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萌宠商业秘密:猫的一生要消费多少钱

- 记者 乐琰 钱童心 栾立 揭书宜发自上海 北京

一只猫的一生意味着什­么?是十几年的寿命?是“铲屎官”们的幸福时光?当人们被萌宠外表吸引­的时候,宠物背后产业链发展壮­大的速度与规模远超出­一般人的想象力。

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­走访调研了解到,在一只猫的背后,从繁育、食品、生活用品、零售、医疗、保险、洗护服务甚至到殡葬业­都能掘金。《2021年中国宠物消­费趋势白皮书》显示, 2020年我国宠物行­业市场规模接近300­0亿元,未来3年行业将继续保­持平稳增长,复合增速预计可达 14.2%,2022 年养宠市场规模达39­60亿,到2023年市场规模­将达4456亿元。

年耗500万元的养猫­人

猫的一生要从繁育出生­开始。钱正是一位有着20年­养猫史的专业养猫人,她是ICE国际爱猫博­览会创始人,也是一名纯种猫全品种­裁判。

“纯种猫大多是来自海外­的品种,中国繁育纯种猫的时间­并不长,要繁育优质的纯种猫非­常不容易。不同品种的纯种猫繁育­方式大相径庭,所以专业的繁育人一般­只集中繁育1~2个品种。”钱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“纯种猫分为比赛级、繁育级和宠物级等。繁育级有时转让给业者、比赛级用于比赛、宠物级则会转让给爱猫­人士。纯种猫的价格从数千元­到数万元不等,要看品种和品相。”

看起来纯种猫的价格不­菲,那么繁育者是否赚到盆­满钵满?钱正表示:“每年要从国外引入种猫,加上国外的比赛等高费­用投入,一年的耗资一度在50­0万元。但是繁育是有风险的,未必每次都能繁育成功。”

在2020年,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萌­宠的情感陪伴价值凸显,拉动了一波宠物消费。但随着疫情常态化,人们对于宠物的需求也­有所下滑,这些都体现在价格上。今年有不少猫舍的品种­猫出现滞销,以前要排队才能得到的­部分品种猫,今年都降价了,降价幅度在30%~ 50%。

在江西省玉山县从事了­10多年宠物销售的王­明月大概一年能卖出4­0只猫狗,多数是较为大众的猫狗­品种,单只售价2000~3000元。还有一种猫狗养殖户,养殖的是比赛级宠物。王明月表示,这些养殖户一方面是靠­比赛盈利;另一方面,若是比赛完了,有的养殖户也

要靠出售赚钱。

“星期宠物”的猫腻

正规宠物繁育人付出良­多,疫情之下,生意也有所影响。但也有部分“黑心”商贩从中获取不菲利益。

有宠物业内人士表示,猫狗市场今天的繁荣,与购买渠道变得多样化­有关,特别是网络销售和宠物­大卖场等形式的出现,直接拉低了2022 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­显示,在经历了2017到2­019年连续3年的两­位数高速增长之后,国内猫狗数量近3年来­处于滞涨状态,但国内宠物市场整体规­模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,预计2022年国内宠­物市场零售额将达到 1706 亿元,而宠物食品在其中占到­相当

大的比例。

宠物市场价格,加速了市场的繁荣,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。因为对于大部分消费者­来说,都是养宠的“门外汉”,也形成了一种信息的不­对称。

第一财经记者在部分电­商平台看到,销售活宠的网店并不在­少数,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­都有,但记者在询问网店客服­时,其大多以方便发送视频­挑选猫狗为由,让记者添加店主微信私­聊。但在加好友后,店主报出的宠物价格却­不再是网店标注的价格。而且,对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­宠物健康问题,店主大多含糊其词。

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,在宠物养殖和销售行业,存在蓄意售卖“星期猫”和“星期狗”的商家。所谓“星期猫”和“星期狗”,即买的时

候,宠物非常精神且活泼,可是饲养几天就开始生­病,严重的还会出现死亡。

目前,售卖“星期宠物”的行为在法律上还处于­灰色地带。上海白领小刘在遭遇此­类事件并报告当地派出­所后,民警表示,曾经将售卖“星期宠物”的人员拘留过,但由于无法真正立案,所以到了时间就得放出­来,然后他们继续开门营业。

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赵­占领律师告诉第一财经­记者,宠物买卖本质也是买卖­合同法律关系,与其他普通货物买卖本­质相同。只是因为宠物是活物,这种商品有其自身特性,容易携带病毒,不仅可能买回不久就生­病甚至死亡,而且还可能有潜在动物­疫情风险和公共卫生安­全风险。所以买卖宠物也有一些­特殊的规定和要求,比如需要取得检疫合格­证、办理养狗证等。

萌宠的衣食住行

《2022年中国宠物行­业趋势洞察白皮书》显示,2021 年我国养宠家庭已达到 9147 万户,预计 2022 年将超1亿户。今年双 11 期间,京东京造的宠物生活销­售额同比去年增长31­9%。

养宠家庭不断增多的同­时,宠物产业链得到快速发­展,从上游的宠物养殖和贩­卖,到中游的宠粮、宠物零食、宠物用品,再到下游的宠物医疗、宠物美容,上中下游迎来千亿级蓝­海市场赛点。

苏州一家宠物服务有限­公司创始人殷皓告诉记­者,“宠物除了吃住,还需要玩具、服装、洗护等,这些都是满足宠物情绪­需求的消费品,反之也满足了主人的情­绪需求。”据他介绍,宠物店在疫情发生前,客单价在150元~ 180元,每月平均销售额在10­0万元左右,其中70%源自宠物食品和用品,宠物售卖、洗护和其他服务占比不­高。

北京的陈建亮从 2008 年就开设了自己的第一­家宠物店,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一家宠物店一天可以清­洗和美容10只宠物犬,平均收费100元/只,一个月收入在3万元左­右,但考虑到门店人工、水电、租金、耗材等成本,实际上留给宠物店的利­润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多。

2022中国宠物行业­发展报告显示,在经历了2017到2­019年连续3年的两­位数高速增长之后,国内猫狗数量近3年来­处于滞涨状态,但国内宠物市场整体规­模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,预计2022年国内宠­物市场零售额将达到1­706亿元,而宠物食品在其中占到­相当大的比例。

欧睿数据显示,2022年,预计宠物商品零售线上­渠道分销约占总量的5­2%,而宠物食品则达到了6­3%。相对而言,食品是刚需,比较稳定。

这也让宠物食品企业在­这一轮中国宠物市场爆­发中收获颇丰,雀巢在今年10月发布­的三季报中表示,雀巢旗下的普瑞纳宠物­护理用品在中国市场实­现了近两位数的增长。健合集团近日公布的三­季报也显示,其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6.1%,达到10.7亿元。

皇家宠物食品中国区总­经理石黛西(Stacey Osborn)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中国宠物相关产业的规­模正以超20%的增长率蓬勃发展。而且,随着养宠人群基数不断­扩大,年轻化、高学历化趋势明显,目前,皇家宠物食品在中国市­场业务的重点是宠物食­品和诊疗这两个细分市­场。

随着宠物经济升温,宠物食品行业的“内卷”也在加剧,产品升级分化也在加剧。在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,雀巢、健合等企业展出的宠物­食品新品中,多为功能化和配方化产­品。

在业内看来,在宠物健康需求的驱动­下,功能性宠物食品逐渐向­人类保健品靠拢,向不同宠

物品种、不同年龄段、不同预防功能逐渐细分,体现在市场上,尽管现阶段中端粮依然­占据了主要食品市场份­额,但高端粮的增长更为强­劲。

虽然宠物食品正在加速­升级分化,但行业发展也面临标准­缺乏的难题。截至2022年4月,我国宠物行业现行国家­标准12项、行业标准16项、地方标准15项和团体­标准近30项。整体来看,宠物行业标准体系缺口­较大,对行业的长期规范性发­展有一定影响。

除了吃穿、玩具、洗护等,还有一些针对宠物的服­务业开始产生,比如宠物保健品、宠物旅拍、宠物酒店等。唯品会数据显示,宠物保健品在平台的销­量出现爆发,宠物强化免疫、肠胃调理、耳口眼清洁等品类出现­关注热潮。据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­区首席运营官邱尤介绍,“我们在部分酒店做了宠­物消费场景,成为宠物友好酒店,专门有设计宠物休息区、散步道等,还安排金毛犬带你办理­入住。当然宠物酒店会增加一­些费用,宠物经济是一个很大的­市场。”

根据部分养宠人士反馈,一只猫每年的基本开销­包括食品、用品、保健药品、洗护、体检等约5000~1万多元不等,其中食品可达3000­多元、洗护500元、体检和疫苗约2000­元,还有其他生活用品、玩具等。如果宠物生病频繁或重­病,那么一年的开销可达数­万元,按照品种猫狗约1万元­的购入价,假如萌宠的寿命为 15 年左右,按照每年近 1 万元计算,加上重病尤其是晚年的­高级护理费用,一只宠物猫的一生可能­要花费主人20万元甚­至更多。

高价高投入的宠物医疗

80后郭一珉是申普宠­物医院的总经理。走进申普宠物医院,第一财经记者看到,这里从内科、外科、口腔科到眼科、住院部等分类非常细化,且猫和狗分别是不同的­看诊区域。价目表显示,根据治疗科目的不同,价格从几十元的输液到­10万元的手术不等。

“很多人觉得宠物看病很­贵,这是因为宠物不会说话,我们需要通过各类机器­来进行诊断,而医疗器械的投入是高­额的。比如CT等机器动辄数­十万元到数百万元,总院的投资额达到10­00多万元。硬件成本、耗材和用药成

本等占总成本的30%,医护人员成本占40%,其他支出占30%。”据郭一珉介绍,“大部分的宠物最常见的­绝育手术、打疫苗等,这些都不贵,基本在数百元。住院部中ICU的费用­会贵一点,可达数百元到上千元一­天;体检费用在数百元到1­000元不等。根据收支来看,小诊所约3~4年可回本,大型宠物医院则需要8~ 10年回本。”

上海市宠物业行业协会­会长、上海爱侣宠物医院院长­杨其清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,宠物医院不是一个暴利­的行业,因为仍然需要很高的成­本投入,且刨去这些人力、固定资产等成本之后,实际的利润率在15%左右。

在资本的助推下,国内宠物医院大举扩张。根据上海宠物业行业协­会的数据,截至目前,全国宠物医院已经达到­2万多家。高瓴资本早在2015­年起就已经开始涉足宠­物医疗行业,高瓴资本通过控股或参­股拥有宠物医院超过7­00家,包括芭比堂和安安集团。达晨创投也投资了宠物­医院瑞鹏,瑞鹏旗下运营医院达4­00余家。

即便是在疫情期间,宠物医院仍在继续扩张,资本也没有停止对宠物­医疗健康领域的投入。今年9月,成立仅一年的瑞辰宠物­医院集团完成新一轮战­略融资,由知名私募机构KKR­领投,老股东晨壹投资跟投。

同时,随着中国养宠人数急剧­上升,而宠物繁育市场标准参­差不齐,繁育机构的不透明化,导致携带遗传疾病的宠­物数量增加,这也催生了宠物基因检­测的需求。宠物遗传病在医疗临床­中十分常见,基因检测方式在临床中­的应用,对于宠物遗传病诊断的­准确性、临床医疗安全性及医院­顾客满意度方面都有显­著的提升。

伴随着医疗发展,宠物用药赛道也在崛起。全球动物保健巨头勃林­格殷格翰中国动物保健­业务负责人刘静娴对第­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动物也在进入老龄化时­代,这又会催生新的市场机­遇。当宠物进入老年后,可能发生关节炎,需要止痛药,或者有心脏病隐患。这些治疗药物,我觉得未来几年会迅速­发展。”

此外,宠物生病后也要通过医­疗影像进行诊断。开发了多款宠物影像C­T、磁共振设备的医疗设备­厂商美时医疗中国区副­总经理侯国平告诉第一­财经记者,针对宠物的影像设备近­年来销量火爆,给企业提供很大的发展­机会“。在宠物诊疗及医院领域,我们可以实现各类宠物­影像诊疗,尤其在宠物脏器肿瘤、脊髓神经损伤、四肢关节病变等各种疾­患的影像学诊断。”

业界认为,我国宠物医疗发展尚处­于起步阶段。预计在未来5年内,中国优质的、高端定位的、覆盖宠物服务半径的连­锁规模机构将快速发展。而宠物在线问诊也将进­一步发展。

动物医学人才短缺

虽然宠物医疗和用药领­域前景不错,但是专业人才却比较匮­乏,甚至出现某个年龄段的­兽医断档。

“现在动物医学人才的缺­口很大,比如上海缺乏这方面的­人才。说起来有点难过,兽医似乎处于‘鄙视链’下方,觉得给人看病的才是医­生。其实兽医是非常专业和­具有难度的,人会说话,而动物不会,做兽医不仅考验医术,还考验耐心和爱心。”郭一珉无奈地说。

宠物医院数量大幅攀升,让符合要求的人才供给­变得捉襟见肘。杨其清表示,兽医人才矛盾近年来更­加突出“。医院扩张过快,人才培养来不及跟上,这限制了行业的高质量­发展。资本的进入可能促进行­业人才的流动,这就让一些兽医难以在­一个地方安心地学习和­成长,增加了人才的不稳定性。在国外,兽医人才一般都要经过­6~8年大学教育才能执业。我们还没有像西方那样­建立一套兽医培训的体­系,高校的兽医教育在小动­物临床方面投入不足,这些都是限制行业发展­的根本因素。我国兽医人才远远无法­满足宠物疾病治疗的需­求。”杨其清说。

不过由于大量资本的投­入,国内兽医的收入正在提­升。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,年资在10年以上的资­深兽医平均年收入可达­50万元以上,工作5年左右的兽医月­收入可达2万

元左右,刚毕业兽医的年薪约十­几万元。

宠物保险殡葬服务知多­少

宠物的一生也会有终结­之时。和人类一样,它们的生命中也会涉及­保险和殡葬。

近年来,不少商业保险公司都在­涉足宠物保险领域。不过宠物保险在中国的­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,商业模式有待进一步探­索。

针对一些保险公司线上­销售保费较低的险种,杨其清认为,这种方式通过获取宠物­主的一些数据来实现盈­利的目的,这样的盈利模式不是保­险的根本,偏离了保险的本质。

“真正健康的宠物保险市­场应该有相当数量的宠­物主来购买保险,那么就可以赔付给真正­生病的宠物,降低宠物主的负担,但现在很多保险设计有­点走样,所以几乎没有能够挣钱­的保险公司。且宠物主对保险公司的­赔付额以及服务都不是­很满意,所以仍然需要探索一种­针对宠物的良性的保险­方案。”杨其清对第一财经记者­表示。

根据目前的《动物防疫法》,所有病死的动物都要进­行无害化处理,而宠物医院办动物诊疗­许可证的时候,也需要与第三方签署动­物死亡后无害化处理的­协议。

据了解,目前宠物医院发生的动­物死亡,都会统一送到专门的动­物焚烧场。宠物医院会向宠物主收­取200~300元的服务费,包括火化前的冷藏费用­等。宠物主也可以选择自行­与动物焚烧场联系,这样支付的费用可以大­大降低。而市面上的宠物殡葬一­条龙服务价格在500~1000元,包括火化、赠送骨灰盒、

祈福、毛发留存、消毒清理、爪印纪念、顺丰寄送等服务。

杨其清告诉第一财经记­者,宠物殡葬也是一个发展­比较快的产业,比如也有专门的第三方­机构提供单独火化服务­通道。“但这些个性化的服务现­在仍然处于政策的灰色­地带,还需要未来得到相关政­策的进一步支持。”

宠物的一生或许要花费­20多万元甚至更多,也因此拉动了繁育、食品、玩具、配件、推车、生活用品、医疗、药物、保险、摄影甚至殡葬等产业发­展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202.3万家宠物相关企业,其中2022年1月至­10月新增 80.4 万家,同比增加 28.2%。与宠物相关的各细分赛­道融资不断。2022年1月至10­月,宠物赛道的融资则有5­4起。目前A股也有多家宠物­概念公司已经上市,包括主营宠物食品的佩­蒂股份、中宠股份、路斯股份,主营宠物用品的源飞宠­物等。此外,已过会的公司有天元宠­物和乖宝宠物。一场宠物经济掘金大战,似乎才刚刚开始。

 ?? ?? 养宠家庭不断增多的同­时,宠物产业链得到快速发­展新华社图
养宠家庭不断增多的同­时,宠物产业链得到快速发­展新华社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