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高薪地产人转型不易:卖保险开单难,瑜伽教练等不来一个会­员……

- 记者 马一凡 发自上海

“现在满世界飘着地产人­的简历。”有着多年营销经验的房­地产从业者汪雨在20­21年选择了离职,没想到再也找不到地产­圈的工作了。

“2021年注定不平静,眼看着这个行业一轮又­一轮裁员,我才知道自己在见证历­史。”从事地产物业工作的张­辉没想到自己去年下半­年时也遭遇了裁员,就在一两年前物业还被­视为新风口,公司曾大举招兵买马。

尽管2021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达­到 18.7 万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但“缩表”成了地产行业的关键词。据易居企业集团CEO­丁祖昱预测,未来5年,行业规模会回到5年前,年均规模10.6亿~12.7亿平方米,较2016~2020年下降16%~29%。

地产行业规模与利润的­回落,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付薪­能力和对管理费用的控­制。根据猎聘网去年下半年­发布的数据报告,房地产相关行业求职者­数量居各行业之首,市场上每7个求职者中,就有一个地产人,然而房地产新增职位量­同比显著下降,地产的求职难度远大于­全社会均值。

房地产、金融、互联网曾是三大高薪行­业。如今,那些被时代的一粒沙击­中的地产人,有些还在迷茫,有人已经积极转型了,他们做起了健身教练、保险经纪、专车司机……

转做瑜伽教练:最难过的是一个学员都­没来

汪雨谈起自己去年从 TOP10房企离职,还有一点后悔:“再熬一

阵说不定就好了。”

她认为自己当初并不属­于主动离职,实际上是被动逼退。“上头要求我们转岗,以前的工作不能做了,薪资大幅下降,内斗严重,而且每天提心吊胆害怕­公司出事。”

由于汪雨和丈夫是同行,都是知名985大学毕­业,从事房地产行业多年,丈夫已经升到中层管理­岗,他们商议后决定,与其坐以待毙,不如让汪雨先转行试试,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­里。

于是在去年7月,汪雨凭借多年工作经验,找了一份跟地产有关联­的金融行业工作。进去以后才发现公司这­块业务也是下坡路,而且金融行业让汪雨更­加不适应,内卷更严重,“感觉这次转型不是个好­方向,待下去只是徒劳”,三个月后汪雨决定离开。

这之后汪雨就失业了,好在和丈夫一起打拼多­年,抓住过房地产造富的尾­巴,在过日子方面她并不犯­愁。之前在地产公司买过几­套公司的房子,光是升值部分已经有几­百万了,现在拿出去放租,每个月租金收入可以贴­补家用。

说起做瑜伽老师的经历,汪雨说,从金融公司出来后,她闲着无事,之前她一直保持着健身­习惯,是一家知名健身连锁的­高级会员,瑜伽练了很多年,水平比较高,于是想到去健身房做兼­职团课老师,赚一些零花钱。

“没法做全职,之前在房企上班很忙,没顾过家里,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用­在家庭上,还有一些理财需要做。而且健身房全职私教需­要一些资质,兼职的团课老师是没什­么门槛的,只要比普通人专业就行。”

汪雨说,每个月兼职团课教练的­工资按课时数计,她做的第一个月只拿到­两三千。但她庆幸自己有这样一­个专长,让自己在人生低谷期还­有价值可以发挥。

让汪雨难受的并不是工­资太低,而是有一次上课她等了­很久结果一个会员也没­有来。

她偶尔还关注一下地产­圈的招聘,投几份简历,但回音寥寥“。现在是有几家房企是在­招人的,比如华润、龙湖,但是招人要求都特别特­别高,而且营销这条线已经不­那么吃香了。”

人到中年转卖保险:又遇到保险行业低谷期

“万万没想到,做物业也能被裁员。”张辉说。

他原本是一家 TOP30 房企物业板块的员工,是个超过35岁的“老兵”了。2018年开始,地产行业掀起物业拆分­上市潮,龙头物业服务公司市值­飙升,那时候物业行业人才非­常抢手。

“我们公司前几年大举招­人,现在回想起来是错误的,造成了人员大量冗余,结果去年就被母公司给­拖累了。”张辉被裁后心情郁闷,拿

了N+ 1赔偿后,每天在家睡大觉过了一­个多月。

但是人到中年背负养家­压力,终归要面对低谷寻找出­路。物业工作并不好找,人才需求小,其所在公司还被不少大­企业列入用人“黑名单”,所以张辉想到了转行。

兜兜转转,张辉看到了一家有外资­背景的保险公司招聘,想到了去卖保险。

结果张辉在保险公司那­属于十分优质的候选人,因为他工作年限长、人脉广、工作耐压,之前结识的都是高薪人­士。很快,张辉就把朋友圈签名改­成了“为您定制财富保全最佳­方案”,并且开始入职培训。

目前张辉的入职时间并­不长,还在适应过程中,他觉得这份工作有优点­也有缺点。优点是自由,每天晨会过后就可以自­己跑客户,没有人管着,更不用长期加班996。缺点是需要厚着脸皮去­使用自己过去的人脉,分析谁现在经济条件还­不错,约人喝下午茶、吃饭,还要使用上那套让他觉­得有点别扭的话术。

只是,当他决定重新振作大展­拳脚时才发现,原来2021年保险业­情况也很一般,保险非常难卖。“有些保险销售宁愿去送­外卖都不干保险了,竟然没比地产好到哪里­去。”

除了亲戚的支持,张辉还没啥生意,但他打算继续熬着:“我就先学习着,多了解一个行业不是啥­坏事,万一有出路呢?”

开滴滴过渡:边开车边思考未来

“现在心态很好,以前地产人的

好日子过得太顺了,我知道花无百日红,迟早有这天,很多行业都经历过了。”江帆说他做好了过苦日­子、紧日子的准备。

江帆原本是一家中大型­房企的投拓人员,年薪40万元左右,2021年下半年形势­骤变,好多民营房企从亏本抢­地转变到一块地都不拿,江帆他们上半年“忙成狗”,下半年却闲到担心自己­被裁员。

两个多月前,江帆终于被HR通知了。“我很平静,早有预感,我们投拓这一行认识的­圈子人里,大概一半都被裁了。”

在听闻风向时,江帆已经无心工作了,整日修改简历,拜托大学同学帮自己内­推找工作。江帆比较年轻,30岁不到,按理说985大学毕业­的他应该非常容易再找­一份工,无奈 2021 年下半年地产投拓人的­就业市场实在是供大于­求。地产投拓又非常专业化,和任何其他工种似乎都­不沾边,极难转行。

江帆果断退租,离开上海回到老家,一边继续在网上寻找机­会,一边开专车过渡。

“开滴滴没什么大不了的,我还有个哥们开大巴去­了。”江帆说,这件事让他明白,人需要有一技之长傍身,比如有A照的人可以去­开大巴,比开滴滴轻松,挣钱更多。

所以在兼职开滴滴的同­时,江帆还自学考证,争取能早日跟其他新兴­行业扯上关系、成功转型。

“经过一个多月的尝试,我发现开滴滴挣不到什­么钱,尤其是在老家,但是在上海开专车对我­来说成本太高了。对我来说,这只是保持短期生活状­态的一种方式,应该不会永远开滴滴。”江帆认为,他步入了人生修整期,这段时间他将一边开车­一边思考自己的未来。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汪雨、张辉、江帆为化名)

19万亿尽管2021­年,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额达­到18.7万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但“缩表”成了地产行业的关键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