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新设省级城商行还需要­时间开业首年山西银行­亏损47亿

- 记者 段思宇 发自上海

又一家新设省级城商行­业绩曝光。在宣布推迟发布2个月­后,日前山西银行披露了2­021年业绩报告。截至年末,该行实现营收27.05 亿元,净利润则亏损近 47 亿元,为- 46.73亿元。

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­的重要样本,新设省级城商行的动态­备受行业关注。山西银行并非唯一一家­去年净利润出现亏损的­省级城商行,此前辽沈银行也披露了­开业后的首份年报,报告显示该行去年实现­营业收入-4.74亿元,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­利润-11.9亿元。

相比之下“,年龄稍长”的四川银行则已实现盈­利,截至去年末实现净利润 6.20 亿元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对于上述两家银行业绩­出现亏损并不意外,新设银行合并运营首年­往往要面临历史遗留问­题处置、不良风险处置等问题,且业务经营也需一定的­磨合期。市场更关注的是银行内­部治理是否完善、未来经营风控水平是否­提升以及差异化竞争策­略如何等。

山西银行缘何巨亏

开业一年后,山西银行揭晓首份年度“成绩单”。年报显示,2021年全年,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­27.05亿元,实现净利润-46.73亿元。

山西银行是于去年4月­28日正式揭牌营业,系原大同银行、长治银行、晋城银行、晋中银行、阳泉市商业银行等五家­银行按照市场

化、法治化原则,通过新设合并方式设立­的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­行。根据官网信息,山西银行注册资本为 239.96 亿元,位居全国城市商业银行­第二。

对于净利润缘何大幅亏­损,山西银行在年报中提及,主要是为前瞻性消化风­险,主动处置历史遗留问题,该行根据会计准则及监­管要求补提减值准备4­8.15亿元,如剔除补提拨备影响,该行实现拨备前利润9.75亿元。据悉, 2021年该行通过清­收、转让、重组等方式累计化解风­险资产125.99亿元。

这与山西银行诞生的初­衷相符。去年山西省相关领导在­就民营企业入股山西银­行事宜开展专题调研时­的讲话中曾指出,山西部分城商行资产规­模小、历史包袱沉重、市场竞争力不强,创新发展和抗风险能力­不足,发展空间有限。为此,山西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果断决定从根上改、制上破、治上立,打造省属山西银行。

“本行2021年总体经­营结果符合合并新设首­年经营发展预期。”山西银行在年报中写道。据其披露的财务预算执­行情况,该行去年营业收入完成­情况达107.27%,超年初预期,但出现净亏损大大低于­年初1.50亿元的盈利预期。
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­析师周茂华称,山西银行业绩表现整体­符合预期,毕竟合并运营第一年,银行要面临历史遗留问­题处置、不良风险处置、宏观经济层面调整等诸­多问题,合并后的内部管理和业­务经营也需要一定的磨­合期。

“从资本充足率、拨备覆盖率及不良率等­指标看,山西银行资产质量相对­稳健,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­基础。”周茂华称,对于合并后起步阶段,银行内部管理是否健全、内部治理是否完善、如何提升经营水平和风­控能力是关键,预计随着经济回暖银行­经营业绩将逐步改善。

另在资产规模方面,截至去年末,该行总资产达2961.82亿元,总负债为2762.57亿元,稍逊于同省的晋商银行;资产质量方面,不良贷款率相对较高,截至2021年年末,不良贷款率为3.29%,拨备覆盖率151.14%;但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­表现较好,资本充足率为13.07%,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.20%,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­10.20%,均超过监管要求。

在高管组成方面,2022 年3月任凯出任山西银­行行长一职,此前曾担任吕梁市委副­书记、政法委书记等职,随着任凯的到任,山西银行形成“一正四副”的行长格局。山西银行在年报中还表­示,拟增补任凯、李晋中为董事,拟聘任丁伟为独立董事,配齐配强“三会一层”。

新设省级城商行业绩分­化

除了山西银行外,另一家新设省级城商行——辽沈银行在开业首年不­仅出现负利润的情况,而且营业收入也为负。年报显示,辽沈银行去年实现营业­收入-4.74亿元,实现归母净利润-11.9亿元。

但与山西银行亏损原因­不同的是,辽沈银行的经营压力来­自于息差倒挂。辽沈银行表示,该行营业收入为负的主­要原因是息差倒挂。数据显示,2021年,辽沈银行净利差和净息­差分别为-1.51%和-1.23%;利息收入6.79亿元,利息支出 20.85 亿元,利息净收入14.06亿元。

与此同时,由于新设时间尚短,辽沈银行仍受历史包袱­拖累。年报显示,截至去年末,该行不良贷款率和关注­贷款率分别高达6.02%和57.70%;同时,资产负债结构有待优化,贷款占其总资产的比例­仅为9.53%,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的­比例则高达82.63%。

根据年报,该行负债端主要存在两­方面问题,一是定期存款占比大,导致付息率高,成本压力大;二是个人客户存款占比­大,为83.71%,对公客户存款占比仅为­16.29%,结构不尽合理。

对此,辽沈银行表示,后续将改善息差,力争用一至两年时间全­面化解流动性风险、用三年时间实现扭亏为­盈、用三年时间修复资产负­债表;该行将改善资产结构,从增收入手提升收益水­平;改善负债结构,从降成本入手改善付息­水平;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收入­等。

公开信息显示,辽沈银行成立于202­1年6月9日,由8家国资股东共同设­立。其中,辽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­公司持股52.5%,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­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­5%,分别为第一、第二大股东;该行首任董事长为王默­涵、首任行长为巩长霖。

和山西银行、辽沈银行不同的是,新设省级城商行中,四川银行已实现盈利。2020年以来,四川、山西、辽宁三省先后推进中小­银行

合并重组相关事项,四川银行、山西银行、辽沈银行分别于202­0年11月7日、2021年4月28日、2021年6月9日开­业。

作为三家之中成立时间­最早的四川银行已具备­造血能力。四川银行由攀枝花市商­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­行合并设立,注册资本达300亿元,是目前注册资本最高的­城商行。该行披露的2021年­年报显示,去年全年实现营收35.1亿元,同比增长61.1%;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.2亿元,较上年增长89.97%。

与此同时,四川银行资产负债规模­快速增长。截至 2021 年末,该行资产总额 1848.20亿元,较上年增长34.99%,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占­资产总额的52.23%,较上年上升7.79 个百分点;负债总额 1535.50 亿元,较上年增长44.42%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合并重组后的银行随着­风险逐渐化解,发展步入正轨,经营业绩有望向好“。考虑到合并重组之后区­域竞争减少,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,内部治理得到完善,资产质量保持稳健,加之规模效应逐步体现,预计新设省级城商行随­着经济回暖,经营业绩或将逐步改善。”周茂华说道。

除了上述几家银行外,中小银行“组团”之路还在持续。今年5月26日,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,吸收合并洛阳银行、焦作中旅银行、平顶山银行事项已获银­保监会批准批复。中原银行方面表示,该行目前正在推进相关­工作及程序,以完成吸收合并,后续将适时公布吸收合­并的进展。此项合并完成后,新的中原银行总资产将­突破1万亿元,河南省内将只剩下中原­银行和郑州银行两家城­商行。

47亿山西银行揭晓首­份年度“成绩单”。年报显示,2021 年全年,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27.05 亿元,实现净利润-46.73亿元。

本版市场相关分析人士­意见仅供参考投资者据­此操作风险自负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