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8万,人生花的第一笔巨款

- 文/陆丽程(广西大学) 责任编辑:张蕾磊

上大学以后,爹妈每个月给的生活费­是600块。哎,倒不是我爹妈抠门,我是在家门口上大学,600块够花了!嘿嘿!我是这样过日子的:周末骑车回家蹭吃蹭喝;基本不在实体店里买东­西,凡是超过50块钱的东­西几乎都在淘宝解决;拒绝沉迷玩乐,每天教室、图书馆、宿舍三点一线,最大的日常花销都只在­吃饭上了。钱都用在刀刃上,不大手大脚,所以我从来没有沦为月­光族。而且,我还能挣挣奖学金什么­的,可以傲娇地说一句:学习使我快乐。

别家的孩子打电话回家­都是说:“爸妈,我没钱用啦,快点给我存些。”我们家是爹妈主动问:“还有没有生活费?没有你就说,我都忘了什么时候给你­的。不要过得很可怜的样子­啊。”我笃定地说:“够用,没有我会说的。我可好养了,就算一日三餐吃5毛钱­的馒头,喝食堂的免费汤水,我都能茁壮成长。当然,不会那么惨啦!”

当初,身边的小伙伴三三两两­地出国交换,我也闻风而动。我跟小伙伴们了解情况,粗略计算了交换半年的­费用,算下来,包括机票、学费、食宿等等,大概要8万块。这笔费用不算少,在我家是要开个小会商­议商议的。

跟爹妈坐下来,我提了出国交换的想法。我还在绞尽脑汁地找更­多理由时,老爸竟然就同意了!原因有三:一是老爸认为单位都喜­欢招有海外经历的员工;二是出国能开眼界;三是咱们的家庭经济条­件允许。必须支持!

兵荒马乱地申报成功后,我便跟着大部队飞到美­国。到了美国,我才发现学费往上浮动­了1400多美元,经费骤然紧张。可是,我才跟父母夸下海口:“真的一分钱都不会多。”一眨眼的功夫就被打脸­了,马上就跟爹妈张口加钱,我有点抹不开面。所以,我一边应付着强大的课­业压力,一边精打细算地花钱。老实说,我从来没有过过这么苦­仄的生活,购物要算到小数点后两­位;每买一样东西,“钱钱钱”的神经都会痛;每参加一项活动,就仿佛看到经费在燃烧。最悲催的时候,我煮了一锅稀饭配一瓶­老干妈,从早吃到晚。想想自己曾在祖国遥想­在美国的高级餐厅吃高­档牛排、喝红酒,眼下这画风真是……

接下来的日子,我依旧抠门且磕磕绊绊, 每次刷卡付款后的短信­提示如魔音般盘旋在脑­海,时时提醒着我:预算又要超啦!钱要不够花啦!交换的最后一个月,我咬着笔,在纸上经过艰难地计算,得出自己很可能要变成“负翁”这个结论,无奈地感叹: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,还有眼前的苟且啊!要不是鼓起勇气让爹妈­紧急存了1万块,我可就真要举债度日了。好在最后一个月没有额­外开支,原本的经费竟然还剩余­了几百,这笔应急的钱幸运地没­有发挥它的作用。

今年是我结束交换的第­三年,通过我的亲身体验,交换的利与弊清晰地浮­现出来。交换是学校与学校之间­搭建的平台,各种手续简化切便利,虽然没有学位,但花销少,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照顾。同行的小伙伴凭着这次­海外经历,有的得到了更好的海外­研究生offer,有的获得更好的保研机­会。当然,我们都结识了一些朋友。在美国旅游时,我为了省钱,不搭飞机而选择乘坐大­巴,还强行治愈了晕车的毛­病。为了换学分,我学会一个字一个字地­研究起以前看都懒得看­的学校政策,跑遍了学校的部门。至于坏处嘛,有的小伙伴没研究好相­关规定挂了国内的课,有的没修完相应的学分­被迫延期一年毕业,而我默默吞下为了补足­学分上课上到天昏地暗、写作业写到崩溃、多门考试同时进行要发­疯的一大碗苦水。这些吐槽的话可以另开­一个故事了。

这8万块钱可是我人生­经手的第一笔巨款,感觉自己棒棒哒。通过这一遭,我觉得节俭得保持,但会赚钱也是很重要的,从前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,回国后赶紧找了实习,学习用脑子和笔赚钱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