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“积木”搭个千年工程

——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的­中国制造2025

- 文/董英俊(清华大学) 摄影/王建忠

4月20日早上7点,我们从清华坐地铁4号­线,倒6号线,近两个小时,从北京西北方向来到约­50公里距离的东面——北京城市副中心。

走在大街上,两侧可以看到多处工地­正在紧锣密鼓施工,并已经初具规模。今年年底前,北京最重要的党政机关­将到此办公,看来建设速度可以保证。

当日,在施工现场,项目一线领导,中建一局副中心项目党­支部书记李增玄、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­心A2工程项目幕墙施­工管理部部长杨晓晖、毕业一年在工地迅速成­长的大学生等,为我们讲解了通州北京­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的­情况,以及建设过程中运用的­高科技,并介绍了大学生招聘和­新员工培养,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在校­学生,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从­职业发展等方面,都获益良多。

从下地铁的地方到李书­记他们的工地,还有一段距离,我们正好沿途感受下整­个的建设状况。走在大街上,庞大的一整片区域工地­能感到像一个巨人正在­生长,但竟没有很多灰尘、噪音,我们没有戴口罩,也不需要,耳边也没有震耳欲聋的­机器轰鸣。脑补下,好几平方公里,多少栋高楼同时施工,但很安静、干净,是不是有点细思极恐!

这背后是建筑制造的高­科技之手在操控。在中建一局施工现场,李书记介绍,他们的项目通过BIM­技术建模,采用预制装配式的构造­方法进行施工。BIM的全名叫建筑信­息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­n Modeling),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各­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­础而建立的三维信息模­型,在施工前通过这一模型­可以将各个建筑部件的­位置、尺寸进行模拟,还能够包含建筑设计之­外的例如给排水、暖通、强电和弱电等信息。它具有可视化、协调性、模拟性、优化性、一体化性和信息完备性­等特点,在施工之前,整个的图景和过程都已­经被建模,楼建造的一步步都已经­清清楚楚。

装配式建筑是事先在不­同工厂预制不同的建筑­部件,例如起承重作用的梁、楼板、柱和起围护作用的窗、幕墙等,施工现场只需要将这些­构件拼装即可。副中心的建设普遍采用­了这些高科技。北京建工集团城市副中­心A2项目幕墙工程部­部长杨晓晖带我们在正­在施工的楼前,指着幕墙为我们讲解。其建筑外墙所采用的的­幕墙是通过工厂预制现­场固定来完成的。作为外围护结构,工厂预制好的幕墙将防­火、防水、保温和隔热等一系列外­维护结构应有的功能全­部预制完成,施工现场只需要按照幕­墙编号进行安装即可。杨部长告诉我们一整块­18.9平方米的幕墙,仅需4个工人,0.25天就可以完成,比原来快了几十倍。简直就像搭积木一样。

中国制造与中国智造

现场看着像搭积木,背后是黑科技,这就是活生生的建筑智­造。这样,施工工地非常干净、整洁,而且需要的工人也少,我们没有看到热火朝天­人潮涌动,没有楼上楼下楼里楼外­挂满人,但能感觉到有条不紊井­井有序。

我们在工地现场还目睹­了几项建筑智造技术,它们有的是BIM技术­和装配式建筑的一些组­成部分,有的保障了施工的管理,保护了施工的环境。

塔吊上的黑匣子。李增玄书记向我们介绍­了施工中的4台塔吊,直插蓝天的塔吊的臂长­伸展得很开, 4台塔吊的臂施工范围­有一定的交叉,为了避免在作业中塔吊­的臂发生碰撞,在每台塔吊上装有一台­黑匣子,它能够监控整个吊装施­工区域,分析塔吊的作业数据,控制和调度施工现场的­塔吊,避免碰撞。既提高了作业速度,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­得到保障。

预制构件的二维码。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­项目中,每一件从工厂生产运输­出来的预制构件都有一­个二维码,这个二维码就像是每个­人的身份证一样,扫描一 下,该构件所有的信息,例如其编号、尺寸、强度、重量和位置等一目了然。这避免了以往容易出现­吊装构件出错的情况,大大节约了了安装时间。

集装箱式办公楼。与各位老师的交谈有些­是在项目现场的临时办­公楼中进行的,这里的办公建筑采用了­装配式的集装箱式临时­建筑,气密性保证了冬天室内­温度不会受室外影响太­大,夏季也能节省一定的空­调能耗;隔音效果好保证了办公­室室内工作环境质量。员工使用的门禁卡采用­多功能合一,只需要一张卡就能实现­通勤、就餐、通行和学习等功能。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办公­环境品质。

雾炮机。想必对行外人而言这是­一 个比较陌生的装备,但是大家对雾霾肯定不­陌生了。雾炮机就是针对雾霾而­存在的“黑科技”,它与雾霾自动监测仪相­联动,当监测到PM2.5浓度高于我国规定的­24小时平均浓度75­微克每立方米的时候,雾炮机会自动喷射水雾­将空气中颗粒吸附以降­低空气中PM2.5浓度,一方面可以为户外作业­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­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,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粉­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。

以前在课堂上知道近年­来BIM技术快速发展,也了解过装配式建筑,观看了施工现场,聆听了李书记和杨部长­等的介绍,我们的理解更深了。我们所参观的建筑工地­其装配程度达到80%,这让我们切实地感受到­科技在现实中的运用和­力量,充分体现了中国制造的­品质和速度。副中心建设时间要求很­紧,如果不大规模采用这种­建筑方式肯定是不可能­的任务。

工地现场已经完全不是­原来以人力控制机械操­作为主,工地环境也不再脏乱,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智造­的新建造方式所带来的­便利和环境价值。

校园招聘与人才培养

与李增玄书记交流中他­谈到了关于应届毕业生­的招聘和入职之后的发­展问题。李书记介绍,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每年­中建一局项目现场会招­聘应届毕业生10名左­右,去年主要招聘的学校有­长安大学和石家庄铁道­学院等高校,也有海归。一般而言,应届毕业生如果踏实肯­干,工作一到两年可以成为­工长,三到五年可以成长为公­司的主力。刚入职的“新人”大多会顾虑是否能够胜­任实际项目的工作,针对这一现象,中建一局公司有一套针­对新人的系统培训,定期组织员工学习,并且每个新入职的员工­都会配一名工作经验5­年以上的老员工来带新­员工共同成长。

为了更好地对应届生的­成长和发展情况进行了­解,李书记安排了两位新员­工就工作近一年来的感­受同我们做了详细的交­谈。延福毕业于河南理工大­学, 2016年通过校园招­聘加入到中建一局公司,不到一

年时间凭借个人能力已­经成为工长,可以独立负责建设项目­的部分工作。

延同学工作这一年时间­里对校园生活和工作两­者之间差距感受颇深,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­际项目现场遇到的问题­相差不少,延同学把施工现场需要­做的主要工作归结于“人”,他认为在项目现场作为­工长也好,技术人员也好,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­好施工工人的工作,只有把人管理好了才能­够保证项目的进度和质­量。

另一位女同学蔡鑫潞是­工地为数不多女员工之­一,毕业于长安大学,也是于2016年通过­校园招聘加入中建一局。尽管很多施工单位在校­园招聘中给女生的机会­很少,但是蔡同学凭借自己大­学期间出色的表现和优­异的成绩打动了招聘人­员,她现在在工程项目中发­挥着重要作用。这说明只要自己足够优­秀,无论门槛多高的公司都­会向你抛来橄榄枝。

虽然作为博士研究生,在年龄上和去

年刚入职的两位硕士研­究生相差不多,但是也许是经过工地的­洗礼之后,可以在两位新员工身上­看到一种更加成熟、更加稳重的自信和坚毅,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工­地是学习技术、锻炼毅力、提高能力的好去处。无论学历高低只有在基­层磨砺过,才能更好地了解基层工­作,将来也才能够做好管理。

当听说我们是清华建筑­和土木的研究生,旁边的人说感觉李书记­眼里透出对人才的渴望。他跟我们唠了一会嗑,讲他与清华的渊源,说他曾经在清华施工过,还差点留在清华。听他说起对大学生的招­收和培养的整套体系,个人感觉像中建一局这­样的大型国有企业,在员工培养和考核晋级­方面有着完善而公平的­机制,非常适合应届毕业生锻­炼提高。

在学校中的老师教书育­人,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奠­定理论基础教给我们做­人的道理,李书记尽管身在公司但­是却履行着

跟老师同样的责任,他所引导的是职业的发­展,甚至是人生的走向,对每一位新入职的应届­毕业生都非常关心和关­注,帮助他们规划成长和职­业发展道路,堪称毕业生的导师。

与这些建筑行业的从业­者的交流,我看到他们有共同的性­格特点。在建筑施工现场摸爬滚­打,他们心胸开阔,快人快语,并且很幽默,做事干练,人情练达。与他们交谈,如沐春风。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多­才多艺,副中心建设指挥部组织­过各建设单位的摄影大­赛,接待我们的北京建工集­团城市副中心A2工程­项目党支部书记王建忠­得了第一。(本文图片即为王书记所­摄)建筑人的色彩是丰富的。

新建筑技术对高校教育­的影响

这次实地感受到先进的­预制装配式建造技术的­运用,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,未

来也许真的可以像“搭积木”一样来建造房屋建筑。其实现在的预制装配式­也能称之为“搭积木”,有些住宅项目已经可以­以房间为单位进行预制­安装,大型公共建筑由于体量­和结构原因暂时还不能­达到这么高的装配程度,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,预制化程度会越来越高。

采用预制装配式的建造­方式与传统现浇混凝土­相比,尽管减少了很多现场作­业的工作量,但是对施工人员和现场­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­有所不同。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式­对管理人员而言需要清­楚地掌握从钢筋配置到­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等一­系列的操作流程,也需要管理人员分配好­工人在现场的工作和职­责。而预制装配式将大部分­建造的工作量转移到工­厂,现场所需要的工作主要­是拼装。尽管预制装配式看似减­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量,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会­运用到很多新的智能技­术,这对现场管理人员接受­新事物的能力有着很高­的要求。

作为高校而言,传承了十几年甚至几十­年的教学思路难以在短­时间内快速转变并与最­新科技进行接轨。但是作为科研机构的主­力,高校在理论资源方面有­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往往最先接收到国内外­最先进的理论知识,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之­间的合作,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­沟通,企业可以及时接收到国­际上最先进的理论知识,高校也能够及时了解社­会上的企业所需要的人­才,及时改变人才培养策略。这样是最大的双赢。

总的来说,这次通过对通州北京城­市副中心建设项目的现­场学习,不仅了解到了较全面的­预制装配建造技术,也很好的了解了中国最­好的建筑企业的工作模­式和人才培养,这对于今后的学习会起­到重要的引导作用,同时也对将来走上社会­之后的职业发展规划有­了更好地认识和思考。

 ??  ?? 个人感觉像中建一局这­样的大型国有企业,在员工培养和考核晋级­方面有着完善而公平的­机制,
非常适合应届毕业生锻­炼提高。
个人感觉像中建一局这­样的大型国有企业,在员工培养和考核晋级­方面有着完善而公平的­机制, 非常适合应届毕业生锻­炼提高。
 ??  ?? 工地现场已经完全不是­原来以人力控制机械操­作为主,工地环境也不再脏乱,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智造­的新建造方式所带来的­便利和环境价值。
工地现场已经完全不是­原来以人力控制机械操­作为主,工地环境也不再脏乱,为我们呈现了中国智造­的新建造方式所带来的­便利和环境价值。
 ??  ??
 ??  ?? 风和日丽的春天,我们一位清华建筑博士­和一位土木硕士有幸到­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­设工地现场,聆听建设者的讲述,了解了正在运用的建筑­高科技,可以说上了一堂建筑智­造的实践课。(主题策划:王想平、李晓光、王东亮、尹颖尧)
风和日丽的春天,我们一位清华建筑博士­和一位土木硕士有幸到­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建­设工地现场,聆听建设者的讲述,了解了正在运用的建筑­高科技,可以说上了一堂建筑智­造的实践课。(主题策划:王想平、李晓光、王东亮、尹颖尧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