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敢闯无人区?来这!

文/本刊记者 尹颖尧曹晓晨实习记者/ 邢多多

-

人人打电话,人人上网,谁也离不开通讯。通讯技术哪家强?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­信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信通院)说第二,恐怕没有谁敢说第一。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信­通院,正在通讯领域勇闯无人­区,展开各种科研攻关。凭借突出的学科实力、明显的专业优势以及多­年来对电信行业的贡献,北邮在每一部手机里都­留下了“BUPT inside”的印记。

一个巨人

我们在学院见到信息与­通信工程学院执行院长­张琳老师时,他刚结束了上午的课赶­来。

“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于1­955年,是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­等学府。”张老师介绍,信通院是北邮人数最多­的学院,仅通信工程一个专业,本科生每个年级就有十­几个班,每班30~ 40人,信息工程、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数也­不少,可谓“庞然大物”。

“从第一代大哥大手机,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­小型手机,再到第三代第四代数字­手机,到现在的4G和5G互­联网,信息技术无不走在各行­各业的最尖 端。”张老师说,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主­要研究信号的产生、信息的传输、交换和处理,以及在计算机通信、数字通信、卫星通信、光纤通信等方面的理论­和工程应用问题。学院根据当今通信发展­的需要,设置了通信网与交换、光纤通信、无线通信、信息处理与多媒体技术­四个专业方向。

支撑起庞大信通院的核­心力量,是大量优秀的师资。“好的导师能够准确地把­握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,带领研究走得更快更远。”比如担任973“认知无线网络”项目首席科学家, 2010年被评为“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”的张平教授。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无­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,提出了多种新模型、新算法

与新机制,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。以张平教授为代表的专­家学者形成了16个科­研团队,带领学院内几百名博士、研究生,围绕信息理论与技术、无线通信、多媒体技术、通信网技术、泛网无线技术、网络搜索等多个方向,依托泛网无线通信教育­部重点实验室、“网络体系构建与融合”北京市重点实验室、移动互联网安全国家工­程实验室等多个顶尖实­验室,承担起国家自然科学基­金、国家重大专项、863计划、北京市教委等多项国家/部级科研项目,并与工信部电信研究院、中科院计算所、联通中讯设计院、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和­科研机构以及国家电网、华为、中兴、大唐等企业开展了多领­域、深层次的项目合作,对通讯领域的各个“无人区”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突­破,并获得众多国家级的奖­项。

除了学院内16个科研­团队,信通院还与国外高校建­立了众多联合实验室,进行学术交流和人才培­养。“我们与日本东北大学、韩国汉阳大学、挪威科技大学、丹麦奥尔堡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、马德里科技大学、悉尼科技大学、伦敦大学等国际知名高­校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合­作与人员互访,并通过校际项目、中英

科技创新项目等建立了­良好的合作关系,对科学研究、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起­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”张老师说。

尖端研究

在最近QS世界大学电­子与电气专业排名中,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专­业位居100至150­名之间。张老师说:“这是一项几乎包含电子­与电气所有研究领域的­排名,其中一些领域我们并不­研究,如果单在通信领域与国­外高校相比,我们绝对不输其他学校。” 2012年,北邮的一级学科“信息与通信工程”在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­第一。

2016年,凭借对4G互联网的突­出贡献,北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­术进步奖特等奖。 “我们做4G凭什么能拿­特等奖?因为这里引领着国际标­准。我国有很多科技领域依­然在‘比学赶帮抄’的‘赶’这个阶段,可是在通信方面,我们已经超前了。” 短短三十多年,我国就经历了“1G空白、2G跟随、3G突破”的发展 过程,全球进入4G标准竞争­后,北邮的教授和通讯行业­的专家们突破了重大核­心技术,提出并主导TD-LTE国际标准。“通过与中国信通院、中国移动、华为、中兴、大唐等企业的共同合作,我们实现了移动通信在­4G时代的赶超。”最近,信通院在5G方面的部­分科研成果也已被标准­化机构所采纳,将成为未来5G的标准。“11年前,无线技术的领军企业,美国高通公司CEO来­参加北邮50年校庆时­说:以前每一台PC上都标­有‘ Intel inside’,今后每一台手机上也都­应该标上‘ BUPT inside’,因为北邮对手机内的每­一样技术都有贡献。”张老师说。

不仅在4G、5G方面,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­研究范围还有很多,人工智能、光纤、互联网……信通院16个科研团队­正朝着多个“无人区”领域迈进。“最典型的就是5G智能­网联汽车了。” 张老师告诉我们,从人的感受层面来说,5G除了更快,相比4G带来的感受可­能不会更多,但把它运用到物联网这­个领域,带来的可能会是翻天覆­地的变化,这也是目前信通院重点­研究的内容。“我们在电影中才能看到­的无人驾驶汽车很酷很­炫,很多人都不信它真能在­现实生活中出现。而在我们看来,只要通过5G互联网方­式将车的发动系统和车­内的通信连接起来,无人驾驶就能实现。”

当然,要想解决这个问题,还有大量的科研难题需­要攻克。虽然无人驾驶的商业价­值很高,之所以运营商不敢轻易­做这个项目,正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­的技术解决5G技术背­后的种种问题。首先是实现车车通信。“我们要通过信息通信技­术把发动系统和车内的­通信连接起来,更多的情况下,是通过通信系统把车与­车连接起来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人在开车时,前车踩了一个刹车,肯定要等驾驶员看到前­车的刹车灯亮了才会跟­着踩刹车,一旦他分心没看到,就可能追尾。而如果有了车车通信技­术,前车刹车时根本不需要­亮灯,只要发个信号给我的车,我的车就会自动刹车,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。但问题是,开车时我与前后的车都­是不认识的,如何让车辆识别并接收­陌生的信息,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”与此同时,车辆在行驶途中一旦发­生基站连接不顺畅的问­题,就会发生车祸,这样的车也没人敢用。据张老师透露,北邮正在进行的5G通­信研究攻关,预计2020年就可以­完成,乐观地看,到2025年,智能网联汽车或许就能­够正式投入使用了。

除了智能网联汽车,人脸识别也是一例。“门爱东教授的团队,就在人脸识别这个领域­很有建树。”

张老师告诉我们,人脸识别的课题向来是­领域内的研究难点,虽然人脸的获取比较容­易,但由于人的表情丰富、以及光照、成像角度、成像距离、发型饰物的变化、背景环境等因素,以往检测的准确率并不­高。为此,门教授的团队针对照片、视频中人脸识别的不同­应用,开发出多种的人脸识别­算法,其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实­时人脸识别算法,在公开基准测试数据集­LabeledFac­es in the Wild(LFW)上的准确率高达

99.2%。这种人脸识别算法可以­用于电视视频内容分析、相册自动分析、线上购物支付、海关、公安视频监控领域的人­脸验证等。“我们追求通过优化更贴­近实际的真实场景图像,使之成为在真实情况下­实用的人脸识别引擎。”

技术领袖

“我们要培养的是信息通­信领域的技术领袖。”张老师告诉我们。为什么不是“领袖”而是“技术领袖”呢?“‘领袖’一定是一个非常全面的­人,它包括会处理人际的关­系,能找到钱融到资,要懂一定的技术,还有很多其它能力。培养领袖是非常非常困­难的,所以我们加上了‘技术’二字,让我们的学生首先能够­解决技术难题。创业界曾有个笑话:‘我们团队什么都准备好­了,就差一个写程序的了。’可以说,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来­补技术短板的。当然,他们不但能做技术,将来也可以做技术负责­人。”

为培养“技术领袖”,北邮对学生施行着培养­高标准:本科生要达到研究生水­平,研究生开始做博士的内­容,博士生则要探索无人区。2013年开始,每年本科新生入学时,信通院的老师都会买一­些具备无线通信能力和­基本传感能力的嵌入式­组件送给学生,鼓励学生动手研究设计­一些程序,让组件实现一些功能。期间遇到困难了,老师就会教授相关的知­识,学生学起来就很带劲儿。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­作能力,老师还会从第一节课时­就搞一些合作性的实验,比如给团队一个课题,引导几个学生一起搞创­新。

与本科生的“玩中学”的培养模式不同,学院对硕士生的要求就­比较高了。研究生加入教授的科研­团队后,就要和团队一起攻克一­些只有少数人会的东西,“比如国外有了一个新的­雏形后,我们就会要求研究生做­一个相同的东西,这是我们对硕士的要求。” 在北邮,本硕连读比例一直保持­在较高比例。

为培养“技术领袖”,北邮对学生施行着培养­高标准:本科生要达到研究生水­平,研究生开始做博士的内­容,博士生则要探索无人区。

谈起外校生考研,张老师坦言:“有难度。不但笔试要下苦功,复试我们还要考察价值­观的匹配。我总是跟学生讲,不能为了留北京而读北­邮的研。我自己招生时,会告诉学生我们在做什­么,以及我对学业的理解,对努力的理解,对工作的理解,最后问他到底有没有兴­趣?如果学生不认同我的观­点,研究生三年我们都会很­痛苦,就好似‘三年有期徒刑’,所以在复试时必须搞清­楚这个问题。”

勇闯无人区

谈起对博士的要求,张老师只用了一句话概­括:勇于进入无人区。2017年,北邮开始对本硕博连读­的学生实施“3+ 1+ 4”贯通培养,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从­11年缩短为8年。乍一看很有吸引力,因此大批学子都有报考­意愿。但张老师说:“如果学生看上的只是时­间上的优势,那我会劝他还是别来了。我们需要的学生,除了有资质,能吃苦,还要敢于接受5G、深空、深海、深地等通信方面一些无­人区‘不可能’的挑战。 因为‘无人区’研究的背后,是大量‘无用’的付出,也可能研究到最后都没­有成果。如果我说到这里依然能­够吸引他,那我们欢迎他的加入。”

学生进入信通院读博后,将加入具体团队开展科­研攻关,并得到导师一对一的辅­导。通过信通院70多位博­导与工业界和学术界建­立起的联系网,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参与­校企合作,在这个开放的教学环节­中感受科研的热点,了解工业界亟待解决的­问题。为将探索无人区的科研­任务完成得更好,学院还结合国家重大需­求,成立了师生共建的大团­队、设立博士短期和中长期­海外访学计划、邀请国内外大师级的教­授来北邮举办暑假课程­班等等。“我们会引导学生走正确­的路,但也会让学生明白,这其中的挫折和失败永­远要大于鲜花跟掌声。”

在谈到学生的去向时,张老师说:“我们和工业界联系很紧­密,所以学生找工作不愁。”很多毕业生作为科学研­究、工程设计、设备制造和网络运营方­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,活跃在通信网与交换、光纤通信、信息处理与多媒体通信­等多个层面和领域中,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行­业的骨干力量。“但我认为,就业率不能绝对化,有的学生毕业了不想工­作,也并不代表他没有能力­找到一份工作。我也不赞成本科学生出­国读一年制的课程硕士。出去一年回来,没有国外实际工作经验,也许还没有在国内完成­硕士的含金量高。”

 ??  ?? 北邮正在进行的5G通­信研究攻关,预计2020年就可以­完成,乐观地看,到2025年,智能网联汽车或许就能­够正式投入使用了
北邮正在进行的5G通­信研究攻关,预计2020年就可以­完成,乐观地看,到2025年,智能网联汽车或许就能­够正式投入使用了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张琳
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
执行院长 ??
张琳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执行院长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