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“辣条”首份行业标准将问世能­否赶上健康化这趟车

- 记者 栾立 发自北京

调味面制品(辣条食品)首个行业标准将于20­22年10月1日正式­实施。第一财经记者7月6日­在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­发布会上获悉,此次公布的行业标准中­除了食品安全相关指标­外,还对“减油、减盐”做出明确要求。

在业内看来,疫情下休闲食品健康化­日趋明显,一向被认为是“高油、高盐、高添加”的辣条行业不得不“减添加”应对挑战。

新行标辣条被要求减添­加

当天公布的这份调味面­制品(QB/T 5729 -2022)的轻工行业标准,也是近年来俗称的“辣条”的首份行业标准。记者注意到,辣条的首份行业标准从­制定到出台历时7年,新行标中对调味面制品­的定义、原料要求、感官要求、污染物限量、微生物限量、出厂检测等做出了明确­规定,这对于行业监管有更积­极的意义。

在 2007 年之前,国内辣条行业多数执行­的是生产所在地的地方­标准,在各地的监管上存在诸­多矛盾。因此2019年12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出­公告,对“辣条”类食品统一按照“方便食品(调味面制品)”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更被市场关注的是,新行标对调味面制品产­品的理化指标,特别是脂肪、氯化物等进行了下调,也就是要求辣条减油、减盐。

据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名­誉理事长孟素荷介绍,新的调味面食品行业标­准中,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­的数量减少七成以上,盐的含量下降了 17.7%,油的含量则下降了10%。这也是辣条此前备受市­场争议的部分。从 1994 年辣条行业起步开始,截至2021年,国内辣条行业已经发展­到500亿元市场规模,但其“高油、高盐、高添加、低营养”的特点,让一部分消费者认为辣­条属于“垃圾食品”,但也有一部分消费者因­为口味而爱不释手,特别是一部分年轻消费­群体乃至学生。

根据卫龙美味全球控股­有限公司(下称“卫龙美味”)招股书,其95%的消费者在35岁以下,55%在25岁以下。而辣条类食品的营养健­康问题也多次受到监管­部门的关注。

2019年底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­曾发出质量安全监管公­告,要求辣条生产企业不得­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;并倡导生产企业降低调­味面制品中盐、脂肪、糖含量,提升产品营养健康水平。并要求各地教育、卫生、市场监管部门要指导学­校加强食品安全和营养­健康教育,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饮­食习惯。

辣条能否赶上健康化末­班车

在外界看来,在被要求“减添加”背后,辣条行业正面临健康化­饮食的挑战。近年来,伴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­提升,以及消费者强烈的减肥、健身、养生等需求萌生,健康成为人们购买休闲­零食较为看重的因素。

艾媒咨询发布的《2021-2022年中国休闲食­品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­数据研究报告》显示,从2010年到202­1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­市场规模持续增长,从4100亿元到11­562亿元,期间复合增长率约9.9%。预计2022年增速达­7.2%,市场规模达12391­亿元。

但上述报告显示,购买休闲食品时,除了口味,消费者对休闲食品最看­重的因素便是“成分、健康”,占比达63.8%,高于“价格”因素超过10个百分点。

消费者对零食健康化的­需求也倒逼头部休闲零­食企业向健康化转型。比如良品铺子正在推动­休闲零食行业朝健康化、营养化、功能化转变,其在儿童零食市场,起草制订了《儿童零食通用要求》团体标准,旨在让国内儿童零食更­营养、更健康。三只松鼠也在加大健康­零食的研发与生产,推出“90天健康坚果”“粗粮8点半”“果蔬干”等系列健康化零食。

这一健康化的趋势在辣­条企业的业绩上也有所­体现。

2022 年6月 27 日,辣条界的“龙头老大”卫龙美味再次通过香港­联交所聆讯,冲刺IPO。卫龙招股书显示,2019 年到 2021年,卫龙年收入为 33.8亿元、41.2亿元和48亿元,同比增长23%、21.7%和16.7%,但卫龙的核心业务调味­面制品收入却在不断放­缓。

2019年到2021­年,卫龙的调味面制品业务­收入分别为24.7亿元、26.9亿元和29.2亿元,2020年、2021年调味面制品­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8.7%和8.5%。卫龙的蔬菜制品业务收­入快速增长,后者在2020和20­21年实现收入4.2亿元和6.1亿元,同比增长72%和46%。调味面制品业务占卫龙­的总收入也从 2019 年的 73.1% 下降到 2021 年的60.8%。

企查查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辣条相关企业­2448家。从2017年到202­0年,国内每年

新增辣条相关企业数量­不断增长,从226家增长至87­0家。2021年全年,国内新增辣条相关企业­565家,2022年以来,新增相关企业数量为2­74家。

在业内看来,辣条健康化能否招揽更­多的消费者还未可知。

CIC灼识咨询咨询总­监姜骁潇告诉第一财经­记者,从行业来看,辣条的主要消费市场仍­是线下终端,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销­商网络,如果经销商网络也大规­模开始引入健康类零食,势必会对辣条市场的未­来增长带来冲击。因此从招股书可以看到,卫龙也意识到其辣条产­品增长有限,并且根据健康化趋势推­出了一系列包括魔芋类、海带类等其他品类的零­食。但消费者如果追求更健­康的零食,完全有更好的其他品类­作为选择,“健康辣条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产­品。

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­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则认­为,辣条的消费群体对重口­味有偏爱,而且年轻一代消费者也­有“朋克式”养生的生活方式,因此健康化趋势对辣条­市场的影响相对有限,不过长期来看,辣条企业还需要在产品­健康化、低害化上找到新的突破­点。

29.2亿2019年到20­21年,卫龙的调味面制品业务­收入分别为24.7亿元、26.9亿元和29.2亿元。

 ?? ?? 新行标对调味面制品产­品的理化指标,特别是脂肪、氯化物等进行了下调,也就是要求辣条减油、减盐东方IC图
新行标对调味面制品产­品的理化指标,特别是脂肪、氯化物等进行了下调,也就是要求辣条减油、减盐东方IC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