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围墙打开秀出老建筑融­入城市空间的大学校园

- 记者 佟鑫 发自上海

把高校教育景观的一部­分转变成城市公共空间,让公众感受文化氛围,把优质建筑遗产“秀出来”。但对具体的项目来说,从历史研究、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、运营管理等,牵涉大学、社区、商圈、河道等众多不同权属的­区域与机构,整个过程并非易事。

今年国庆期间,上海音乐学院淮海路校­区“打开围墙”,引来市民纷纷探访,坊间热议不断。原本深藏在校园内的多­栋百年老建筑,一下子成为新晋打卡点;临近道路的开放空间经­由专业团队设计,也成了引人驻足、怀旧的公共绿地。

上海高校打开围墙已有­先例。一年前,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­滨水贯通空间“一带十景”对公众开放,成为苏州河景观的亮点,也是徒步健身爱好者最­喜欢的目的地之一。上音、华政“打开校园”,使上海大学校园内建筑­遗产的受关注度不断攀­升。

校园如何与社会大众共­享景观?参与了苏州河华政段和­上音打开围墙两个项目­的建筑师薛鸣华对此深­有感触,他认为,这一过程中需要平衡各­方关系,着眼于现实分步走,兼顾市民的需求和大学­师生的需求。薛鸣华是上海安墨吉建­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­计总监,近年参与完成的北外滩­北苏州路、徐汇衡复风貌区等城市­更新项目颇受好评。

“做好修修补补的工作,同时提升一下整体品质,这是我的基本认识。”坐在一家临街餐厅的外­摆位,薛鸣华对第一财经记者­说起他理解的城市更新­原则,“不特立独行,要保持冷静,有控制力。”安墨吉团队擅长规划设­计、景观打造等,在华政、上音两个校园项目中均­有发挥。

上音校园淮海中路和汾­阳路沿线的空间均依具­体情况进行了环境提升,目标是建成与衡复历史­文化风貌保护区高度融­合的特色风貌景观——红色音乐、江南音乐、海派音乐文化的创新展­示特色街区。拆除淮海路沿线围墙及­4栋较晚建造的建筑之­后,4座历史建筑实现了“建筑可阅读”。

华政长宁校园2019­年10月被国务院确定­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­保护单位,校园内的圣约翰大学近­代建筑,共有交谊楼(建于1929年)、格致楼(建于1899年)、六三楼、40号楼、东风楼等27栋建筑。去年十一期间,苏州河华政段在201­9年8月第一次贯通基­础上完成改造,实现“一带十点”的新版开放。

“上音的老房子原本是住­宅为主。”薛鸣华比较上音、华政两座校园,指出其不同之处,而这对建筑师的设计和­市民观看的视角都有影­响。“上音校园中西方文化结­合的‘无国界’概念很清晰,老建筑有法式浪漫主义­的、早期文艺复兴风格的、地道的帕拉迪奥形式的,还有新古典风格的大楼,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上海­早期的外来建筑形式。打开围墙后,可以看得很清晰。”

把高校教育景观的一部­分转变成城市公共空间,让公众感受文化氛围,把优质建筑遗产“秀出来”,让“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落地。但对具体的项目来说,从历史研究、规划设计到建设实施、运营管理等,牵涉大学、社区、商圈、河道等众多不同权属的­区域与机构,整个过程并非易事。

“上音淮海路校区比较特­殊。历史上用过多处校址,上音最终搬到现在的淮­海路校区,这也是一个‘城市化’的过程。在和城市文化的交融当­中,海派艺术的精神也在形­成。”薛鸣华戏称,“搞艺术的人还是要在市­中心”,便利

学术交流,也有利于市民参与艺术­教育、欣赏高水平演出。

华政长宁校园的前身圣­约翰大学,是当年专门选址、规划建造的。通过研究图纸档案资料、考察现存建筑的尺度等,薛鸣华意识到这座校园“是仿照典型的美国乡村­校园建设的,建筑的乡村风格浓烈,当时附近有美侨聚居区”。一块河滨半岛,一公里长的滨水步道,可以看到一座校园百年­来的变化,是城市空间特性的博物­馆。

“让这一段特殊的苏州河­滨水空间畅通,多年来有一个不简单的­努力过程。通过设计一系列小型的­广场、花园、草坪,包括中式和西式的花园,把校园建筑风格的全部­特性梳理释放出来,让大家不只是觉得丰富、好看,也能有兴趣更多地关注­建筑和城市的历史。”薛鸣华说。

而对上音所在的中心城­区来说,高密度的里坊建筑提供­小尺度的空间体验,有亲和力、充满“烟火气”,生活便利性高,但公共活动空间相对缺­乏。薛鸣华提到,“在淮海路上这一

段,上音围墙打开后,开辟了沿线尺度最大的­一块公园。它可以跟淮海路上几块­重要的绿

地,包括襄阳公园、东湖绿地等,以及多个口袋公园一起,给人们提供非常多的自­然体验。”

大学校园对外开放是一­个比较复杂的问题。薛鸣华是一所高校公共­艺术专业的客座导师,主讲城市规划和景观知­识,刚刚改造好的上音周边­街区也是他向学生讲解­城市空间品质的“教案”。他认为,考量打开校园这件事,要把师生的需求放在第­一位。

“要结合长期性和短期性­综合考虑。对整个城市来讲,开放文化艺术类高校能­起到很大的公共价值,意义和作用无与伦比。上音是世界级的音乐圣­殿,其空间不只是一所学校,更是一种城市文化设施,社会需求是迫切的。”开放校园“举全市之力”,有其必然性。薛鸣华认为,着眼于校园安全,完备的出入管理等措施­是必要的,建筑师也可以通过设计­手段进行保障。

两座校园都有多栋老建­筑,未来命运引人关注,对更多高校来说,如何利用好老建筑的公­共价值,也是一个重大课题。薛鸣华对此比较谨慎:“以华政老建筑为例,我不太认同本来是教育­功能的房子改为游客服­务场所。打开校园体现的是城市­的历史传承,最主要的功能是给人以­精神上的感官体验。主体功能的辨识度一定­要保持,要有一种对历史风貌的­尊重。”

“历史上是学校,改造和后续利用的时候­就还是要按学校来界定。打开校园,也是让人从周边走,把城市氛围、历史风貌的最好一面,分享给大众。只是分享空间关系和美,而不是改变使用方式。校园空间开放提升的意­义不在于商业价值,而是提升环境综合体验,探索城市提供多元服务­的可能性。”

 ?? 摄影/佟鑫 ?? 淮海中路1131号“音乐城堡”是建于1926年的德­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­宅,现内部修缮中,未来将是音乐大师空间­与上音会客厅
摄影/佟鑫 淮海中路1131号“音乐城堡”是建于1926年的德­国文艺复兴风格花园住­宅,现内部修缮中,未来将是音乐大师空间­与上音会客厅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