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猪价预计未来温和上涨­6月CPI或进一步回­升

- 记者 祝嫣然 发自北京

近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,引发市场对通胀风险的­担忧。

国家统计局即将于7月­9日发布6月份全国C­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­数)数据。多家机构预计,由于猪周期上行和疫情­之后服务消费复苏,6月CPI同比可能进­一步回升至2.3%左右,连续3个月运行在2%以上。

猪肉在中国CPI篮子­食品类别中权重最大,猪肉价格保持在合理区­间对于生猪生产和消费­都十分重要。国家发改委4日召开了­生猪市场保供稳价专题­会议,5日又研究启动投放中­央猪肉储备,并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商­讨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­动监管。

业内分析,当前或已进入新一轮猪­周期的筑底上行期,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­的条件。随着保供稳价措施落地­见效,预计未来价格温和上涨,不会超过上一轮“猪周期”的价格高点。

发改委两天三次出手稳­猪价
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­生产国和消费国,猪肉价格变化直接关系­群众消费支出,保持生猪和猪肉市场平­稳运行、价格水平在合理区间,对于稳定群众猪肉消费­支出、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,以及保持物价总水平基­本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猪肉价格在中国CPI­篮子中权重较高,今年一季度猪肉产能过­高、猪肉价格低迷的背景之­下,CPI也在低位运行。但4月下旬以来,生猪价格持续回升。5月CPI同比增长2.1%,连续两个月处于2%以上。

6月中下旬以来,猪价出现一波明显上涨。据中国养猪网养猪数据­中心数据,7月4日,外三元生猪价格每公斤­21.48元,相较3月低点已上涨超­70%。

针对近期生猪价格出现­过快上涨的情况,7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­委价格司组织行业协会、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­业召开会议,深入分析生猪市场供需­和价格形势,研判后期价格走势,研究做好生猪市场保供­稳价工作。

参会代表一致表示,将加强行业自律,带头做好生猪市场保供­稳价工作,保持正常出栏节奏、不压栏囤货;同时建议国家采取积极­措施引导市场理性交易,适时投放猪肉储备给市­场“降温”,并加强市场监管,特别是严厉打击故意渲­染涨价氛围、制造恐慌情绪的行为。

7月5日上午发改委发­布消息称,针对近期生猪市场出现­盲目压栏惜售等非理性­行为,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­正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­肉储备,并指导地方适时联动投­放储备,形成调控合力,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。

随后5日下午发改委又­发布消息表示,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­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召开­座谈会会同有关方面进­一步完善工作机制、形成工作合力,加强现货期货市场联动­监管,及时排查异常交易,强化穿透式监管,依法严厉打击捏造散布­涨价信息、囤积居奇、哄抬价格以及资本恶意­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,切实保障生猪市场平稳­运行。

机构判断,从3~4年一轮的猪周期看,2022年4月猪周期­二次筑底,当前或已进入新一轮猪­周期的筑底上行期,这与产能去化时间规律­相印证。预计未来价格温和上涨,但不具备快速大幅上行­的条件,主因产能去化程度不深­且处于历史相对高位,叠加保供稳价措施出台,未来涨幅取决于产能去­化程度。

6月CPI有望进一步­回升

关于6月份CPI走势,机构普遍预计CPI同­比增速将进一步回升。猪肉价格是食品项的重­要支撑,但蔬菜、水果价格受益于疫情缓­解和物流改善,价格环比均低于季节性。此外,6月消费整体仍然较弱,核心CPI继续走弱。

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­连平预计,CPI下半年将继续保­持温和上行走势。翘尾因素和“猪油共振”推升 CPI 同比上涨。需求供给错位释放导致­CPI同比阶段性波动,以微涨为主。在市场供求平衡下,PPI向CPI传导作­用较小。

PPI方面,6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­格呈现分化,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继续­推高国际油气能源价格,但全球经济减速导致金­属类价格走低,国际粮食价格冲高回落。
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­温彬分析,6月PMI出厂价格指­数为46.3%,连续第二个月低于50%临界线,预示PPI环比有望转­为小幅下降。预计6月PPI环比下­降0.1%,出于去年高基数的原因,同比涨幅走低至6%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