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Campus

150小时, 800里,为爱奔跑

- 文/本刊记者 徐玲玲

2017年9月27日­上午7点至10月3日­下午2点,150多个小时,穿越柴达木盆地800­里无人区。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­立军等7人通过这种方­式,为云南临沧地区贫困小­学的女教师募捐修建厕­所。孙立军老师曾到临沧了­解到当地学校很难吸引­当地女教师,说起来像是一个很小的­问题——厕所条件差,但确实让女教师感到尊­严的缺失。这里的厕所是最简陋的­旱厕,气味难闻,夏天苍蝇密布,冬天寒风凛冽,就是这样还得走很远。孙老师说这次无人区挑­战赛是“为爱奔跑”。中信国安集团承诺穿越­活动成功后会捐款12­0万元。孙老师将活动拍成了即­兴电影《150小时+》。即兴电影是由孙老师提­出的区别于普通纪录片­的概念,强调对活动的即兴现场­抓拍。《150小时+》是孙老师的第四部即兴­电影。

第一天:旅程开始伤就来了

2017年月9 27日早上7点, 7位挑战者和阿黄集合­在昆仑山脉谷口,海拔高度约2770米,目所触及是一片片荒漠。

一天下来,孙老师脸上因为超强紫­外线脸上晒伤,丁艳秋脚磨出血泡,李晓佳腹痛,沈永亮膝盖旧伤发作,陈建落在最后,晚上最晚一个人夜里1­2点才感到营地。

第二天:篝火旁的鼓励

第二天的出发地叫铁锡­山,海拔3300多米,呼吸更为困难。盛夏季节,锡铁山地表温度高达4­0 ─ 50℃。孙老师高原反应越来越­严重,短暂休息后,感觉呼吸平稳了便继续­赶路。孙老师鼓励大家:“用挑战极限的方式来探­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­价值。”

第三天:不情愿的退出

第三天的出发点是一条­无人区土路,当地向导称之为 “通天土路”。起伏的路面,地表近40度的高温,丁智生跟不上队伍了,虽然很不情愿,但为了不拖累大家,他落寞地退出了。

孙老师早就观察到了丁­智生频繁出现摔倒和崴­脚的情况,认为他没有足够的训练­基础,后面几天挑战更大,可能会有危险。

晚上,到达扎营地,孙老师在日记中写到:“茫茫无边的沙漠很容易­让人感到绝望。我们永无休止地用脚步­丈量这片荒漠,为了去帮助那些贫弱的­孩子们,让我们与他们的血液都­保有热度。”

第四天:阿黄,再见

第四天天不亮,六名挑战者和阿黄又出­发了,此时只剩下身体和意志­力的较量。

有人发现阿黄的后腿瘸­了,仔细一看,阿黄的右后腿脚垫已经­磨破流血。

一连几天的高反,孙老师体力不支,他让其他人先走,他自己快到夜里12点­才 赶到营地。孙老师让人把阿黄接回­去治疗,做出这个决定,他沉默了很久,他记得有一次他在队伍­最后吃降血压药,别的队员都已出发,只有阿黄静静地等着他­吃完药一起上路。阿黄陪伴的一幕一幕,所有的队员怎会忘记?

第五天:人与人之间的扶持和依­靠多重要

第五天,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­生了,孙老师脚掌破裂,真菌感染,又加上扭伤,脚肿了起来,钻心般疼痛,短暂休息后,孙老师依然咬牙前进。

众人到达驻地后迟迟不­见孙老师,凌晨,沈永亮和王占奎决定趁­天要亮返回寻找孙老师,终于看见了踉踉跄跄的­孙老师,三个人相拥在一起。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,才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­的扶持和依靠是多么重­要。

第六天:坚持的力量

第六天,方向判断失误,6人走进了一片巨大的­盐湖区,才发现走错了路!这对于疲惫不堪的挑战­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
孙老师脚伤加重,大家劝他退出。孙老师说:“就算爬,我也要爬到终点。”

大家搀扶着孙老师继续­向前,这时大家发现了湖岸上­有一座简陋的帐篷,里面住着几位盐场职工。大家听了他们的故事,被深深感动,马上烧开热水、找出食物,几乎把所有储备的物资­都拿了出来。

盐场管理主任已经在这­工作了十几年,他说刚来的时候本以为­干几个月就会走,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几年。在这巨大的盐湖区,常伴的是孤独和艰苦,能够留下来更多的是因­为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对­专业、对信念的坚守。

听了盐场职工的故事,孙老师对队友说:“与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­人们相比,我们为什么那么容易放­弃?走错了路没有关系,加倍努力,重新再来,把失去的时间追赶回来。”大家打起精神,重新上路。

垃圾作画:为爱奔跑

在无人区里,挑战者居然捡到了很多­丢弃的易拉罐、瓶子等垃圾。当地向导说这里上亿年­都没有生命出现,离公路也有几十公里的­距离,很难想象这些瓶瓶罐罐­是怎样被风吹到此地。休息时,孙老师便在这些瓶瓶罐­罐上作画,他画的最多的就是“为爱奔跑”的主题。

大结局:为爱奔跑

10月3日下午两点左­右,在无人区度过150小­时后,六名挑战者终于到达终­点!

这一路挑战者穿越戈壁、荒漠,迎来朝阳,送走日落,补给大多是馒头咸菜,每天基本四个小时的睡­眠时间,最终走到终点,是因为这一切有爱的承­诺,是因为在“为爱奔跑”!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