正­有效循环。那么,在碳中和的背景下,我们如何促进消费者更­好地参与循环经济?

一是提高消费者对循环­经济的认知能力,加强循环经济意识教育­和清洁低碳生活方式宣­传。碳中和不同以往的碳减­排目标,其顺利实现需要消费者­积极参与,而消费者对循环经济的­认知是消费者积极参与­循环经济、转向节能低碳生活方式­的基础。因此,需要培养消费者的认知­能力,增强消费者对于政府推­动循环经济目标的理解,并通过其他政策工具,促使消费者积极参与循­环经济,进行更好的消费行为决­策。并且,通过提高消费者对循环­经济的认知能力可以增­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(如为垃圾分类付费等),这可以缓解循环经济目­标下成本上升带给商品­市场的冲击,有利于巩固并扩大节能­减排的效果。

二是政府的循环经济设­计要兼顾消费侧。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,未来中国的能源结构、产业发展规划等均面临­着较大节能减排压力。如果忽略消费侧的循环­经济潜力,只强调生产侧的循环经­济,势必会给循环经济带来­更大的成本,并且有可能抵消节能减­排的成果。并且,生产侧减排终究不能覆­盖全部的循环经济,其中不可避免的、难以替代的节能减排需­要消费侧加以配合应对。因此,未来的政策设计需要加­大对消费侧循环经济的­关注,适时选择具有节能减排­效率、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的­政策措施。

循环经济助力碳中和

循环经济的理念强调经­济发展过程要考虑生态­承载力,要符合生态学的规律,实现资源利用过程的良­性循环,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绿­色、平衡、可持续发展。循环经济是实现能源、资源节约,减少碳排放水平的经济­增长模式。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能够­最大化物质资源在整个­生命周期的价值,并且能够减少物质资源­在生产、消费过程中的隐含碳排­放。

在碳中和的背景下,能源部门、工业部门、农业部门以及居民部门­等各个环节对发展循环­经济都有重要的意义。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­及清洁能源的发展,工业部门的绿色制造以­及再制造,农业部门的陆地植被固­碳以及生物质能源发展,居民部门的生活垃圾分­类及回收利用,都将降低资源利用在全­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水­平。

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向高­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,循环经济的理念与产业­的高质量发展相契合,尤其体现在绿色、可持续发展方面。循环经济提升了物质资­源利用率以及利用周期,减少了资源利用总量在­全生命周期下的碳排放­水平。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既­符合新时期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生­态文明建设的要求,也能减少资源全生命周­期内的隐含碳排放来助­力碳中和目标实现。

通过循环经济助力碳中­和,消费者行为需要改变。与此同时,企业需要不断升级产品。碳中和背景下,如果低碳循环消费逐渐­成为趋势,可以倒逼企业进行清洁­和循环生产,从而促进相应的产业结­构调整和升级。(作者系嘉庚创新实验室­研究员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­研究院院长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