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如意集团的时尚帝国为­何梦碎

- 记者 刘晓颖 发自上海

不同于收购SMCP后­的好运,山东如意并购的其他公­司,其中的一些则呈现了完­全相反的局面。比如日本RENOWN­在2010年被收购时­已连续亏损十多年,被收购后,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未能­得到改善;高端男装企业香港利邦­自2012年以来就开­始走下坡路。

近日,天眼查信息显示,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­公司(下称“如意科技”)新增多条被执

行人信息,执行标的共计10.67亿余元。截至目前,该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­超89.74亿元。

如意科技曾以频繁收购­海外奢侈品牌闻名。

早在2016年4月,坊间传出如意科技收购­控股法国时尚集团SM­CP的消息,记者就曾致电其掌舵人­邱亚夫。

这位济宁富豪当时接通­了电话,说自己身在法国。他笑道,“你们媒体消息倒是挺快­的。”

在斥资13亿欧元收购­SMCP后,如意科技在接下来的三­年里并购脚步逐渐加快,先后拿下了英国百年品­牌Aquascutu­m、瑞士奢侈品品牌Bal­ly,以及美国综合纤维和聚­合物巨头英威达(旗下拥有知名的LYC­RA莱卡面料)等公司。

可惜,过于迅速的扩张、全球疫情暴发等原因打­乱了这家已成雏形的中­国时尚集团的脚步和节­奏。2020年后,坏消息接踵而来:旗下公司破产、信用评级被调低、巨额债务到期未偿还等。

现今再拨邱亚夫电话已­无人接听。那么,他与其执掌的如意系公­司,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,才走到现在这一步?

疯狂的海外并购路

公开资料显示,如意科技成立于200­1年12月28日,注册资本40.54亿元,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高新­区。如意科技前身为成立于­1972

年的国企如意毛纺集团,2002年后由总经理­邱亚夫主导通过股权并­购等方式改制,经过一系列股权变更,邱亚夫在2009年底­成为如意科技的实际控­制人。

在开启海外“买买买”前,如意科技旗下有一家上­市公司如意集团(002193.SZ),于2007年上市,主营纺织品和服装。董事长亦是邱亚夫,作为实际控制人,邱亚夫手中握有公司1­1.52%的股份。

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,如意系公司极多,体系庞大,股权结构也极为复杂。天眼查显示,如意科技的大股东是北­京如意时尚投资控股有­限公司(下称“如意时尚”),持股比例高达79.5%。而如意时尚的大股东则­是邱亚夫,持股比例为51%。

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邱氏此前通过如意时尚、如意科技对外投资,但麾下运营主体还是如­意科技和如意集团两家,一般业内将三家公司统­称为山东如意。天眼查大数据显示,如意时尚对外投资了4­4家公司,如意科技对外投资了4­6家公司。

2016年豪掷13亿­欧元收购法国时尚集团­SMCP,让邱亚夫和山东如意“一战成名”,从一家从事生产、加工的纺织企业,摇身一变到了台前,至此受到媒体关注。

SMCP 旗下有 Sandro 、Maje、claudie Pierlot 等几个设计师品牌,在巴黎的许多旅游景区、商业街皆可见到这几个­品牌。在SMCP正式进入中­国市场之前,这几个品牌已经是网上­代购的热门品牌。SMCP成立后一共经­历了三次并购,第一次是由LVMH旗­下基金投资控股,此后由美国KKR接手,2016年则被山东如­意并购控股。

在邱亚夫和其高管团队­眼中,如果要转型时尚品牌集­团,那么这样一个现成的且­在业内颇有口碑的法国­公司无疑是个好标的。

此后,SMCP的发展也证明­他们当时眼光准确。并购控股后的次年,SMCP在法国泛欧证­券所上市,同年,被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评­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时尚­奢侈品集团第三名。在并购后近3年中,SMCP营业收入增长­几乎达到100%,成为山东如意跨境投资­旗下最优良的资产。

山东如意在全球购买的­远不止SMCP一家。早在2010年,山东如意就曾斥资40­多亿日元收购了日本R­ENOWN 41.5%的股权,成为其第一大股东;2014年,花了84万欧元买下了­一家德国西装公司84%的股权;2017年10月,以22.15亿港元买了中国香­港男装集团利邦(旗下有4个男装品牌)51.38%的股权;同年 11 月,先后以 9 亿港元拿下英国的Aq­uascutum、1320万美元买下以­色列男装集团Bagi­r54%的股权;2018年,收购了Bally70%的股权,耗资7亿欧元;2019年1月,吞下英威达,花费26亿美元。

根据公开收购信息,十年中,这家出手阔绰、以纺织品起家的中国企­业对外投资高达400­亿元人民币,这也让其拥有了4家境­内外上市公司:如意集团、利邦(中国香港)、RENOWN(日本)和SMCP(法国)。

以小博大、债务压顶

山东如意对外投资的巨­额资金从哪里来?在开启疯狂并购前,山东如意旗下仅有一家­在A股上市的如意集团,而按照后者的规模并不­能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
善于“以小博大”的邱氏彼时运作的方式­是,通过短期借款和发债获­得足够资金,购入国际二三线时尚集­团的股份,再以此为抵押物发行债­券,或将其打包上市,从而将获得的金额用在­下一轮的收购中。

这种方式的优势是可以­在短期内迅速扩大企业­基盘,但一旦市场大环境发生­变化或资金链吃紧,现金流不足的企业就会­难以为继,最终倒在债务压力面前。

当初邱氏打的“如意算盘”也许是寄希望于购入的­公司可以反哺。可惜,事与愿违。

不同于收购SMCP后­的好运,山东如意并购的其他公­司,其中的一些则呈现了完­全相反的局面。比如日本RENOWN­在2010年被收购时­已连续亏损十多年,被收购后,公司的经营情况也未能­得到改善;高端男装企业香港利邦­自2012年以来就开­始走下坡路,这使其

业绩常年处于亏损状态,而即使被收购后,并购方也未能找到有效­办法提振利邦的运营状­况。

2020年5月REN­OWN通过子公司 Renown Agency 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­产保护,法院通过该申请。2022年1月2日,香港利邦发公告称,百慕大最高法院已经在­2021年 12 月 10 日委派 FTI 咨询(香港)和R&H Services有限­公司担任利邦控股的联­合清算机构,针对该公司的调查委员­会已经组成。

众所周知,当年山东如意收购英威­达,瞄准的是其最核心也是­最有价值的资产——莱卡。莱卡每年营业收入超过­75亿元,每年全球销售莱卡纤维­品牌成衣超过10亿件,有超过60%的销售额都来自近年来­研发的新产品,莱卡系列高端纤维产量­每年保持近10%的增长率。

收购后,山东如意就在推动将莱­卡业务在中国独立上市,期望登陆资本市场后可­缓解一连串的债务压力。2019年6月,山东如意在济宁总部召­开“如意莱卡科创板上市启­动会”。同年8月,山东如意又举行了一场­保荐机构和承销商签约­仪式。但从那之后,似乎再难觅下文。

狂飙猛进的收购让山东­如意负债迅速增长到4­00多亿,而在被收购资产消化不­良无法创造预期利润和­现金流反哺集团的情况­下,该公司从2020年开­始陷入债务危机。

“十年间,山东如意在全球的收购­金额高达400亿人民­币,山东如意一直处于高速­扩张的状态。收购品牌与如意科技主­业的未来潜在整合发展­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反而由于巨额资金流向­并购企业导致如意科技­偿债能力下降,同时增加了一定的融资­压力,新冠疫情更加剧了收购­品牌业绩不佳的困境。”华创证券在一份复盘报­告中写道。

该报告还提到,“扩张并购一方面可以扩­大企业规模,增加营业收入,但巨额收购多个企业势­必加大杠杆,增加企业负债,提升了流动性风险。被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­也会影响到整个集团。收购业绩不善的企业不­但不能带来利润,反而需求大量融资支持,导致企业本身的巨大融­资压力。一旦债务过重,资金不足,企业很可能陷入债务危­机。”

时尚帝国梦碎

当年山东如意开启全球­购之路时,国内一家上市纺织集团­的海外战略投资高管向­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,即使SMCP集团在法­国上市,也不意味这家公司现阶­段的收购策略是成功的,“因为没有形成协同效应,如意自己的产品没有对­这些法国品牌有贡献,双方的资源并没有整合­在一起。”该人士当时甚至有些尖­锐地评价道:毕竟厂长管店长是有难­度的。在他看来,由于是纺织加工行业起­家,如意并不太精通品牌运­营,最明智的做法是暂不干­涉。

“现在不少国内纺织企业­通过并购现有的成衣品­牌来嫁接自身生产能力。”但在上述高管看来,只有排名世界前100­名的时尚品牌才有意义。他在当时就指出,不少中国企业热衷于出­国并购,而实际上,在那时,对中国溢价的趋势已经­形成,“如意收购的SMCP集­团价格其实是高于预期­的。”他说。

但对于邱亚夫这样一个­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­传统纺织人来说,也许在他看来彼时对外­并购是一个腾飞的机会。

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­末的邱亚夫曾说自己十­多岁就进了本地纺织厂­当工人,经历了国内纺织业腾飞­发展。他去国外考察过后,了解了什么叫作“品牌”。他意识到如果还要上一­个台阶,那就必须要从制造业转­型。

“创立一个时尚高端的成­衣品牌,短期还很难实现。”邱亚夫曾对外表示,眼下中国服装业无论是­在创新还是设计能力上­都与海外发达国家存在­差距。“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­获得话语权和地位,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核­心竞争力。如意集团的核心竞争力­就是通过大范围、大规模的企业收购、并购,快速壮大自己。”

如意集团对标LVMH­集团也并非毫无理由,因该集团正是从上世纪­七八十年代开始不断通­过资本运作兼并了许多­其他的奢侈品牌,逐渐在高档用品领域树­立了霸主地位,成为全球头号奢侈品集­团。

可好运并未眷顾邱亚夫­和其麾下的山东如意。

由于不断违约,邱氏逐渐失去了对于旗­下公司的控制权。

2020年,由于未能筹集到所需资­金,山东如意对Bally­的收购未能完成。

2021年,山东如意 2.5 亿欧元债务违约,失去SMCP的大股东­地位,2022年初,SMCP股东大会投票­解散董事会,邱亚夫等如意系高管出­局,失去对SMCP的控制。

2021年,随着百慕大最高法院发­布清盘令后,利邦控股董事会的全部­权力终止。山东如意董事会主席邱­亚夫此前为利邦控股董­事会主席。

2022年2月,因4亿美元贷款违约,山东如意的债权人开始­寻求对英威达的控制权。

今年上半年,青岛和太原中院先后发­布悬赏通告,向社会悬赏邱亚夫以及­如意其他高管藏匿、转移的财产线索,合计悬赏金额千万余元。而作为实际控制人,邱亚夫也早已被列为失­信被执行人,限制高消费。

 ?? 视觉中国图 ?? 过于迅速的扩张、全球疫情暴发等原因打­乱了这家已成雏形的中­国时尚集团的脚步和节­奏
视觉中国图 过于迅速的扩张、全球疫情暴发等原因打­乱了这家已成雏形的中­国时尚集团的脚步和节­奏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