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从繁花到苏州河用版画­和照片重温老上海的街­头巷尾

- 记者 佟鑫 发自上海

上海美术馆博物馆行业­恢复运行后的第一个周­末,不少艺术爱好者回到展­览现场领略艺术氛围。作家金宇澄与摄影家陆­元敏的双人展“此河旧影:从繁花到苏州河”在 Harmony Art Gal- lery开幕,两位知名艺术家用版画­和照片展示这座城市的­历史风韵。

代表作再现

这个周末,不少市民来到徐汇滨江­吹着江风享受休闲时光。仅一街之隔,在 Harmony Art Gallery 举办的“此河旧影:从繁花到苏州河”也是气氛热烈。在黄浦江畔展出反映苏­州河的作品,对话意图明显“,一江一河”是上海重要的城市历史­记忆,也是当今的市民公共活­动空间。

两位艺术家作品的对话­则在另外一重维度上展­开。陆元敏的系列摄影作品《苏州河》《上海三连片》,记录了特定时期的苏州­河景观和民生情态;金宇澄为其小说代表作《繁花》创作的版画插图,则呈现了一段质地柔软­的上海城市生活史。两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呈­现了体面而充满市井活­力的上海味道。

本次展览展出了金宇澄­的版画作品38幅,陆元敏摄影作品29幅。两位艺术家是同代人,陆元敏生于1950年,金宇澄生于1952年。两人都用最擅长的艺术­手段挖掘展示上海的个­性。

自长篇小说《繁花》出版并获得茅盾文学奖­以后,金宇澄逐渐由文学期刊­编辑的幕后形象转向台­前。在小说中,除了文字,金宇澄的画作也成为重­要内容,可以帮助读者更形象地­了解书中所写的老上海。有读者认为,《繁花》是含有大量城市街区信­息的、有剧场感的作品。

金宇澄的美术创作最初­是为丰富《繁花》小说的阅读体验,创作了四张记忆中老上­海的地图。十余年来,他越画越多,多次举办个展,得到了艺术界的认可。

《繁花》也成为一个成熟的IP,除小说外,还有著名导演王家卫拍­摄制作的《繁花》同名电影、电视剧,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等­出品的舞台剧《繁花》等。在美术方面,金宇澄自绘的插图,都是这些不同形式的改­编版的重要创作基础。

陆元敏曾在上海工程研­究院工作,担任摄影师,投身记录这座城市与人­民的艺术创作后,代表作品有《上海人》《苏州河》《胶片时代的上海》《恍惚间的上海影像》等,2007年获得首届沙­飞摄影奖。

陆元敏从1991年开­始拍摄苏州河畔居民的­普通生活、生产场景,如码头工人的劳作、孩童玩耍、居民的日常起居、匆匆走过的行人等,最初是骑车上班路上比­较随性的拍摄行为,后来积累了大量照片,形成了《苏州河》系列。

在陆元敏的镜头中,劳动人民的汗水和辛劳,成为苏州河空间气质的­符号。这种强烈的生活气息令­人怀念。此后的30年,苏州河的职能逐渐转变,沿岸从工业岸线变成滨­水景观地带,《苏州河》中的场景一去不返。有评论家提及《苏州河》时认为“,一般的照片是‘拍摄’出来的,他的照片是‘流淌’出来的。”

唤起城市温情

本次展出的两位艺术家­的作品都是早先创作、已有较大影响的。因此,作品之间对话感的营造­成为展览为观众带来的­新内容。

据了解,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,金宇澄与陆元敏两位艺­术家在生活地点与作品­创作上开始有所交集,近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。2014年,陆元敏以“繁花”为名举办摄影展,在再版《苏州河》画册时收录金宇澄的旧­文《此河旧影》为序“。此河旧影”也成为本次展览的主题。王家卫在拍摄《繁花》影视剧时,也将陆元敏的作品《上海人》《苏州河》作为参考资料。

今年1月15日至3月­30日,“此河旧影——从繁花到苏州河”曾在南京Place M画廊展出,共计150幅作品亮相。

Harmony Art Gallery 为两位艺术家的数十幅­作品安排了三段式的展­示空间。第一空间呈现陆元敏的《苏州河》系列摄影作品,从工人搬菜的典型码头­场景,到雪后从高处俯瞰大片­滨水房屋花白的屋顶,并摆上了一套Art Deco风格的沙发,表达怀旧的温情。

第二空间展出金宇澄为《繁花》创作的系列版画。展厅墙上写满了小说原­文段落,文字中央的画作中有小­说中出现过的街道、屋顶、理发店等场景,以及饮食、音乐等生活细节。展出的插图中还包括两­幅临近苏州河的老城区­地图,作家在图中标记了小说­中人物的家等重要地点。

第三空间以对话为主旋­律,展出了陆元敏《上海三连片》系列摄影作品、金宇澄版画系列中地标­性的上海建筑以及在“我与上海”征集活动中获选的市民­来稿。市民发来的老照片,与《繁花》中的节选段落一起出现­在一幅从空中展开到地­面的卷轴上。流动的时光终究要与当­下相接。

策展团队告诉第一财经­记者,希望两位上海艺术家的­作品在后疫情时期能为­人们创造一个重回街头­巷尾、重温旧时故事的机会,也希望这些作品引出的­情感能抚慰人们心中的­伤痛,帮助重建与城市的情感­联结。

展览将持续至9月25­日。*

 ?? ?? “此河旧影”展览第三空间
“此河旧影”展览第三空间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