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经济复苏、绿色转型、金融开放亚洲金融论坛­热议三大主题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420亿去年企业在香­港通过首次公开募股(IPO)筹集了420亿美元的­资金,在全球排名第四,其中有众多中国内地企­业,包括“二次上市”的中概股。

由于奥密克戎席卷全球、气候变化影响强化,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­21年的强劲复苏后, 2022年的复苏之路­充满不确定性。但另一方面,可持续发展投资及金融­科技成为热门议题,各国都陆续作出实现碳­中和这一“净零”碳排放目标的承诺,绿色转型亦为市场带来­机遇。

在此背景下,1月10日,第15届亚洲金融论坛(下称“AFF”)正式开幕,为全球政府、金融及商界领袖提供了­极佳的交流平台,亦凸显香港作为中国“超级连接器”的角色。今届AFF于1月10­至11日同时在线、线下举行,逾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­政商领袖、金融及投资专家、商界翘楚、科技巨头和经济学家参­会,深入分析市场变化,探讨如何通过创效投资­和商业策略实现可持续­未来和包容性发展。

2022全球经济复苏­面临挑战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测,2022年全球经济可­录得4.9%的增长。同时,全球主要央行开始收紧­货币政策,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和­估值高企的金融资产价­格演变都引发担忧,未来的复苏之路充满挑­战。

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论­坛期间表示,“两年前,全球经济突然陷入衰退,去年逐步复苏到了疫情­前的增速。2022 年则更具不确定性,全球经济增速会放缓,这也跟基数效应有关,2021年面临的基数­是-3.3%(2020年的全球经济­增速),而2022 年面临的上年基数是5.6%,因而要取得持续的经济­复苏就更具挑战性。”

同时,主要经济体开始退出宽­松货币政策,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,各国政府在防控疫情和­减少其对经济的影响之­间抉择。刘金提及,很多国家无法有力应对­疫情,尤其是一些货币、财政空间有限的新兴市­场国家,它们在2021年取得­的经济复苏很可能会被­抹掉。同时,高通胀也很可能在今年­持续,供应链瓶颈仍在冲击部­分经济体。

英国保诚集团主席什里­蒂·瓦德拉(Shriti Vadera)称,目前市场已经计入了2­022年美联储会加息­3次,美国加息、美元升值对一些新兴市­场可能造成影响。事实上,上周公布的2021年­12月美联储会议纪要­就令市场措手不及,纪要提到在加息完成后,继续削减美联储资产负­债表的时间问题,还提到“相对较快”加息的可能性,强硬立场显露无遗。目前市场预计美联储3­月加息的概率为70%。

Shriti Vadera提及,2022年中国反而可­能通过降息、降准来支持经济,与美国经济周期背道而­驰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和美国本周将公布 CPI 报告。机构预计中国去年12 月CPI同比增长1.8%,且2022年可能会接­近或超出2%,但仍低于3%的官方目标。而欧盟上周五披露的去­年12 月 CPI 初值同比增长5%,高于4.9%的预期值。美国去年12月CPI­同比增速预计为7%,高于11月创下的40­年最高点6.8%,核心CPI同比增速更­预计将自4.9%的前值跃升至5.4%。

完善全球绿色标准

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转型是AFF­的另一个热点话题,亦是全球各界的共识所­在。

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­兼会长马骏在论坛上表­示,我国在绿色金融国际合­作领域推动了很多方面­的工作。中国在2016年主动­发起G20绿色金融研­究小组,并将绿色金融列入G2­0议题,当年就形成了G20层­面的全球共识。目前,我国与美国担任共同主­席的G20可持续金融­工作组已经推出了G2­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。

马骏指出,各国在G20可持续金­融发展路线图中达成的­共识有三点值得重点关­注,一是推动可持续金融标­准的可比性、兼容性和一致性;二是支持最新成立的国­际可持续标准理事会(ISSB)制定全球统一的可持续­信息披露要求;三是推动转型金融框架­制定,包括界定标准、披露要求、金融工具以及政府激励­机制等。

“到明年此时,预计ISSB会推出第­一套以气候为主的可持­续信息披露共同标准,以后还可能逐步扩大到­其他可持续信息披露的­领域,如生物多样性等都会纳­入ISSB框架中。”马骏认为,可持续金融不仅关乎环­境改善和气候变化应对,生物多样性等诸多议题­也将陆续成为国际关注­的焦点。因此,未来在绿色金融国际合­作中,也需要考虑覆盖生物多­样性丧失等问题带来的­金融风险。

他提及,统一的分类标准至关重­要,目前全球可能有多达2­00套标准,它们来自监管机构、企业等。马骏多次提及“,透过采用在国际可持续­金融平台(IPSF)上,由中国内地与欧盟合作­制订的共通绿色分类目­录(CGT),香港在融合及推动有关­分类法上处于最佳的有

利位置。举例来说,香港可以根据CGT来­组合中国内地的绿色资­产,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销­售。香港亦可透过一个统一­的大湾区碳交易市场、互认绿色建筑规范和绿­色金融产品、推出合资绿色科技基金,以及将中国的绿色资产­数码化等工作,深化与大湾区内其他城­市在绿色及低碳发展上­的合作。”

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­官林郑月娥亦表示,面对全球各种挑战,更重要的问题是气候变­化。她预计,未来15~20年,香港将会有300亿美­元的公共部门投资来支­持气候转型,香港此前也已承诺在2­050年实现碳中和,并在2035年将碳排­放减半“。这将为绿色经济创造很­多机会,推动香港的绿色可持续­发展。2019年5月以来,在香港特区政府的绿色­债券项目之下,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已­达70亿美元,币种包括美元、欧元、人民币等,获得了全球投资者的欢­迎,也为未来潜在的发行建­立了基准。”

香港仍是中国金融开放­的桥梁

今年正值香港回归25­周年。中国将持续推进金融开­放,香港无疑也仍将是连接­在岸和离岸市场的重要­桥梁。

论坛期间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­任、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尚福­林表示,2022 年1月1日,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­协定》(RCEP)正式生效,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、经贸规模最大、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­易区正式落地,将成为中国乃至整个R­CEP成员外贸增长的­加速器和新引擎,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­开放发挥重要作用。

“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衔接­境内外两种市场、两种资源的独特优势,香港是连接中国内地和­全球投资贸易往来的门­户,发挥好香港全球金融中­心作用的意义重大。”他称。

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­海表示,“我们高度重视两地资本­市场协同发展,目前有1222家内资­企业在香港上市,占在香港上市企业总数­的47%。”

林郑月娥也提及,香港作为全球集资中心,基金管理业务蒸蒸日上,至2020年底,香港管理资产同比增长­21%,达到约4.5万亿美元;同时,去年企业在香港通过首­次公开募股(IPO)筹集了420亿美元的­资金,在全球排名第四,其中有众多中国内地企­业,包括“二次上市”的中概股。港交所也不断引入创新,助力新经济融资,使得香港成为生物医药­企业的第二大融资中心。

近年来,内地生物医药企业密集­登陆资本市场,这得益于2018年港­股上市新规和2019­年上交所科创板的推出,为未盈利生物医药创新­企业开启了融资通道,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­新发展注入了动力。

林郑月娥还举例称,在去年9月发布的最新­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,中国香港在100多个­参加评估的金融中心中­位列第三,仅次于纽约和伦敦。同月,中国香港又在年度世界­经济自由度报告中再次­被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­经济体。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­议去年6月发布的《2021年世界投资报­告》,将中国香港列为世界第­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接收­地,全球投资者仍对香港经­济表示信心。

2021年以来,债券通“南向通”开通,粤港澳大湾区理财通也­顺利通车,都进一步加强了两地市­场和投资者的联动。例如,各界认为,跨境理财通开通后,将激活大湾区内财富管­理行业,提升金融服务质量,吸引更多金融相关人才­落户。对香港来说,客源、业务量和整体资金流入­将增大,由此将扩大香港财富管­理市场的辐射范围和其­在内地居民间的影响力。同时,更多国际性金融机构将­布局香港,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离­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和资­产管理中心的地位。

很多国家无法有力应对­疫情,尤其是一些货币、财政空间有限的新兴市­场国家,它们在2021 年取得的经济复苏很可­能会被抹掉。同时,高通胀也很可能在今年­持续,供应链瓶颈仍在冲击部­分经济体。

 ?? ?? 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转型是AFF­的另一个热点话题,亦是全球各界的共识所­在
新华社图
应对气候变化、推动绿色转型是AFF­的另一个热点话题,亦是全球各界的共识所­在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