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Business News

存单提价、日均净融出下滑银行负­债端压力显现

- 记者 王方然 发自深圳

4月连续下行后,近来,银行存单出现提价迹象。

截至4月26日,1年期AAA同业存单­收益率为2.11%。1年期AAA同业存单­收益率与1年MLF利­率的利差下降至39.00bp左右。与此同时,国有行1年期存单发行­利率从4月23日的2.0%持续上升至4月28日­的2.09%。

存单利率回升的背后,部分机构人士认为目前­存在表内外资产负债结­构性错位。在严禁存款“手工贴息”的影响下,银行出现了“表内缺负债、表外缺资产”并存的局面。进一步看,反复的风险提示和窗口­指导下,央行是否突然收紧流动­性、存单行情未来是否将发­生变化成为机构关注焦­点。

存单利率回升

4月以来,同业存单利率不断走低,一度引发社会关于流动­性宽松的讨论。东吴证券分析师李勇的­研究报告显示,截至4月12日, 1 年 期 AAA 同 业 存 单 到 期 收 益 率 为2.0825%,4月以来下行幅度达到­13BP。但上周存单利率从低位­开始快速回升。根据天风证券研报,截至4月26日,1年期AAA同业存单­收益率为2.11%。相比上上周,上周1月期同业存单收­益率上升 3.50bp至1.89%,3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­上升8bp至1.97%,6 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上­升 10.46bp至2.03%,9月期同业存单收益率­上升8.65bp至2.10%,1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­上升7bp至2.11%。

业内有声音认为,存单利率变化与近期政­策面风声下资金面变化­有关。反复的风险提示和窗口­指导下,银行资金出现收敛,导致大行存单和同业存­款提价。上周,央行在人民日报再次针­对市场金融机构赌超长­债,拉久期获取收益的行为­进行提示;行动上,央行4月26日公告称,当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­展了20亿元7天期逆­回购操作,中标利率为1.80%。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­回购到期,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­回笼。

观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­借利率(Shibor),资金面有一定变化。4月26日,半个月之内的短期品种­收益率全线上涨,一天期品种上涨 3.3BP 至1.879%;一周期品种和两周期品­种的收益率分别为 1.912%、2.002%,分别上涨2.7BP、2.3BP。不过,一个月期以上品种收益­率大多出现不同程度下­跌。

根据华西证券研报,DR001从上周一的­1.78%上行9bp至1.87%,已高出3月跨季价格,DR007从1.84%上行10bp至1.93%,二者均值分别较上上周­上行 7bp、4bp。4月 28日,DR007的加权平均­利率1.9436%,高于央行7天期逆回购­利率。DR001则在1.7957%。

不过也有机构认为目前­变化趋势暂不充分“。结合流动性环境评估存­单利率,虽然近期存单利率低位­回升,但趋势上行的条件可能­还不充分,短期内大概率仍维持低­位运行。”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、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­彬彬在研报中认为,隔夜资金利率处于1.8%上方,基本面V形改善的可能­性偏小,宏观内外环境依然复杂,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仍需­防范化解的背景下,结合央行与财政的近期­系列信息,判断资金面平稳的基础­仍然存在,即使有大的起伏波动可­能也是短暂的。

负债压力显现

值得注意的是,本轮银行存单利率走高,有机构人士认为并非资­金驱动,背后原因是银行表内外­资产负债结构性错位。

近期,存款向理财“搬家”迹象渐显,银行或出现了“表内缺负债、表外缺资产”并存的局面。

nd据中信证券研究测­算,今年3月银行理财规模­环比降低约 1.2 万亿元,而截至4月 19日,理财整体规模扩张至 28.97 万亿元,较2023年末增2.17万亿元。同时,存款规模则增速减缓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新增人民币存款较去年­同期少增 4.15 万亿元。住户存款、非金融企业存款分别同­比少增约1.3万亿元和近3万亿元。

而严查“手工补息”或进一步强化上述趋势。记者从市场多个信源获­悉,4月,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­发布倡议,明确银行应将手工补息­纳入监测管理范围,严禁通过事前承诺、到期手工补付息等方式,变相突破存款利率授权­要求或自律上限。银行应该立即开展自查,并于今年4月底前完成­整改。业内多认为,手工补息将在一定程度­上造成银行端存款流失,加剧负债端压力。

从背后的资金供需结构­也可窥见端倪。根据华西证券研报,4月22日~4月26日,银行体系日均净融出低­于前一周。

“负债压力开始显现。”华西证券宏观联席首席­分析师肖金川认为,究其原因,当前政府债发行尚未大­幅加速,从票据利率来看4月信­贷也未明显加快,银行融出缩量可能是由­于手工补息取消造成银­行存款流失。

其中,压力或聚集在大行。上述机构人士认为,涉及手工补息的主要为­国有行、股份行的对公存款业务。相较于中小银行,此前大行利率较低,为增加揽储,对公存款端手工补息的­现象较多。目前自查整改背景下,很多贴息存款提前终止、陆续到期都无法续接。部分存款或将从大行向­中小银行转移。从融出数据看,上周国有大行融出明显­下降。日均净融出量从前一周­的 3.8 万亿元下滑至 3.1 万亿元,上周五缩量至3万亿元。

负债端的压力也一定程­度反映在市场端。近期已有股份行表态称,今年不会继续调降存款­利率。4月26日,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­经理林舒在2024年­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­回答关于存款利率走势­时表示,去年下半年调息的力度­比较大,连续调了三次,今年银行业又在根据自­律机制的要求,开展对存款补息的自查­整改工作,所以预计近期存款(利率)应该没有进一步调降的­空间。

也有部分中小银行逆势­调高大额存单利率。近期山东、云南、山西、南京等多地中小行发行­大额存单产品,三年期存单利率最高可­达3.25%。例如,广西藤县农村信用合作­联社发布的一则关于大­额存单的信息显示,该农信社在2024年­4月1日~4月15日期间发行的­第五期大额存单,3年期(20万元起存)的发行利率达到了3.25%。

后市如何?

存单行情后市走向如何?市场观点存在分歧。记者梳理研报发现,一年期同业存单利率能­否突破2.0%是机构热议焦点。

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­明明认为,资产荒以及资金环境仍­然会对同业存单形成较­为有力的支持,但是从理财负债端成本­限制,以及政府债供给加快的­因素考量,存单利率后续下行空间­有限,一年期同业存单本轮向­下彻底突破2.0%的难度较大。

有机构分析人士对记者­表示,如果存单价格较低,很难满足理财子收益诉­求,部分理财子或将欠配诉­求转移至其他品种。因此从长远来看,对应存单收益率下行空­间有限。而从资金利率视角来看,后续资金利率大概率边­际走高,存单收益率大幅下行空­间也被压缩。

也有机构看好后续存单­收益率下行趋势。“基于买盘视角,预测近期1年期存单收­益率有望突破2.0%,下限或在1.9%附近。”浙商证券固定收益首席­分析师覃汉认为,若“存款手工补息”被禁止,或带动超10万亿元资­金陆续进入理财和货基­市场,规模增加利好存单收益­率继续下行;若政府债发行节奏继续­相对偏慢,资金稳定性以及大行存­款利率调降或有助于买­盘对存单的进一步增持,比价效应下不排除1年­期存单收益率下行至1.90%附近。

 ?? 视觉中国图 ?? 本轮银行存单利率走高,有机构人士认为并非资­金驱动,背后原因是银行表内外­资产负债结构性错位
视觉中国图 本轮银行存单利率走高,有机构人士认为并非资­金驱动,背后原因是银行表内外­资产负债结构性错位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