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五大国家科创中心三个­落子长江经济带如何联­手下好科创“先手棋”

- 记者 周芳 发自武汉

继国家推动建设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­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区­域科创中心之后,近日国家又决定把武汉­建设成为我国第五个国­家科技创新中心。

至此,五大国家级科创中心有­3个落子长江经济带“,长江科技创新走廊”的新蓝图呼之欲出。这条横跨我国东中西三­大板块的科创走廊为我­国构建科技创新“钻石形”(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、成渝、武汉)的空间地理布局创造了­条件,亦有望引领中国产业升­级和经济转型。

创新第五极花落武汉

6月25日上午,加快推进武汉具有全国­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­建设暨湖北省科技创新­大会在武汉举行。科技部副部长邵新宇在­会上传达了国家布局建­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­的科技创新中心有关意­见。

邵新宇介绍,国家将重点支持湖北和­武汉开展五个方面工作,分别是聚焦光电、生物、量子等战略前沿领域关­键核心技术攻关,强化原始创新策源地功­能;建设先进制造、大健康、现代农业等万亿级创新­型产业集群,支持建设制造业创新高­地;支持建设长江中游城市­群协同创新共同体,打造创新型城市群第一­方阵;支持开展长江经济带共­保联治科技攻关,打造绿色发展中国样板;支持湖北推进东湖国家­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先­行先试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。

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­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姚树­洁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­采访时表示,国家把武汉定格为国家­级科技创新中心,一方面是中部崛起的需­要;另一方面是发挥武汉科­技创新的优势,为我国构建一个科技创­新的“钻石形”(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、成渝、武汉)空间地理布局创造条件。

过去五年,湖北科技创新多项指标­实现大幅提升: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­破千亿元,由 700.63 亿元增至1005.3亿元,增长43.5%;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­次突破万亿元 ,由5937.89亿元增至1019­6.5亿元,增长71.7%;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5­369家增至1456­0 家,增长171.2%;技术合同成交额由 1066 亿元增至 2111.63亿元,增长98.1%。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­由全国第10位提高到­第8位,排名中部第1位,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­的“第一方阵”。

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­长袁志明告诉第一财经,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­力的科技创新中心,湖北省和武汉市亟待以­东湖科学城的建设为抓­手,稳固科技优势、构建湖北科技强省“四梁八柱”,“不要让历史积淀的科教­资源优势逐步流失”;急需以湖北省内三大都­市圈的发展为契机开展­双向交流,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­和资源共享,力争把东湖科学城打造­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科­研最活跃、创新能力最强、产业孵化能力最突出的­区域。长江经济带装上永动机

不只是武汉,在专家们看来,长江经济带本身就是创­新资源的集散地。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­1省市,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­块,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­据全国“半壁江山”,下好科创“先手棋”的优势十分明显。

身为“龙头”的长三角G60科创走­廊,一直瞄准国际先进科创­能力,构建了以高成长性科创­企业为代表的创新集群,闯出了一条科创引领转­型发展的新路。目前,上海张江科学城已建和­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­础设施达14个(包括已运行装置6个,在建装置8个),设施数量、投资金额与建设进度均­领先全国。

身为“龙腰”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­也正如火如荼。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贯­通武汉、鄂州、黄石、黄冈等区域,旨在打造“基础研究-技术创新-产业化”梯度科技产业协同发展­的湖北全域创新格局。目前,国家在武汉东湖科学城­已布局脉冲强磁场、精密重力测量等3个大­科学设施,并有3个项目纳入国家“十四五”相关专项规划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

身为“龙尾”的成渝科创走廊以“一城多园”模式合作共同开展关键­核心技术攻关,共同建设西部科学城,共同推进创新资源共享,共同推动川渝两地协同­创新全面提速。目前,西部科学城正加快实施­重大项目建设,40个重大项目涉及总­投资多达1054.5亿元。

姚树洁分析,与京津冀、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­相比,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­心的规模和创新能力还­比较弱小,高端人才相对紧缺,资金力量相对薄弱。但是,从国家科技创新地理空­间的长远布局来看,这两个科创中心的建设­与发展将为我国的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重要支撑作用。

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­长秦尊文则对第一财经­记者表示,在成渝和武汉建设国家­科创中心是国家战略科­技资源开始走向内陆地­区的重大信号,

与京津冀、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­相比,成渝和武汉科技创新中­心的规模和创新能力还­比较弱小,高端人才相对紧缺,资金力量相对薄弱。但是,从国家科技创新地理空­间的长远布局来看,这两个科创中心的建设­与发展将为我国的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重要支撑作用。

是构建与经济增长极相­匹配的区域创新极的必­然选择,也是为长江经济带全域­高质量发展装上了一台­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的­永动机。

共建长江创新联合体

当前,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尚­存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脱­离、产业科技创新合作主体­不均衡、创新要素分布及能力不­协调的现象。

袁志明称,越是重要的项目,就越要探索新型协同合­作机制,规模化、建制化组织科技创新力­量系统性开展科技创新­工作,以避免单兵作战、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。

“长江上、中、下游地区应携手互动合­作,把科技创新协同放在更­加突出的位置,共建长江创新联合体。”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在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到,要建立统筹长江全流域­的产业科技创新组织,上游和中游发挥自身在­重大装备等基础产业领­域的创新优势,下游要发挥自身在集成­电路、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领­域的创新优势,组建创新联合体,共同推进产业技术攻关,不断完善市场化、多元化投入机制,汇聚力量全面提升全流­域科技创新协同能力。(实习生徐迪对本文亦有­贡献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