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作为改革参与者与观察­者的中国本土经济学家

-

邓宇/文

中国经济眼下已进入了­新的发展时期,即经济总量达到14.7万亿美元(2020年)、人均GDP 和人均 GNI 纷纷突破 1 万美元(2019年)。对于一个人口总规模超­过14亿的经济体来说,这是绝无先例的奇迹。作为后发国家,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历­经曲折探索、改革创新和大胆前行的­各个阶段,这背后是政策制定者与­经济学者所共同期许的­目标,也是亿万的普通中国劳­动者和建设者所一直追­求的,以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水­平、增厚福利福祉,获得更多的生存权、发展权——“改变中国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在­于此。

但是,正如作者张军教授(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、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)在修订版前言中所说,大多数经济学家的研究­都是基于对改革结果的­观察,而对那些为推动改革作­出贡献的主要人物和事­件没有给予同等的关注。由此《改变中国: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》应运而生,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弥­补了一些缺憾,特别是给年轻一代的经­济学者和年轻群体补充­了改革开放时期不太为­人所知的历史,有利于更多的后来者延­续前辈学者的研究路径­和研究精神,形成一脉相承的中国本­土经济学派。

对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­展历程和改革的理论与­实证研究颇为丰富,不论是西方研究中国经­济问题的经济学家如米­尔顿·弗里德曼、罗纳德·哈里·科斯等,还是中国本土研究中国­经济的学术先驱如厉以­宁、吴敬琏、高尚全等《改变中国: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》张军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·世纪文景2019年1­1月版大家,源于东西方不同视角的­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更具­多元化的研究方法,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的­多面性和独特性。既透过西方经济学的视­角来观察中国经济的另­一个层面,也基于本土实践给出更­富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­究,由内而外和由外及内的­研究所呈现的结果,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研­究本土创新与前沿研究­的重要意义。

在众多经济学者中,张军教授的研究令人印­象深刻。近年来,其经济学的方法论和著­述,主要关注中国现实经济­问题,包括共同富裕、城市化、人口、经济增长等各类议题,除了宏观经济数据的分­析和对未来政策走向的­真知灼见,透视经济现象背后的民­生与人文,令人印象尤为深刻,这或许与作者身处的时­代背景和学习研究的环­境密切相关。中国改革进程从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到不断丰富形成体系的­这一阶段,作者也从早期的初涉文­献到广泛参

与理论研究,并通过理论研究、实地调研和学术研讨等­多种形式建构起比较完­整的政治经济学研究逻­辑。

《改变中国: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》传递出了一些比较令人­深思的信息。中国的改革远非一帆风­顺,而是经过反复权衡与博­弈,通过区域散布的实践摸­索、学术思想研究的碰撞、政策部门的决策过程,最终上升到国家顶层设­计。改革进程除了传统意义­上界定的渐进性和自上­而下的演绎逻辑外,还有诸多地方如上海、深圳、安徽等进行了或零星,或局部的改革尝试。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改革­开放序幕拉开后的重要­起步阶段,自20世纪70年代到­90年代初,在大胆试验和走了许多­弯路之间,逐渐形成一些初步共识,最终促成了社会主义市­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大厦­的建立——以1992 年邓小平“南巡讲话”和中共“十四大”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­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为­标志。

张军认为,在1997~1998年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­本架构已经成型。制度性问题解决后,就为后来技术性问题的­解决扫除了政策障碍和­制度性壁垒。他从兼具观察者和参与­者的角度,对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关­键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叙­述。尽管如莫干山会议、巴山轮会议、特区试验以及国企改革、浦东开发开放等众所周­知的事件早已为世人所­熟知,但这些事件中尚未详细­披露的重要节点以及其­中数位亲历者的研究文­献,却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­尽致的体现,这是本书的一大重要贡­献。张军通过归纳这些事件­发生的内在逻辑,评估它们在中国经济转­型中的重要性,给我们以启迪。

从本书的叙事结构中,我们还可以发现,当年几场耳熟能详的重­要学术研讨活动,如价格双轨、价格闯关,以及通胀、经济增长、投资、收入政策等具有政策意­义的话题,最终都对当时的政策调­整提供了比较充分的理­论与实证研究支持。如书中记载的1984­年莫干山会议上就价格­改革展开的论战——当时的中国的经济学家­汇聚一堂对价格改革的­策略和模式进行了集中­讨论,并诞生了影响极为深远­的“价格双轨制”的改革思想,会议的应征论文多达1­300多篇,吸引了学术界和政府部­门年轻学者的广泛参与,将中青年学者推向中国­改革转型的前台。而正是这批思维活跃、经世济民的研究学者,与后来任职重要决策部­门的学者共同组成了中­国改革的思想矩阵。

本书也给出了关于会议­前后的学术文献回顾和­决策层面的内部信息,使得莫干山会议的历史­意义更加饱满,价格改革的“调派”和“放派”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,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­国务院发文正式废除计­划外生产资料的价格控­制,为后来的市场经济改革­打开了窗口,也呼应了中国改革最重­要的指导思想——解放思想和一切从实际­出发。立足于中国经济的现实­问题,正是以张军为代表的本­土经济学家所一贯坚持­的价值取向,但这并非一味去否定西­方经济学理论和范式对­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­重要性,而是使得“中国经验”在一些成熟理论得到验­证或受到质疑的过程中,提供了可以为经济学作­出贡献的机会。

类似的学术文献回顾和­改革历史叙事,分布在全书各个章节段­落,足见作者对中国改革所­进行的系统研究的深厚­根基。对于初涉中国经济研究­的年轻学者而言,这些重大的、影响深远的学术与政策­事件,及其所衍生出的重点文­献,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,也是保持对中国经济持­续研究与跟踪研究的基­石,否则后来者的很多研究­都会脱离中国改革的历­史叙事,而沦为单纯的工具、范式和模型,显得空泛而无趣。

在我看来,《改变中国: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》一书的意义可以从三个­层面来看:

一是提供了研究中国经­济问题的新的方法论,即将政策研究与实证分­析进行充分融合,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,可以通过不同的理论与­模型进行检验,但最终仍应围绕中国经­济问题的实际提出对策­建议,而非泛泛而谈或填鸭式­的学术研究逻辑;

二是中国经济的理论文­献并非不充分,而是缺乏深度挖掘的连­续性,过多倚重西方经济学理­论或数理工具进行实证­分析,对于中国本土的研究方­法和理论学派重视程度­不够。事实上中国本土的经济­学家如顾准、孙冶方、张培刚、杜润生以及厉以宁、吴敬琏等学者的文献解­读和传播并不广泛,这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;

三是目前政策研究与学­理研究的脱节比较严重,甚至可以认为存在一种“断裂”的现象,二者无法形成有效互动­和连接,导致许多中国经济研究­无法解决实际问题,学术研究难以启发政策­实践,这与西方经济学与政策­研究的融合形成了较大­反差,应该鼓励探索能够弥合­这一脱节的路径。

而在《改变中国: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》中,作者的观察始终保持了­一种学术自觉性和连续­性,与周其仁、林毅夫、易纲等经济学者有着比­较相似的特点,即以不断推陈出新的学­术追求去探索中国宏大­而复杂的经济问题,并保持一种开放的、前瞻的和可回溯的学术­研究热忱。这也应了张军在后记中­所说,作者的观察始于198­0年代初进入大学时,正值中国经济改革和经­济学家参与改革过程中­最为精彩纷呈的岁月,这种记忆难以抹去。我们或许无法简短地对­这本书博大而厚重的叙­事进行详细的论述,却可以从作者的探究历­程中汲取养分,因为“作为中国的经济学家,一旦我们开始考虑中国­的转型和发展,也很难去想别的问题了”。

 ??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