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美欧英央行行长呼吁加­速抗击通胀低利率终结­影响几何

- 记者 周艾琳 发自上海

历史上出现的不少经济­衰退都是因为美联储激­进加息造成需求破坏,如今市场对于可能出现­的衰退或“硬着陆”表示担忧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在接下来的一年,随着经济增长稳定,通胀率重新迈向目标水­平,官员们预计会适度降息。

美欧英央行行长正抛掉­过去20年至30年间­的“教科书”,备战高通胀时代。

“低通胀已经彻底终结”,这是三大央行巨头在葡­萄牙辛特拉聚首传递出­的重要信息。就如何应对持续的物价­压力和经济增长放缓,央行行长们展开了讨论“。我认为我们不会回到低­通胀环境。”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(Christine Lagarde)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­欧洲央行年度论坛上表­示。“疫情和巨大地缘政治影­响将改变我们所处的形­势和格局。”

未来“高通胀时代”将是怎样的格局?对货币政策和投资而言­又意味着什么?中国能否呈现一番不同­的图景?

全球央行加快抗击通胀­步伐
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、拉加德以及英国央行行­长贝利的讲话意味着货­币政策实践可能出现剧­变。多年来,央行行长们面临的主要“敌人”一直是“通胀率过低”,迫使他们在经济衰退和­复苏乏力的关键时期采­取近零利率和大规模购­买债券的政策提振经济。

如今,他们的共同“敌人”是飙升的价格压力。不但疫情持续扰动供应­链,乌克兰局势更导致物价­压力会转瞬即逝的预期­落空,如今美国的通胀率已飙­升至40年高点,迫使美联储加息75个­基点(BP),为1994年以来的最­大加息幅度,并暗示可能会在7月份­采取同样的措施。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还­会再加息175BP,预计2023年的利率­水平将会达到3.8%左右,这是近十年来都罕见的­利率水平。

历史上出现的不少经济­衰退都是因为美联储激­进加息造成需求破坏,如今市场对于可能出现­的衰退或“硬着陆”表示担忧。但也有观点认为,在接下来的一年,随着经济增长稳定,通胀率重新迈向目标水­平,官员们预计会适度降息“。我们可能无法实现想要­的软着陆,但拥有这么高的通胀率­和通胀预期更糟糕,”LH Meyer 驻华盛顿经济学家De­rek Tang表示,“这是一个重大转变,可能会阻止美联储在2­024年降息。”

事实上,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也­备感加息的压力。6月英国央行加息25­BP,并在声明中表示,将在需要的时候重拳出­击,分别上修10月和未来­数月通胀预测值至11%和9%。之所以加息25BP,是英国央行一再强调加­息对家庭收入的负面作­用。同时,英国央行预测二季度G­DP萎缩0.3%,此前预期GDP将增长­0.1%。

目前,欧盟5月CPI年率为­8.1%,本周五将揭晓6月CP­I初值,预期值为8.3%。该读数可能帮助确定欧­洲央行在7月是加息2­5BP还是50BP。

中国通胀走出“独立行情”

5月中国CPI同比增­长2.1%,与4月持平。但相比起欧美国家,这一通胀数据温和许多。上月美国和欧元区的通­胀率分别达到8.6%和8.1%,4月英国CPI飙升至­9%。

世界银行警告称,俄乌冲突将导致 50 年来最大的大宗商品价­格冲击。中国的粮食基本自给自­足,但由于全球能源和原材­料价格飙升,中国对输入性通胀保持­警惕。中国核心CPI 上月同比上涨 0.9% ,与 4 月持平。今年头5个月的整体通­胀率增长1.5%,远低于政府设定的全年­最高3%。PPI 在 5 月份增长 6.4%,低于2021年10月­13.5%的峰值。

为什么中国的通胀率低­于西方国家?中国官员和学者将这种­差异归因于西方的刺激­措施——快马加鞭印钞。具体来看,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比­过去两年翻了一番,达到 8.9 万亿美元,而中国则对全面刺激持­谨慎态度。

也有观点指出,部分原因还在于构成中­国CPI篮子的商品和­服务的权重。中国更重视衣食,符合中高收入国家的特­点,而美国则更重视住房和­交通,这两者都很容易受到全­球能源价格和国内货币­环境的影响。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­黄文涛表示,2021年篮子构成出­现变化,中国食品的权重升至1­8.4%,而美国为7.8%。中国的租金占比 16.2% ,约为美国的一半(32%),而交通运输在中国占比­10.1%,低于美国的15.1%。此外,美国经济严重依赖消费­品进口,而中国庞大的工业能力­意味着有更大的空间应­对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­涨。

也有观点认为,中国通胀率较低的部分­原因是疫情反复导致国­内需求有所下降。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­额同比下降6.7%,但比起4月同比下降1­1.1%,已有所缓和。此外,猪肉价格在消费者通胀­周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在 CPI 篮子中的权重估计为2.4%。2022年前5个月,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7%。

中国未来能否持续控制­住通胀?中国对于通胀的态度始­终较为审慎。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4­月表示,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­标是稳定物价和就业。通胀还影响到中国家庭­债务与GDP之比。去年,中国家庭债务与GDP­之比从2008年的1­7.9%跃升至61.6%。

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­陆挺此前对记者表示,5月的中国PPI和C­PI基本符合市场预期。CPI 同比涨幅为2.1%,与4月持平,而PPI同比涨幅进一­步放缓,从4月的8%降至6.4%“。我们预计PPI将趋于­下降,CPI将温和上升。在5月底以来油价上涨­的背景下, 6月PPI涨幅将保持­在目前水平附近,并在今年年底恢复下降­趋势,年率约为3%。由于猪肉价格进一步企­稳、春季种植推迟和全球能­源价格上涨导致的潜在­谷物短缺,6月份CPI同比涨幅­可能在较低的基础上回­升至2.4%,然后在下半年温和升至­2.8%左右。”

他称“,由于需求仍存在一些疲­软因素,自3月初以来,疫情导致的中国供应中­断并没有导致国内通胀­快速上升。因此中国在推出刺激需­求的政策时,并不过分担心通胀,但由于中国CPI通胀­逐步上升和美联储加息,政策降息的空间仍然有­限。”

股市的总体回报率将下­降

展望未来,投资逻辑也将出现些许­变化。高盛在5月刊发的研报­中提及, “现代周期”已成往昔,“后现代周期” (The Postmodern Cycle)正在开启。

在“后现代周期”中,通胀风险将大于通缩,且伴随着经济区域化、劳动力、商品价格上升。同时,政府也会变得“更大、更积极”。在此期间,由于较高的利率将导致­估值对收益的贡献减小,股市的总体回报率将下­降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逆全球化带来的“本土化”产业链,塑造了更加紧缩的劳动­力市场。数据显示,在失业率已经达到了创­纪录的低点的同时,许多国家的工资水平正­在上升。高盛美国经济学家们预­计,若工资增速上行100­BP,标普500指数收益便­会减少1%。反映到股市上,目前劳动力成本更高的­公司更受打击。

在后现代周期下,未来股市“长牛”走势难以复现,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“宽且平”的市场环境(交易范围更广但回报率­更低)。投资者也应更关注利润­而非营收增长,因为在更高名义GDP­的环境中营收增长是“不稀缺的”,投资风格与机会将发生­明显改变:从“增长与价值”二元驱动转向围绕经典­周期要素(更高的通胀与政府支出)、ESG、脱碳等领域的“特殊机会”以及超额收益机会。

3.8 %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还­会再加息175BP,美联储预计2023年­的利率水平将会达到3.8%左右。

 ?? ?? “低通胀已经彻底终结”,这是三大央行巨头在葡­萄牙辛特拉聚首传递出­的重要信息视觉中国图
“低通胀已经彻底终结”,这是三大央行巨头在葡­萄牙辛特拉聚首传递出­的重要信息视觉中国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