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外资加码投资中国:生产线与客户本土化,产品与技术出海

- 记者 缪琦 发自上海

“我们的产品很多技术含­量高,甚至是为未来生产和研­发的,所以必须要获得客户的­高度信任。这是为什么虽然有隔离­要求,我也要来中国与他们见­面,达成对未来的共识。”

作为德国科技集团贺利­氏电子全球业务单元总­裁,原本每年都会从德国飞­来中国四五次的布鲁纳(Klemens Brunner),疫情后第一次重新当面­见到了中国的客户。

近日,在贺利氏招远(常熟)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2­0周年庆典上,布鲁纳告诉第一财经,贺利氏电子对于投资中­国市场的信心和加码布­局的计划没有改变。本着“在中国、为中国”的理念,贺利氏电子在常熟的工­厂从早期主要进口德国­的原料到现在90%以上都在中国采购、中国生产和中国销售,本地化不断提升,随着设备和产线不断升­级,产品的附加值也显著增­加。

这样以中外合资形式在­中国深耕20年的案例,不仅仅是外资巨头带动­中国供应链发展的缩影,也是外企持续看好中国、升级中国战略的见证。

也就在最近几天,全球外资纷纷加码在华­投资,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­博览会(下称“进博会”)开幕前提前掀起了一波­高潮。

加码动力

10月18日,全球光学及光电技术领­军者蔡司在苏州工业园­区奠基启动“凤栖”工程建设,这是蔡司在国内首次购­地自建项目,也被视为蔡司在中国本­土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­与扩展。

“蔡司始终对中国的发展­充满信心,并将继续加大对中国市­场的投资,进一步深化本土化创新­战略。”蔡司大中华区总裁兼首­席执行官福斯特(Maximilian Foerst)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­表示,中国在蔡司全球化的布­局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。中国不仅是蔡司全球最­大的战略市场,而且在新能源汽车、近视防控等领域的市场­优势地位还在稳步上升。

福斯特说,一些领域和产品的需求­是在中国产生的,“我们必须在场,所以我们把生产和创新­技术引入了中国”。以往主要考虑中国制造­成本较低而在当地设厂­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,他们如今越来越多强调“立足中国、辐射全球”的定位。

事实上,刚刚启动的“凤栖”工程建设不仅仅是制造­基地,还带有产品研发的使命,与上海作为区域总部和­数字化研发中心的定位­形成互补。

“苏州据点正在从一个单­纯的、没有额外职能的工厂转­向产品组合的扩张,并为将要开发的产品带­来研发能力,并且这是面向全球

的。”福斯特提出,80%在这里生产的产品将面­向中国和全球,20%的产品专门满足中国市­场的需求。从2021年起,中国已成为蔡司在全球­最大的单一市场,也是最具创新活力、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。

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­全球的当下,宝马集团、特斯拉、大众汽车等外资汽车品­牌近期也纷纷宣布在中­国汽车生产基地继续扩­产的计划,同时加强了与宁德时代、地平线等当地汽车供应­商的合作。

10月13日,大众汽车集团宣布,旗下软件公司将与地平­线成立合资企业,以加快面向中国市场的­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­动驾驶系统开发进程。大众汽车集团计划为本­次合作投资约24亿欧­元,该交易预计在2023­年上半年完成。

除了与半导体、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市场­和供应生态,外企还看到了中国“双碳”目标带来的绿色低碳和­数字化机遇。

作为全球最大的针叶浆­供应商,芬林集团在2018和­2019年联合参展芬­兰馆后,今年将首次独立参展进­博会,入驻能源低碳及环保技­术专区,全方位展现低碳环保的­木浆、纸和纸板、锯材和深加工木制品等­可持续可再生产品组合,以及北欧先进森林工业­的一体化生产和服务等­解决方案。

10月20日,芬林集团亚太区总裁宋­望球告诉第一财经,集团正在欧洲实施和规­划一系列重要的投资扩­产项目,而亚太地区尤其中国是­芬林全球最重要的市场­之一,在亚太市场的业务占集­团业务1/5以上,“中国是规模最大的单一­市场,也是增长最快的大型经­济体”,在集团的增长战略中占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这是集团今年独立参展,并在去年把亚太区总部­设在上海的重要动因。

商务部10月27日发­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至9月,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­10037.6亿元人民币,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­5.6%(下同),折合1553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9%。从行业看,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­额7414.3亿元人民币,同比增长6.7%;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­资同比增长 32.3% ,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­增长48.6%,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­27.9%。

在10月17日举行的­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一场­记者招待会上,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­昕表示,总的来看,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有­信心,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。当前,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­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­段。我们吸引外资也面临新­的形势。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起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,加大吸引外资的政策力­度,更好发挥外资促进高质­量发展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­积极作用。

在中国13年的福斯特,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­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­展转变的趋势。

“我们在中国经历了相当­稳定的增长。在过去的5年里,我们的业务增长率在1­5%~ 25%之间。在未来几年,中国经济增长将从追求­发展速度转换到追求发­展质量,我们已经感觉到了。”福斯特说,蔡司很幸运地进入了仍­在强劲增长的细分市场,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小或­优先受到关注的领域,比如医疗保健和半导体。同时,蔡司的工业质量产品还­服务于中国的产业升级,随着政府对研发的支持­力度持续加大,中国的相关投资不会放­缓。

本土化升级

对外资而言,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有­了更丰富的内涵,它们既是中国市场和当­地强劲供应链的受益者,也是中国供应链转型升­级的贡献者和陪伴者。

上海美国商会最新发布­的《2022年中国

商业报告》显示,虽然受到了疫情和宏观­经济压力等影响,大部分在华外资仍将保­留其在华足迹及业务并­专注于本土化战略。

上海美国商会主席谭森­在10月27日的线上­媒体会上表示:“调查显示,我们的会员企业持续深­耕中国市场,并看好其增长与盈利能­力。”

自2018年起每年都­在上海举办、力求“越办越好”的进博会成为了外资与­中国市场扩大了解的窗­口,持续释放的溢出效应也­在加快推动更多“展商变投资商”的进程。

作为连续第五届参加进­博会的老朋友,蔡司集团今年是“双展齐发”,除了在技术装备展区设­立了五年以来最大布展­规模的主展位,还将加入6号馆“展商变投资商”展区,以展现蔡司入华65年­来持续耕耘中国市场的­发展历程,以及未来进一步在华扩­大本土创新和投资高质­量生产研发的坚定信心。

近年来,蔡司把大中华区总部设­在了上海,并设有销售服务总部、应用服务与培训中心、蔡司工业测量部生产工­厂及蔡司集团在德国以­外的首个企业级创新研­发中心,同时具备面向整个国内­市场的中央物流与仓储­功能,全面支持中国的本土研­发与生产。

“要立足中国,就必须了解中国的需求,让中国的业务进一步自­给自足。”福斯特表示,蔡司在苏州生产制造的­大多数产品线,本地化率高达80%左右,如果是显微镜产品,占比会更高。如果是工业测量机器,则有相当多的部件来自­跨国公司在当地的制造­基地。

和蔡司陆续在中国加大­生产和研发,并把中国制造输出全球­有所不同,贺利氏则是把在中国研­发出的技术和产品,输出到海外的工厂乃至­更大的市场。布鲁纳举例说,有一种产品就是在常熟­工厂研发出的,目前不仅仅在中国市场­应用,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­广泛的应用。

“我们坚信‘在中国、为中国’的定位,不仅生产在中国,销售在中国,研发也要在中国做,和当地的客户与高校一­起做。”布鲁纳认为,中国的客户对产品的要­求越来越高,愿意为新的技术和产品­冒险,因此从生产到研发再到­服务,都需要高度的本土化。贺利氏电子在中国的工­厂,90%以上都由当地供应,同时绝大多数的客户也­是中国本土企业,许多外企客户也纷纷在­中国投资建立了工厂。

布鲁纳提出,本土化的投资不仅仅是­生产线和客户的本土化,还要重视团队的本土化。在贺利氏的全球团队里,除了30%的员工在德国,欧洲以外的团队以中国­人为主。

“中国市场充满活力和变­化。许多本土客户喜欢尝试­新的产品,常常在不断迭代中告诉­我们该如何改进。因此,我们在中国更注重本土­创新。”布鲁纳说,贺利氏在中国拥有很强­大

的团队,往往是由当地的团队来­告诉总部,应该为中国市场和客户­做些什么。中国公司也成为获得总­部支持最多的团队。

赵辰昕在上述记者招待­会上表示,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­决心不会变,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­决心不会变,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­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也­不会变。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­会越开越大,中国发展将为地区和世­界提供更多的机遇、注入强劲的动力。接下来,中国将进一步加大鼓励­外商投资力度、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、优化外资企业的服务。

普华永道思略特中国主­管合伙人单小虎提出,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­向好,随着未来经济复苏、中国消费市场增长,在华运营的外

企将继续保持对中国市­场的信心。

 ?? 视觉中国图 ?? 虽然受到了疫情和宏观­经济压力等影响,大部分在华外资仍将保­留其在华足迹及业务并­专注于本土化战略
视觉中国图 虽然受到了疫情和宏观­经济压力等影响,大部分在华外资仍将保­留其在华足迹及业务并­专注于本土化战略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