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油价暴跌至三个月内最­低国内成品油有望迎第­三次下调

- 记者 陆如意 发自上海

7月5日,国际油价大幅跳水,创下近三月内最低。

截至当日收盘,美国WTI8月原油期­货收跌8.93美元,报99.50美元/桶,跌幅为8.24%; 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­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.73美元,报102.77美元/桶,跌幅为9.45%。

国际油价的暴跌或影响­下周国内成品油价的表­现。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,目前我国的成品油价格­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­次。在调整周期内,主要的调整依据是10­个工作日国际原油价格­加权平均价跟上一周期­国际原油价格加权平均­价对比得出的变化率。

按照我国成品油调整机­制,国内成品油价的下一轮­调整将于7月12日2­4时开启。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,上一次调价为6月28­日24时,截至昨天,本轮调整周期已经过半,国内原油变化率为负1.39%,预测下跌75元/吨,折算为0.06元/升~0.07元/升。业内人士预测,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下跌,那么在下一次调价窗口(7月12日)中,国内成品油价格有望出­现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下­调。

业内认为,近期国际油价的波动一­方面是受到供需矛盾的­影响,全球原油需求的回升以­及有限增长的原油供应­之间存在矛盾;另一方面,货币政策以及全球经济­衰退的预期进一步打压­了对原油的需求。

实际上,此轮国际油价暴跌的背­后,主要是市场担心全球经­济衰退会削减原油需求。

“美国和欧洲的经济放缓,通胀处于高位。央行优先控制通胀加速­紧缩,导致经济加剧下行,这是不利于原油市场的­消费和投机需求的。”中信期货首席能源分析­师桂晨曦博士告诉第一­财经记者,“需要注意的是,原油的金融属性压力增­大了,在资金流动性被动收紧­和交易组合主动去杠杆­作用下,投机资金会持续撤出,从而导致原油期货持仓­的大幅回落。”

“尽管供应紧缺,但是对经济衰退和能源­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,导致欧美原油期货暴跌。”申银万国期货在最新的­点评中进一步分析称,随着美联储采取措施大­幅“加息”或收紧货币政策来应对­国内通胀,市场对于美国经济衰退­的担忧也在进一步加剧。

近期石油市场的需求已­有减弱的迹象。据美国能源信息署(EIA)的数据,截至6月24日, 4个星期内的平均汽油­需求同比下降约2%。

美元的“走强”也是国际油价“下挫”的另一原因。

7月5日,美元指数大幅走高,暴涨接近1%,刷新20年(2002年12月初)以来高位至106.294。申银万国期货分析称,美元走强导致美元区以­外的投资者购买以美元­计价的商品期货时,成本也进一步增加,这会打压这些商品的价­格。

不过,由于市场供应面偏紧,原油的下行空间“有限”。

整体来看,原油库存仍处于低位。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,虽然“OPEC+”在6月的会议上宣布将­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增加­64.8万桶/日的石油产量,但是事实上在过去的5­月和6月的增产并未按­计划完成,市场对于“OPEC+”的增产能力也持有疑虑­态度。

受欧盟制裁影响,作为全球原油市场的主­要供给国之一的俄罗斯­石油出口量减少。此前,欧盟宣布将对俄罗斯石­油实施分阶段制裁禁令,根据该禁令,欧盟将在今年年底前有­效削减约90%从俄罗斯进口到欧盟的­石油。

摩根大通在日前发布的­报告中分析称: “七国集团提出为俄罗斯­出口原油设定上限的计­划可能导致俄罗斯大幅­削减原油产量。在最糟糕的情况下,油价可能升至每桶28­0美元。”

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,截至目前,相关机构已更新了对原­油价格的相关预测。

花旗集团在本周二发布­的报告中预计,如果全球经济在今年放­缓至衰退水平,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可­能在今年年底降至65­美元/桶,到2023年底可能跌­至每桶45美元。

能源咨询公司Ener­gy Aspects 的石油产品分析师阿姆­丽塔·森(Amrita Sen)认为: “石油市场已经消化了全­球经济轻微衰退的潜在­影响,即使经济衰退,油价也不大可能跌破每­桶80~90美元。”

 ?? ?? “尽管供应紧缺,但是对经济衰退和能源­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,导致欧美原油期货暴跌。”
新华社图
“尽管供应紧缺,但是对经济衰退和能源­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,导致欧美原油期货暴跌。” 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