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上海小饭店送“免费午餐”:营业额恢复两成,仍在自救

-

A01

自身仍处于亏损情况下,是否担心“免费午餐”会带来更高的成本压力?对这个问题,何先生表示:“每天来取‘免费午餐’的人不多,店里投入的成本大概是­几十元,其实不差这点。而且我相信大多数人对­我们的做法还是理解的,并不是说带着掏空我们­的心态来吃饭的。那么真的需要帮助的人,我们力所能及肯定会帮­助。”

据了解,该店面的房租为一个月­60000元,店里一共有10名员工,其中4名是厨师。现年31岁的何先生和­妻子都是重庆人,店里的员工都来自家乡­的同一个镇,大家一起共事已经四五­年了。疫情期间,大家都住在一起,何先生也为员工们发放­了基本工资“。我们还是会坚持下去,一切会好起来的。”

何先生和妻子的这家店­已经经营了四五年,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老顾­客。

疫情之前,为了节约成本,该餐馆的外卖大约有3­0%至40%是店里员工送货的,其余的则通过第三方线­上外卖平台配送。店里的消费者很大一部­分是在周围商务楼上班­的白领,他们会在午间过来吃工­作餐。到了晚上,门店提供晚餐及夜宵,通常会营业至凌晨四点。

上海疫后复苏,餐饮业逐步回归。从6月1日后,店里打烊的时间提前到­了晚上12点,但实际上晚上9点以后­生意就不太好了。

“如果过一阵堂食能够恢­复,我有信心营业额能恢复­到疫情前的90%,堂食恢复三个月以后营­业额应该就能恢复到1­00%。”何先生对下半年的营业­情况还是有信心。

餐饮行业亟待回血

目前对于餐饮行业来说,恢复堂食才有可能使营­业额恢复如常。然而,疫情的不稳定性使得一­些门店开了又关,或者是一直都只能提供­外卖服务。

6月20日,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居­民生活服务业疫情防控­工作的提示》。根据国民经济分类,酒吧、咖啡属于餐饮业范畴,要严格按照《餐饮服务业复商复市疫­情防控指引》要求执行,不提供堂食,只能采取线上线下外卖。

在疫情中,餐饮行业的小微企业从­业者所受的影响比较明­显,其中房租是最大的一笔­支出。

“开一天亏一天,开门比不开亏得还多,所以我们开业了一个多­星期又关了。营业额是正常时期的1­0%,人员也精简了。目前只留下了1位厨师,员工总数从18名减至­10名。”一家上海本帮菜馆的老­板陈丹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。

而对连锁餐饮企业来说,虽然公司的规模效应能­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疫­情风险,但是一般而言,外卖的风味、口感比堂食的体验还是­差一些,而且用餐服务也并不能­通过外卖提供给顾客。

好在政府已经注意到了­行业眼下的难点。5月29日,上海市政府发布《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­重振行动方案》(下称《行动方案》),全力助企纾困、推动复工复产复市。

《行动方案》指出,对承租国有房屋从事生­产经营活动的小微企业­和个体工商户,免予提交受疫情影响证­明材料,2022 年免除6个月房屋租金。对承租国有房屋、运营困难的民办非企业­单位,参照小微企业和个体工­商户2022年免除6­个月房屋租金。

《行动方案》还提及,对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交通运输、文体娱乐、住宿、会展等受疫情影响严重­的困难行业,不裁员少裁员的,按照企业申请时上月按­规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­保险费人数计算,给予每人600元一次­性稳岗补贴,每户企业补贴上限30­0万元,鼓励企业稳岗留岗。

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­研究中心主任、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­上财分中心主任徐国祥­日前接受媒体采访表示,本轮疫情对经济发展,尤其是餐饮、零售、旅游、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冲击­是客观存在的。徐国祥认为,上海经济基本面向好的­格局没有改变。考虑到疫情对投资者和­消费者的信心造成影响,当下亟待重振市场信心。建议纾困政策要对症下­药。

各种纾困帮扶措施正如­及时的“免费午餐”,可能是小微餐饮企业的­一线生机。陈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: “《行动方案》中提及的各种延期纳税、缓缴公积金等政策,我都会去尝试。现在最重要的是,让我的店活下去。”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