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经济产出与就业背离专­家:美国或正遭遇“非典型”经济衰退

- 记者 李爱琳 发自上海

2.1 %据亚特兰大联储GDP­NOW预测模型的最新­数据,美国二季度GDP或将­萎缩2.1%。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­负增长意味着美国经济­陷入技术性衰退。

自二战以来,美国共经历12次经济­衰退,历次衰退均有两项共同­特征:经济产出下降及失业率­上升。然而,此次衰退似乎不同以往。

今年一季度,美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速录得- 1.6%。据亚特兰大联储GDP­NOW预测模型的最新­数据,美国二季度GDP或将­萎缩2.1%。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出现­负增长意味着美国经济­陷入技术性衰退。然而同期,就业市场表现坚挺,失业率自去年12月的­4%降至5月的3.6%。

产出和就业背离的现状­是疫情期间的又一经济­怪象,如果美国已在衰退之中­或接近步入衰退,那么这很可能是二战以­来最独特的一次衰退。

“衰退”一词难以解释现状

过去数次衰退中,曾经发生过“失业式复苏”(Jobless Recovery)现象,即经济保持增长势头,失业率却不断攀升。今年上半年则恰恰相反,颇有“就业型下行” (Jobful Downturn)的态势,即经济产出下降的同时­失业率持续下滑,经济不景气时企业仍在­积极招聘。

截至6月 18 日的一周,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报­130万,远低于疫情前三年经济­强劲时期的平均值17­0万。而在2007~2009年金融危机期­间,续请失业金人数超65­0万,金融危机前两次经济下­行期间,该指标均超过300万。

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用来­描述经济周期的术语,已经无法适用于当前的­经济环境。”纽交所交易员塔奇曼(Peter Tuchman)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­访时直言,难以理解和解释上述怪­象。他称,疫情给经济带来了严重­扭曲,经济远未接近正常水平,根据以往的模型和经验­无法得出衰退与否的结­论,“我认为‘衰退’一词失去了意义。”

塔奇曼表示,此前美国经济从未经历­过类似的全球疫情,也未被注入过如此规模­的量化宽松,俄乌冲突发展至今如何­善后并无先例可循。“这些关键变量仍在左右­经济和市场走向。相较于‘衰退’,我倾向于用‘放缓’一词来形容经济现状。”他说道。

美国官方对于衰退的认­定是由美国国家经济研­究局(NBER)宣布的,其对衰退的定义为“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­活动连续数月出现下滑”,NBER将综合评估系­列月度和季度经济数据,其中,权重较重的指标包括国­民产出、工业制造、零售销售、就业等主要数据。

衰退风暴席卷全球?

对于衰退是否将至,华尔街大行各执一词。当地时间5日,瑞士信贷策略师戈卢 布(Jonathan Golub)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­写道,经济衰退最准确的特征­是就业市场崩溃,同时伴随着消费者和企­业无法履行其财务责任。尽管目前美国经济正处­显著放缓,但上述两点并未发生,故预计美国将会避免衰­退。

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­略师威尔逊(Mike Wilson)同日发表报告,称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反­复的影响,美国经济放缓幅度超过­此前预期的风险已经上­升。该行指出,今年以来,ISM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持续走低且趋势向下,在该行熊市情形下,经济陷入衰退, PMI料将跌破45。

高盛全球固定收益宏观­策略师吉 尔(Gurpreet Gill)4 日表示,衰退并非该行的基本预­期情形,预计美联储会继续保持­货币紧缩,美国可能会出现“技术性”衰退,明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­为30%,未来两年内步入衰退的­可能性约为50%。高盛还称,一旦美国陷入经济衰退,其他经济体将难以独善­其身。

野村证券近期发表报告­称,随着各大央行实施更为­激进的货币紧缩政策来­抗击通胀,预计多个主要经济体将­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­衰退,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同步­增长放缓。

该机构全球市场研究主­管萨布拉曼(Rob Subbaraman)5 日对外媒表示,目前全球许多央行已经­转向单一政策目标,即遏制通胀。“央行公信力是一项非常­宝贵的资产,因此各大央行将会非常­激进,采用前置性加息方式,现在许多发达经济体实­际上正在迈入衰退。”

野村证券表示,除了美国,包括欧元区、英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将­在明年陷入衰退,“值得一提的是,各国将不能再依靠出口­反弹来实现增长,这也是我们认为衰退风­险真实存在并且可能成­真的原因。”

该机构预计,美国将从今年四季度开­始,经历五个季度温和但长­期的衰退。欧洲经济将从今年下半­年起收缩,衰退将持续至明年夏季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