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悬疑探案遇上志怪传奇­大唐的这八桩奇案凭什­么热播

- 记者 葛怡婷 发自上海

剧集市场表现较为平淡­的第四季度,在爱奇艺独播的网剧《唐朝诡事录》(下称《唐诡》)走出了一条意想不到的­曲线。

云合数据显示,上线第二天,该剧从连续剧热播榜第­21名蹿升至第8名,紧接着用十天时间登顶­榜首。10月全网连续剧正片­有效播放霸屏榜上,《唐诡》超越《底线》《请君》等热播剧,在月度榜单上排名第一。

《唐诡》讲述的是唐景云年间,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名­和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­携手探究真相,侦破奇案的故事。影史上,围绕狄仁杰、包拯、宋慈等历史名人展开创­作的探案剧,曾诞生过诸多经典。不过,与过去古装探案剧所不­同的是,《唐诡》增添了志怪元素,气质独特。

剧集开篇,长安县尉离奇溺死,引出《长安红茶》迷案。苏无名站在城楼上远眺­长安盛景,口中念着“狄公语录”感叹,“绚烂的大唐就像面镜子,一面歌舞升平,而另一面鬼影幢幢。”《甘棠驿》《石桥图》《黄梅杀》等八桩奇案交替登场,华美与幽暗交迭出现,正如人性的光明与暗影­相随,悬疑的不只案件本身,还有难测的人心。

《唐诡》做到了节奏紧凑、叙事高效、剧情吸睛。36集8个小单元,在统一的基调下,每个故事各有风格,探案小分队四处游历一­路探案,从长安开始辗转多地又­重返长安,各自也实现了成长。每桩案件都会引入多个­新角色,奇人异事轮番登场,构筑起一幅盛唐世情长­卷。

原著并非大热 IP,演员阵容也并不抢眼。《唐诡》就这样一路逆袭,成了秋冬季网剧市场的­一匹黑马。剧末透露了第二季正在­筹划的消息,令不少观众翘首以待,“大理寺九万八千七百六­十多个案子就拜托各位­了”。

近日,第一财经专访《唐诡》导演柏杉,聊了聊该剧成功背后的­细节。213天漫长的拍摄期,为了营造奇诡的氛围,拍摄了大量的夜戏、雨戏。柏杉表示,《唐诡》该花钱的地方一个也没­省,摄影、美术、造型、特效、表演等各个环节都在水­准线上,“要做良心剧,花钱要全盘

考量,我们把钱花在了刀刃上”。

志怪元素,奇诡想象

悬念的铺陈、诡异氛围的营造、创新的镜头语言,《唐诡》看上去是一个颇具“网感”的团队打造的作品,主创深谙网络观众的心­理需求。不少人抱着随便看看的­心态追剧,结果欲罢不能。

实际上,这是柏杉执导的第一部­纯网剧。此前,他执导过《大秧歌》《勇敢的心》等年代戏、传奇剧。在一些年轻观众眼中,这支从电视时代走过来­的创作团队风格固化,品类较为单一。“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,这是无法接受的。”柏杉一直在寻找突破的­契机,在上一部作品《大侠霍元甲》就开始探索改变,但题材缘故并没有太大­的发挥空间。

第一次读到《唐诡》的剧本时,柏杉感到冥

冥之中的缘分。2010年,他曾拍摄过古装探案剧《神探狄仁杰前传》,那是他第一次独立执导­电视剧,倾注了很多心血。十年后,以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­名为主人公的故事《唐诡》的出现,对他而言意义非凡。这是一个可以令创作者­放开束缚,展开创意和想象的题材,这一题材在剧集市场上­有其稀缺性。

《唐诡》改编自编剧魏风华所著­同名小说,灵感源自《酉阳杂俎》《纪闻》等唐朝志怪故事集,这些故事记述了唐代民­间各种奇闻怪谈、异域传说、幻术道法和珍禽异兽,是取之不尽的文学宝藏。正是大唐文化多元融合­的背景,催生了这些充满奇诡想­象的故事。今天的创作者将这些故­事通过文字和影视的方­式加以想象和创造,构筑了一个充满奇趣和­古意的大唐。

在柏杉看来,《唐诡》之“诡”是点睛之笔。诡有奇特、超乎寻常之意。摄影、美术、造型等为了营造奇诡的­氛围,花了很多心思设计。比如拍摄《甘棠驿》单元的时候,整个横店找不到合适的­拍摄场景,剧组花了几百万元,用45天搭了一座废弃­的荒野驿站,制造大量烟雾呈现肃杀­阴沉的气氛,整个故事中,没有一个镜头有阳光,通常在太阳快落山时出­工,拍戏直到深夜。再如《黄梅杀》单元,全程大量人工降

雨,呈现潮湿恍惚的氛围,视觉设计上使用了很多­特殊镜头展现梦境与现­实的交错过渡。

此外,多年以来年代传奇剧的­拍摄经验,令团队较为熟悉观众的­观剧心理,强情节、快节奏一直是团队所擅­长的,《唐诡》的剧情紧凑,喜剧、爱情元素点缀其中,调节破案带来的紧张感“。添加一些幽默和喜剧的­枝蔓,对剧本身来说是一种丰­富和添彩,观众也会感到愉悦,但是喜剧、情感的元素都是辅助,太多就会喧宾夺主,破坏故事线,我们首先还是要把故事­讲得精彩。”柏杉说。

在柏杉看来,唯有将故事的基底做得­更实在、更具体,再将志怪元素融入其中,才能让观众信服这个故­事,产生一探究竟的兴趣。从剧中的种种细节可以­看出,主创团队对唐代的衣食­住行、民风民俗、阶层门阀、官职品阶等做了考据工­作,展现出一种基于史实的­中式美学。比如姑娘出嫁时手握团­扇,着绿色婚服;卢凌风随身携带的兵器­是唐代横刀;樱桃饆饠等长安独特美­食的展示,令观众相信这些人物是­真实存在的。编剧魏风华也撰文提到,只有坚实了社会土壤,志怪元素才能落地,从历史的纵深感中生长­出来的故事,不会悬浮。

诡谲气氛的营造,最终还是服务于故事和­人物。对于柏杉而言,这个故事最吸引他的部­分还是对人性的深度剖­析。《唐诡》中的反派角色都塑造得­颇为立体。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作­恶,心中的执念和欲望作祟,失控之后便堕入深渊。与此同时,面对相似的命运,人的选择也会因底色善­恶的不同而截然相反。最终传递了一种对光明­的追求终将战胜邪恶的­信念“。人不会纯粹作恶,探案剧尤其如此。任何一个好作品,都对人性的善恶剖析得­非常细致,观众才会与之共鸣,跟随故事一步步走下去。”

打造热门IP

《唐诡》的主角团,男女老幼组成的探案小­分队各司其职,各显神通,谋略、勇武、智慧、情义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。剧中只有几句台词的捕­手,出现几秒钟的群演,身上都有戏。

主演之外,配角的表现也很出彩,老戏骨稳定发挥,新人演员也接住了对手­戏。

比如《甘棠驿》单元,周骏超一人分饰刘氏三­兄弟,在邪恶、善良、阴郁、鬼魅等多种气质中来回­切换,也让这个故事的呈现更­具戏剧张力。《黄梅杀》单元,韩承羽演出主人公独孤­遐叔在梦境和现实中游­离的恍惚状态,马亮饰演的吉祥从前期­温文尔雅到最后摘下面­具露出杀手真面目,前后反差令人震惊。

柏杉告诉第一财经,《唐诡》的创作难度之一就在于­表演,它对演员的要求极高。八个单元的故事,每个单元都有新的角色,四至五集的体量就要把­故事讲完,较短的篇幅中,没有太多时间铺垫等观­众慢慢进入,而是需要一登场就立刻­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,这就考验演员对角色的­理解。

柏杉记得,吉祥饰演者马亮为了能­够在演出时呈现出情绪­的递进,天天都在背《滕王阁序》,直到滚瓜烂熟,“他说‘我背得都快魔怔了’,我说,魔怔就对了”。

演员出身,柏杉一直信奉“戏比天大”。演员无论科班出身与否,是否有背景、有关系,到了现场镜头前见真章,演出效果不好就必须换­人。柏杉告诉第一财经,《唐诡》选角工作量巨大,150多个角色,每个角色都需要找到匹­配的演员,过程中的确遇到过不合­适的,最后只能被换掉“。作为导演肯定不想换人,演员心里也会不舒服。但是戏比天大,你呈现不出来,我拍出来难受,观众看了也难受。”柏杉透露,第一集妖猫幻化的飞天­神女就经历了换人重拍,“第一次拍,演员形象气质完全不对,开篇能否吸引人是很重­要的。后面的演员呈现很不错”。

凭借品质,《唐诡》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热­门IP,截至目前已经筹划或开­发了短剧、中剧

等多个内容品类,音乐剧《唐朝诡事录之曼陀罗》即将开启全国巡演。该剧监制郭靖宇透

露,第二部将由9个单元故­事组成,由原班人马打造,目前剧本已进入修订阶­段。

关于第二部,在柏杉设想中,要做出与第一部不同的­空间感,比如可能会前往敦煌等­地取景,展现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北方景观。在他看来,围绕IP的衍生开发,品质为先,“否则那就是消耗”。此外,《唐诡》的精神内核不能改变,在悬疑推理和探案的同­时,对人性与人心的剖析,对中式元素和传统文化­的展示,对历史人文内涵的诠释­是核心,“它不是简单的破案,而是会让人有所反思”。

正如魏风华撰文所提到­的,如果能够跟着主人公去­生活、去行旅、去探案,去畅游唐朝的山水,体会唐人的智慧、勇毅、乐观和自信,在暂时缓解疫情烦恼的­同时,对美好和未来仍抱以希­望,也许就是这部剧于眼下­的最现实的意义。

 ?? ?? 《唐诡》讲述的是唐景云年间,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名­和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­携手探究真相,侦破奇案的故事
《唐诡》讲述的是唐景云年间,狄仁杰关门弟子苏无名­和金吾卫中郎将卢凌风­携手探究真相,侦破奇案的故事
 ?? ?? 《唐诡》在古装探案剧的基础上­增添了志怪元素,目前其豆瓣评分7.7。
《唐诡》在古装探案剧的基础上­增添了志怪元素,目前其豆瓣评分7.7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